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午接聪聪的时候,听到有的家长闲聊:"我儿子前几天数学考了90多分,他妈说没考百分还得努力,爷爷说考90多分就不错了。孩子一听,说考好了就要给奖励。看,要上奖励了……他妈只好说考试得双百才有奖励……"  相似文献   

2.
不是理由     
新加坡电视台有一个节目,叫“这不是理由”。 “真的,”女孩子说,“我不能赴你的约,因为妈妈不准我晚归。”这不是理由,是托词。  相似文献   

3.
“如果你再不好好学习,爸妈就不爱你了。”面对学习成绩不佳的孩子,有些家长喜欢这么说。在物质和情感上全部依赖于父母的孩子,听到这样的话,心里总会有点恐慌,于是赶紧强打精神,好好学习。  相似文献   

4.
宗尧 《家教指南》2003,(9):10-10
读了本期“成功家教”栏目编发的石家三姐妹成人成材的事迹,有人会问:在教导孩子成人成材这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中,究竟是内因重要还是外因重要呢?唯物主义者的回答是: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以石家三姐妹为例,如果她们生活在物质条件较好的知识分子家庭,能够得到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正确引导,她们考上的可能不止是当时录取的学校,说不定是国内的名牌、重点,甚至获得出国深造的机会。反之,如果她们生活在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的家庭,但其自身条件平平,不具备成材的天赋,那么,其家长即使再去影响…  相似文献   

5.
爱的根基     
爱的根基要早打,在孩子初长时,要深深地扎下根去。随着孩子的成长,爱的大树才可能根深叶茂。  相似文献   

6.
7.
8.
许多家长最容易计较的是孩子的问题。他们在家庭教育中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纠正孩子的过错上。而很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孩子的问题往往与家长自身的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折射的是家长的问题。那么,家长如何制造了孩子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9.
10.
我们常见:放学路上,家长寻问孩子最近测试的情况;超市里,排队付款的家长相互寻问对方孩子的成绩;晨练场上,家长们谈论着孩子们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观念不断更新,传统家庭的教育方式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新的家庭教育理念正在慢慢渗透到现代家庭.以下几个主题的剖析,希望能给家长们一点启迪,作为今后教育子女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学校的人才、祖国的栋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孩子未成年期的监护人、教育孩子的第一责任人,更是孩子的终身教育老师.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也就教育好了孩子,也就推动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2005,(10):10-11
如何让孩子克服马虎的毛病?怎样能让孩子不作弊?[编按]  相似文献   

14.
读了这篇字,心中有些发酸。家长们,请多听听孩子内心的话,多理解他们,毕竞他们才十二三岁,而且他们太累。  相似文献   

15.
刘兴才 《今日教育》2004,(11):41-43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通过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的比较,指出了我国家庭教育望子成“龙”成“风”的弊端.提出了家庭教育应当以“望子成人.成才”为培养目标。在培养方法上.强调家庭教育应着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浓厚的兴趣、独立的意志和意识、创新精神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潜能.从而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浙江湖州一读者来电问:“我的孩子在看了一些电视剧后,竟然模仿电视剧中反派人物的动作和行为。我劝他,他还振振有词地说电视上就是这样演的。我该怎样劝说孩子才有效果呢?”  相似文献   

17.
攀比孩子是家庭教育出现的较为普遍的不良现象。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攀来比去至少有四大负面影响:伤自尊心、破坏亲子关系、压抑个性、损害健康,实在必须摒弃。  相似文献   

18.
颜世璎 《山东教育》2005,(29):62-63
现在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也感觉到孩子越来越难教。如果有这样的感觉.家长们不妨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是不是已陷入误区。  相似文献   

19.
颂艺  李毅 《小学生》2005,(1):22-23
孩子大都有各自的爱好。对于孩子的爱好,只要是无害的,家长就应该予以尊重并加以培养,使之更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万吉 《教育导刊》2006,(3):63-63
新西兰家长对孩子的一些教育方法给孩子带来了非常好的影响。做事做人要有规矩新西兰的孩子做人做事都比较守规矩。他们都知道,不可与家长无理取闹、发脾气、耍赖,不能顶撞老师和长辈。即使孩子觉得自己有道理,也会很有分寸很有礼貌地与家长和老师申辩,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风气和习惯。如果哪个孩子不懂规矩,对着家长、老师大吵大闹发脾气,那么他(她)就会面临被其他孩子孤立的威胁。因为,所有家长都不愿自己的孩子和那些不懂规矩的孩子玩,所有的孩子也不愿与那些没教养的孩子为伍。新西兰的孩子也爱看电视,但有一条规矩:每天晚上9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