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殖崇拜意识是天水民居文化内涵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观在天水古民居建筑中的无意识或有意识反映。生殖崇拜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本质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观。天水民居表现出的“生殖崇拜”意识,是天水古民居具有的独特的地域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单体门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建筑平面组织的中心环节,代表着平面组织的层次,引领整个建筑主题。天水民居单体门的形制可概括为屋宇式、柱廊式和墙垣门三种。以屋宇式宅门多见,而柱廊式门大量为二柱式垂花门,少量是四柱或六柱的宅门。垂花门是天水民居单体门的亮点,集中表现了宅院中最丰富亮丽的色彩与装饰。民居四合院的等级、建制,见微知著,观一眼门楼便可知晓,同样,天水民居单体门的建筑造型、装修和细部装饰亦表现出天水民居建筑的综合特征:封建礼制的等级地位、建筑文化的土木属性、建筑气质的不卑不亢、建筑装饰的不施重彩、木雕艺术的流畅大方。  相似文献   

3.
天水传统的木雕工艺经历了一个从辉煌走向衰落的转变,尽管目前受到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但生存空间依旧狭小.究其根本原因是传统民间艺术的时代转型问题.民间艺术要适应从社会结构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再到审美观念的这种全方位的转型.天水现有的三种木雕工艺由于各自的生存状况不同,所以转型的方式也不同.古建筑装饰部件木雕承载着展示地域文化特征和审美特征的历史使命,只能维护不能创新;仿古家具木雕则亟待艺人们在制造过程中进行大胆改革:而小型案上陈设艺术品木雕既需要艺人们主动学习先进技术,又待开发一批具有天水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当然,要实现传统木雕的顺利转型还需要社会各界群体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地方传统民居资源凝结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物以载道”的智慧,是地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完美融合。快速的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引发的环境巨变,让鄂西北地区越来越多的珍贵传统民居资源变为濒临消亡的闲置资源。目前传统民居保护与活化方面存在着保护与活化机制尚未完善,保护与活化过程没有有效、深度整合乡村经济、历史、文化、景观资源的发展,村民与乡村基层组织的保护与发展意识淡薄等问题。只有建立科学的地方传统民居闲置资源保护与活化机制,才能实现本地区传统民居闲置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民俗文化影响着居住环境的发展,居住环境的方方面面又体现出这些民俗文化丰富的内涵。装饰是居住环境不可分割的部分,在传统民居装饰图案中体现出了农业性和儒学化的特征,具体表现为门板中间贴门神,门梁上挂五福纸等,以及建筑装饰上多是反映忠孝、仁义的儒学伦理内容。传统民居的装饰反映出当时社会民俗的审美心理特点,即实用意识、忧患补偿意识和血缘宗亲意识。  相似文献   

6.
秦人族出东夷,经夏末商初、商末和周公东征后三次西迁,终于由东方民族而定居于陇右天水一带.在商末至西周长达300多年的时间里,秦人完成了由边陲小族到重新兴起、崛起建国的历史进程.秦人的起源与发展经历了中原-天水-关中的运动轨迹,其文化也有一个华夏化-戎化-回归华夏文化的发展历程.秦人的早期文化产生和形成于天水地区,天水地区是秦人、秦族、秦文化的发祥地.这一"源于东而兴于西"的秦人早期文化就是天水秦文化,它具有强烈的兼容性和博大的开放性,具有鲜明的功利色彩和进取精神,也有典型的尚武精神和质朴无华的风格;它以华戎交汇、农牧并举为特征.天水秦文化既是秦人东向、一统天下的秦文化的活水源头和文化优势所在,也是天水地域文化形成的标志.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人们都对秦人在天水地区的早期发展及其文化持漠视态度,称秦人为"戎狄",将其文化与野蛮落后等同,实在是一种历史的偏见.因此,有必要提出"天水秦文化"这一学术概念,以期推动对秦人早期历史及其真实文化面貌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天水地域文化是以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先秦文化、石窟文化、三国文化为主体,其他文化形式为补充而构成.天水地域文化具有人本性、承传性、交融性、境界性诸特点.天水地域文化的区域性特色,既彰显了天水地域文化悠久的人文传统,又蕴含着丰富的现代价值,是天水文化强市建设中重要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8.
自西晋五胡乱华之后,来自中原地区的客家移民在闽粤赣边区定居后形成了民居聚落群。民居建筑忠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面貌,是城市记忆的一部分,也是社会变革与文化变迁的历史见证。为适应闽粤赣边区的特殊地域环境,客家民居在建筑材料、规模、形态上体现了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同时传统客家民居也体现出对中原汉文化的延续和继承,在住宅的基本结构、造型、空间布局、对外关系上承袭了中原民居的传统。  相似文献   

9.
位于甘肃东南部的天水市,是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距今7800年的大地湾遗址为实物代表.大地湾遗址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为古代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系中国之瑰宝、甘肃之明珠,天水之骄傲.大地湾文化与天水境内的伏羲文化、秦文化、陇山文化、三国军事文化等,有着密不可分的源流关系,己为世人所瞩目.然而,憾遗的是,如此重要的文化资源至今未能开发利用,尤其是在文化旅游方面最为突出.就此,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证大地湾文化与天水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自然是诗歌永恒的写作对象和主题。天水独特的自然地理孕育了天水诗歌独特的个性品质,所以从自然视域中观照天水诗歌.是理解天水诗歌的一条有效途径。天水诗歌对于自然的自觉主动表现,杜甫陇右诗的示范是一种重要的经验参照,但在参照借鉴之外,时下诗人的主体作为亦是一种不应忽视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天水古称秦州,因当地为赢秦始兴之地而得名.早自商周以降,这里就已成为西戎和秦人的根据地而与中原政权及各民族有着日益密切的联系和交往,也由此而孕育并形成了与中原文化水乳交融又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天水文化.这一文化的生成与展布,大致以甘肃境内渭河流域为依托,以今天水为中心.它作为黄河流域上游文化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既是陇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地域风格.  相似文献   

12.
天水地域文化在魏晋隋唐时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中原汉文化的衰落相反,魏晋北 朝时期的天水,不仅传统汉文化得到发展,而且佛教文化也勃然兴盛;加之民族融合,其地城文化呈多姿多 彩的发展趋向,从而为隋唐天水地域文化的兴盛奠定了基础。隋唐时期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开放的文化氛围 之下,天水地域文化的发展步入繁荣。天水地处中西文化交往和丝绸之路要道,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枢纽,不 同文化的双向交流融合是天水地城文化兴盛和过渡性特色的根基所在。  相似文献   

13.
天水历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底蕴深厚,为当地高等院校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提供了重要保证和详实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掘和利用天水历史文化资源,将天水历史文化资源适度引进教学中,可以增强课堂的乡土人文气息,能够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天水、古称秦州,为陇上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自丝绸之路开通,天水便成为中西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重镇.其文化渊源于中原受中亚的影响,特别是流传于天水地区民间的剪纸艺术,更体现了这一特色.为此,本文就自己亲身所经略述于下,求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5.
推广普通话是我国教育事业中一项基本的任务,而为了在我们天水这个具体的方言区更有成效地推广普通话,有必要对天水方言同普通话的声、韵、调各语音要素作一些对应的比较研究.本文就天水方言的声调作一初步探讨.从整个汉语言看,天水方言是北方方言西北次方言中最主要的关陇方言的一分支,它同关中方言有更密切的关系.从地域范围看,天水方言不仅包括天水市属各县区,并包括其北的通渭、静宁、庄浪一带县份,即实际包容了陇山以西,西秦岭以北,整个牛  相似文献   

16.
伏羲文化与天水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考古成果证明了伏羲传说的合理性及伏羲文化与天水地区的深刻渊源,也证明了天水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开发旅游资源从而带动当地经济起飞,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天水地区独特的文化资源,为此提供了多方面的可能性。天水地区以伏羲文化为突破口发展旅游业应当遵循个原则和个方面的策略。34  相似文献   

17.
三国文化与天水旅游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天水在三国时期的重要位置,通过对三国文化在天水的遗存、影响、传说、习俗等多方面综合研究,与天水市的旅游经济结合起来,旨在扩大地域性文化外延,丰富旅游内容,直接为天水市的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8.
甘肃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又是陇右文化区的中心和腹地。天水历史上亦农亦牧的自然经济方式、华戎错杂交汇的人文生态氛围,以及此起彼伏的争战攻伐造就了陇人的尚武之风。诞生在天水的鞭杆舞是说明这一特征的主要文化案例之一。研究表明,天水鞭杆舞既是民俗艺术文化,又是民间武艺文化;它既有观赏性,也具一定的学术性。对其进行历史性的考察与保存,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文化价值进行挖掘与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开井"是白族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从特点、建筑风格等层面,分析白族民居在现代化过程中变迁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可行的应对措施,以保护白族传统的民居文化。  相似文献   

20.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发达的交通条件、繁荣的工商经济及多种文化的长期交融,形成了天水灿烂的历史文化。1994年1月,天水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天水的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可以概括为:区域自然环境特色———陇右门户、陇上江南;历史文化特色———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石窟文化、三国文化、秦早期文化的多元融合;城市物质环境特色———两山夹峙、五城相连。天水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建设应该在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整治中着重保护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以充分体现城市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