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4年,影片《可可西里》的出品标志着“国产藏语电影”概念的基本成型,国产藏语电影迎来了真正的发展期。按照主创人员血缘身份差别,国产藏语电影呈现出藏族导演作品和非藏族导演作品两条不同的发展轨迹。以媒介地理学视域观察,无论何种血缘身份的导演拍摄藏语电影,对地理与文化的认同都是该题材电影创作最基本的前提。创作者只有接受和认同藏族文化,才能选择恰当的立场维度和视角,从而把控影片想象空间的建构方向和形式。  相似文献   

2.
地理学科大概念具备中心性、多维性和深刻性的特征,以其来组织地理课程内容,有利于课程内容结构化,促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综合思维作为地理学的一种内在品质,通过对其要素综合、空间综合、空间要素综合、时间综合、时间要素综合、时空综合与地理要素时空综合进行框架建构和内涵解读,研究发现:围绕综合思维,从时间序列、空间地域与地理要素三个维度展开地理学科大概念的提炼和建构,并以地理要素维度的地理学科大概念来组织地理课程内容,形成“综合”“综合着综合”“综合着综合着综合”的多重地理课程内容结构面相。  相似文献   

3.
一、学生地理空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1.由地理学的学科特性所决定人类的生存处处需要从地理环境中获取物质、能量与信息,空间能力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之一。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空间差异和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1]。它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空间性,因此,地理学科在学生空间能力培养方面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2.新课标的要求我国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所涉及的地球的基本知识以及利用地球仪确定经纬度等内容[2],体现了与地理空间能力相关的目标要求;获取地理信息及分析资料等内容,体现了相关地理空间想象和空间分析能力。高中  相似文献   

4.
学科大观念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学科大观念居于学科的中心位置,是问题解决者对学科核心概念心理化的结果。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建构地理学科大观念的目的在于启发教师更好地帮助学生将地理概念与已有经验及真实世界建立联结。从这个角度出发,提出中学地理学科大观念建构路径的五环节操作性框架:分析地理情境、提炼地理核心概念、与经验建立联系、叙写地理学科大观念和发展地理学科大观念的内容进阶。这一操作性框架可以用于指导中学地理教师建构适合自己教学实践的地理学科大观念。  相似文献   

5.
文学地理学学科建构的逻辑基点在于学科定位,由一般的文学地理现象研究到文学地理学学科意识的自觉再到明确的学科定位,对于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建构具有奠基性和导向性意义.在从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定位走向学科建构的过程中,需要同时在理论、方法与体系建构三大核心环节同步推进,系统整合.根据文学地理学学科建构的要求,今后应重点在文学地理学理论、断代文学地理、区域文学地理、城市文学地理、文人群体活动空间以及文学地理研究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寻求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在媒介区域合作研究的问题上,文化地理学逐渐成为一种可堪借鉴的理论视角.这种研究视角为深入理解海峡两岸的文化传播与扩散,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和研究方法.本文将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区域合作作为一种传媒研究的理论视角,从“文化共同体”到“媒介共同体”两个层面探讨了海峡两岸传媒业合作的文化基础及其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地理学科的两个大特点分别是“综合性”和“地域性”,在《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地域性”的解释是“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这固然没错,但我以为“地域性”的另一层岔义是小的区域与大的区域的差异性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文化地理学对于"地理"的理解和研究范畴,己经超越传统的地理学,是对基于地理环境的文化空间进行深度理解与符号诠释的学科.民俗学作为研究"地方"的地理、历史、政治与文化的综合性学科,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借鉴.村落内部的口述记忆是获知空间表征的重要途径,表征可以借助记忆的形式表现出来.文化主体赋予外界的自然景观和物理空间以地方性的内部想象、发明与建构,将自身的种种现实需求(如意识形态结构、地方安全感、文化资本)投射到外部世界,产生了村落特有的空间表征,即复杂的空间观念、情感与态度.  相似文献   

9.
文学地理学现已为中国学术界的"显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仍然比较突出,主要是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还严重缺失,有关文学地理的实践研究尚未能提升为学理的思考。文学地理学研究的突围关键在理论建设。而理论建设,又尤其需要有概念体系的建构。其概念,似应从地理空间、文学地理空间这两个核心概念出发,延伸开来,大致有以下概念群落:区域与地方、场所与空间、地方经验、地方感、地理意象、文学景观。  相似文献   

10.
昆汀·塔伦蒂诺的《好莱坞往事》将过往的影像穿插于1969年的洛杉矶都市空间想象中,打造出一幅流动的“电影绘图”,呈现出一系列充满怀旧色彩的景观拼贴。影片对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城市地理想象构成了一种意味深长的景观书写:通过对城市景观的怀旧式再现,对过往精神进行重新阐释,建构出一种“想象都市共同体”,以唤起当下社会的文化认同感。这种对后现代都市地理的反向书写,折射出全球化语境下文化疆界的瓦解所引发的都市文化焦虑,并影响着现实中的都市空间建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地理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在该课程教学中,应该注意:一、结合环境演变的时间线索,及时补充历史和古文知识;二、积极利用诗歌等文学手段,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三、充分发挥历史地图的作用,培养学生历史空间的概念;四、切实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强化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冷热媒介的角度对教学中常见的媒介进行分析归类,提出了教学中使用的媒介是一个冷热转换,动态平衡的媒介生态系统,并对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冷热教学媒介的有效利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期对教学媒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在地理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板图是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掌握知识的一种简单有效的好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地加深学生印象,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是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内容的加重,对提高高中地理教师业务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必须加强高师《人文地理学》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一种新的传播现象“晒客”,剖析了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和个人心理原因,借用了“媒介变形”的概念,可以说“晒客”就是“媒介变形”的产物,“晒客”的出现表明媒介融合是未来媒介的发展之路,只有坚持这条道路,媒介发展才会适应传播的新一轮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6.
地理学法指导:①以图析文;②从感性认识入手;③融读图、填图、绘图于游戏中;④编歌诀帮助记忆。  相似文献   

17.
The general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test the effectiveness of a college course in media literacy. Specifically, the course took a holistic approach to media literacy and was designed to heighten college students' awareness of media structures, content, and impact, as well as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become more critical/informed participants in the media environment. A pre-test, post-test, control group post-test only,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was employed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approach to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Overall, students' responses produc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post-test scores on most (but not all) dependent measur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result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对地理科学专业的实验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研,提出了地理科学专业实验整合、优化的相应原则,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验实际提出了地理科学专业实验整合、优化的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19.
传媒经济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正在快速发展,中国传媒业要抓紧时机,发展传媒经济,拓展传媒市场,促进传媒业的健康发展。传媒经济管理人才奇缺,开发传媒教育,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在大众传媒的功能和影响日益增强的同时,我们必须学会正确地判断、选择、利用大众媒介及其内容,并能对媒介信息进行批判。通过对桂林高校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桂林高校大学生对媒介的认知,接触媒介的动机,接触媒介的行为,利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及对媒介的批评能力等方面的媒介素养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媒介内容能够进行自发性思考,但对媒介的表征和建构能力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对媒介道德规范认识模糊,自律意识有待加强,对媒介文化的认识不足以及对学术资源使用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