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功率自行车或心率遥测仪对WCBA优秀女篮运动员进行测试,通过血乳酸和心率的变化对训练负荷进行监控和评价,为女篮运动员体能训练提供科技支撑。研究结果发现运动员功率自行车或训练中大强度训练血乳酸和脉搏呈现不稳定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后,运动员的专项体能明显下降,反应延迟,注意力分散,通过短暂调控,运动员恢复到较为理想的状态。研究结论:在WCBA运动队训练中,建议使用心率和血乳酸指标监控和评价WCBA的训练负荷。通过对WCBA运动员训练负荷(心率和血乳酸)的测定,可以反映训练负荷强度的大小,对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的能力和训练后的状态进行综合评价,提高训练效果。训练中应根据心率和血乳酸指标变更训练计划,调整运动强度,防止疲劳的产生。运用心率和血乳酸指标加强科学化训练,提高WCBA女篮的训练质量和专项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2.
除了自身的天赋、事业心和训练作 风以外,优秀排球运动员的培养是建立 在训练质和量的基础上,一名优秀排球 运动员的整个训练过程是一个多方面和 复杂的训练计划的组合。也就是说,一 名优秀排球运动员要发挥出最大的运动 潜能需要经过高水平和全方位的训练, 初级排球运动员的训练有别于培养优秀 运动员。本文的重点主要是谈优秀排球 运动员的训练过程。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我国优秀青少年冰球运动员运动能力状况。对24名优秀青少年冰球运动员身体训练期的运动能力进行监控,测定其Yo-Yo间歇恢复测试(YIRT)指标及血乳酸、心率、最大摄氧量等运动能力指标,并探讨运用YIRT监控冰球运动员身体训练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身体训练后青少年冰球运动员YIRT成绩和最大心率具有非常显著性提高(P〈0.01),YIRT后的血乳酸具有显著性提高(P〈0.05),最大摄氧量无差异(P〉0.05)。表明青少年运动员的速度和耐力能力有所提高,可以推断青少年冰球运动员身体训练供能是以糖酵解系统为主,有氧氧化系统为辅,磷酸原系统参与部分动作的模式。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YIRT与血乳酸具有一定相关性。建议应进行长期、阶段性的连续监控研究。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赛场观众噪音干扰与运动员能力关系进行实验研究,以期为教练员指导运动员参加运动训练及比赛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赛场噪音干扰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发挥确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不同距离实射黄心率的影响显著,优秀运动员实射状态下的抗干扰能力显著强于普通运动员。但对专项心理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优秀运动员与普通运动员的差异也并不明显,这可能与运动员日常此类心理训练的频率不高有关。  相似文献   

5.
为了讨论男子散打项目低氧环境下心率及主观体力感觉等级变化特征,以8名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低氧环境下若干指标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本研究认为,同等负荷下模拟高度变化是引起散打运动员心率升高的主要因素,有无低氧刺激对于散打运动员心率影响较明显,主观体力感觉(RPE)变化特征与心率变化吻合程度较高。提示散打运动员低氧训练改变模拟高度时应遵循渐进性原则,加强首次接触低氧刺激时心率监控,在散打低氧训练中可以采用心率和主观体力感觉(RPE)结合使用,使负荷安排更合理并得到及时反馈。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男子皮艇运动员大负荷训练周期心脏机能和生化指标的变化及意义,跟踪检测了8名优秀运动员和8名普通运动员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血浆心钠素(ANP)的浓度.结果显示优秀运动员训练2周后,cTnT显著增高(P<0.01),4周后回到训练前水平,同时血浆ANP浓度维持在较高水平;普通运动员训练2周后cTnT显著增高,4周后仍持续上升,但ANP呈下降趋势;两组运动员不同状态下平均心率均有显著差异.由此可见,高水平运动员心脏具备良好的储备能力和内分泌功能,普通男子皮艇运动员训练中期可能存在心肌损伤,但属可复性;综合cTnT和ANP浓度以及心率的变化,可用于训练中对心肌损伤情况的监测和运动量的辅助评价.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联邦德国Kindermann教授的“个体无氧阈”概念的理论,采用递增负荷的方法,在我省优秀速滑运动员的非冰期身体训练中,用美国产YSI—23L血乳酸快速分析仪,进行血乳酸测试。同时,使用芬兰产POLARELECTRO心率遥测系统测定心率值,并绘制心率曲线图。从而得出非冰期专项身体训练中运动员的血乳酸“个体无氧阈”值,为速滑运动员陆地专项身体训练提供了重要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8.
男子蹦床运动员体能训练监控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体能训练监控能促进男子蹦床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对运动员训练时的心率和血乳酸指标进行测试,认为发展专项素质是创造蹦床高水平成绩的需要,并确定体能训练的监控指标与评定标准,最终建立起优秀蹦床运动员体能训练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9.
女子手球运动员无氧耐力的监控与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女子手球运动员无氧耐力的监控和评价意义,方法:测试女子手球运动员(12名,上海女子手球队)的无氧代谢能力,对心率和血乳酸进行统计分析,在训练和比赛中分析和应用;结果:针对场上位置不同,用心率来控制运动员的最大乳酸训练和耐乳酸训练,通过训练以达到峰值心率为评价标准,监测运动后心率以观察恢复情况;结论:对女子手球运动员训练疲劳和消除共性规律和个性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把无氧功和心率联系起来以控制训练的强度,从而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0.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进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运动对心率的影响用功率自行车测量运动期间的心率变化表明,经训练者在运动期间呈稳定性加快,并且比不训练者慢9%。而不经常锻炼的人在运动期间心率呈快速性加快,并且不稳定。经常锻炼的人,心率减慢,伴有氧耗量降低,氧的利用率高,肺通气量增加,心肌耗氧量也随之降低。静止时的心率,对于优秀运动员来,基础心率十分稳定。据有关资料报导,西德Watts的一名运动员静止心率最低值为32次/分,关于我国运动员安静时心率是38次/分,这些现象都是经常运动训练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世界羽毛球运动发展趋势对运动员的耐力要求越来越高了。而我国各级羽毛球队在技战术训练中普遍缺乏掌握与表示负荷强度的重要方法。本研究用先进的心率测量仪对20名优秀少年男子羽毛球运动员进行了53人次的技战术训练课中的动态心率测量。根据各种训练手段与心率的对应关系,把常用的十几种训练手段的负荷强度划分为五个(或三个)等级,供广大教练员在安排与控制技战术训练的负荷强度时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的目的大运动量训练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有效训练手段,早已被国内外所公认。大运动量如何掌握,怎样根据每个运动员的生理特点安排运动量和强度,近年来对于这些问题,我国已对有些项目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用心率遥测观察女子短跑运动员在不同训练段落对心率的影响尚未见到更多的报道。本文主要对女子短跑运动员几个生理指标的变化,不同距离的训练对心率的影响,心率和运动成绩的关系,间歇训练时心血管机能的恢复情况进行初步的观察和分析,以供教练员、运动员和医务监督时参考。二、研究的对象、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我省女子短跑运动员共9人,除一人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调查访问、心率测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2年田径大奖赛的27名优秀男、女撑竿跳高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赛前一周运动员的状态焦虑逐渐提高,并在比赛前一天达到最高值;反映焦虑的生理指标——晨脉也呈现这一趋势。运动员的焦虑主要来自主观因素(赛前的身体、技术技能训练和赛前比赛任务的目标设置)和客观因素(如赛前的场地与气候),可通过加强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赛前对运动员心理训练调控和为运动员减压等手段来降低运动员的高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14.
心率是指心脏收缩的频率。测定心率,是检查运动员机能状况最简单的方法。特别是测定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率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运动员的训练水平,竞技状态以及情绪紧张的程度等。在运动训练中,影响心率变化最显著的因素是训练强度,其次是训练密度、训练数量及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况等。正常人安静时的心率,一般在70次/分左右。而中长跑运动员在激烈的大强度比赛后,根据我们测试的材料,心率可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探索我国女子三人篮球运动项目自身独特的比赛负荷特征,为我国女子三人篮球运动的训练与比赛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指导训练和比赛,以期提升我国女子三人篮球的竞技水平。方法:使用SIMI Scout技战术分析系统和Polar Improve系统,测量和分析我国女子三人篮球队在国际比赛、队内比赛和对抗训练中的运动负荷。结果:在国际比赛中,我国优秀女子三人篮球运动员的单位时间跑动距离要显著低于同场竞技的外国选手;国内比赛中成年优秀选手与青年选手在单位时间跑动距离上没有明显差异;我国优秀女子三人篮球运动员在国际比赛和队内比赛中的单位时间跑动距离也没有明显差异。我国优秀女子三人篮球运动员在正式比赛中的最大心率和平均心率均显著性高于对抗训练,最小心率则无明显差异。在不同速度区域的跑距占比分析中,比赛和对抗训练的跑距占比均随着速度的提升而下降;在速度区1和速度区2中,正式比赛的跑距占比要显著高于对抗训练,而在速度区3和速度区4中,比赛的跑距占比则要显著低于对抗训练。结论:我国优秀三人女子篮球运动员国际大赛中的运动负荷要低于国际高水平运动员;可根据对抗训练和正式比赛的运动负荷特征,对对抗训练的运动负荷进行调整,以期达到正式比赛的预期运动负荷。  相似文献   

16.
在学校体育教学训练中,足球是很重要的运动项目之一。在许多学校,足球作为传统体育项目,无论是学校体育教学还是运动队的训练,体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这里我们主要谈谈如何在足球教学和训练中运用心率来控制运动强度。足球是一种典型的间歇性运动,在一个90分钟的足球训练中,运动员以站立以及走路慢跑以恢复体力为主占整个训练时间的一半以上。尽管如此,一个优秀足球运动员在一场训练中可以以不同的速度平均行走10千米,最高可达14千米。足球是一项对体能要求非常高的运动,需要进行抢球、跳高、踢球等消耗大量体力的动作,如果纯粹从数量方面来…  相似文献   

17.
为及时了解训练负荷强度和调控好运动员参赛时的身体机能状态,在赛前6周,对赛艇男子公开级优秀运动员训练中的心率、血乳酸、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肌酸激酶进行跟踪监测.研究结果表明,赛艇赛前训练中血红蛋白和尿素氮能很好的反应赛艇运动员所承受的训练负荷和身体机能状态,运动强度增加,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呈下降趋势,血尿素氮水平呈上升的趋势;在大负荷的运动训练期间,赛艇运动员的肌酸激酶水平呈上升的趋势;在赛艇的日常训练中,血乳酸值的变化与运动员个体能力密切相关,在完成相同的亚极限运动负荷时,优秀的运动员血乳酸值相对更低.运动员在周实战模拟比赛中,心率始终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赛前随着训练水平的提升,运动员的赛后心率相应提升.定量监控赛艇运动员训练课上的投入情况和阶段负荷变化情况,对科学安排和调整训练负荷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心率变异性反馈训练对运动员心理疲劳调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东省备战第十一届全运会部分运动员实施心率变异性反馈训练及心理疲劳监控,研究了心理变异性反馈训练对运动员心理疲劳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心率变异性反馈训练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放松能力;心率变异性反馈训练有助于缓解运动员的心理疲劳;与其他心理训练一样.心率变异性反馈训练需要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   

19.
生物反馈技术在运动员心理训练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旨在探讨生物反馈技术在运动员心理训练中应用的效果。以8名优秀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进行6个多月的心理训练,采用生物反馈测试分析系统进行6项生理指标的测试。结果发现:①运动员肌电、皮电和心率等生理指标,较进行心理训练前明显向理想的趋势发展。这说明生理指标能较客观地反映心理状态的变化。②在表象和放松心理训练过程中采用声光反馈的方法,能够增强运动员的放松和动员双向调节情绪的能力。因此,生物反馈技术可以做为增强运动员心理技能的一种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我国优秀男女举重运动员训练课中的心率进行了测定,以期找出本项目的心率特点、规律,为教练员客观地安排运动量、强度、合理掌握训练间歇提供科学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