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唐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所写《永州八记》的第一篇.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王叔文事件被贬为永州司马后,他寄情山水,形诸笔墨,写了不少游记。历代文学评论家对柳宗元的游记评价很高,《永州八记》尤为著称。《永州八记》是八篇独立的文章,又是相互联贯的。犹如中国画的“通景画”,八幅屏条每幅自成章法为一  相似文献   

2.
李学婧 《阅读与鉴赏》2007,(6):57-57,60
公元805年,即永贞元年,柳宗元因参加“永贞革新”而横遭牵连,被贬为永州司马。际此能诗擅文并与韩愈并驾齐驱的柳宗元寄山水聊以忘忧,写出了一系列享誉文坛的游记——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为八记之首。  相似文献   

3.
《始得西山宴游记》的作者是柳宗元 ,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贞元年间中进士 ,升监察御史里行。因参加王叔文集团改革 ,永贞元年被贬为永州司马。永州僻远而多山水之胜 ,作者寄情山水 ,形诸笔墨 ,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作于元和四年 ,为“永州八记”之首 ,它是唐宋时期山水游记的典范之作。《始得西山宴游记》先是概写 ,从“始得”二字着意 ,写西山的“怪特”和游人的心情 ,在叙事写景中显示出作者的性格 ,流露出作者不满于远贬僻处的情感。而后是特写 ,用准确、简洁的词语 ,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作者宴游西山的所…  相似文献   

4.
一位风华正茂的文人,一位才华横益的学者,一位满腔宏图的志士——柳宗元,在革新失败而遭“天威”打击,被贬放逐永州之际,寄情山水,用饱含深情而清幽俊美的文笔,为游记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永州八记”。“永州八记”的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以其清丽的语言、传神的笔墨、孤傲的情怀而倍受人们青睐,因此,该文成了初中语文教学的常选篇目。  相似文献   

5.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之一 ,它通过对西山之怪特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不与培土娄为类”的独特人格。  相似文献   

6.
李波 《华章》2012,(33)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永州八记”最主要的特色抓住了各自的景物特点,描绘出了意境,抒发了柳宗元为“僇人”一来壮志难酬的痛苦心情.《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不仅写出了山水的特征,而且写出了西山的神韵,更写出了古代知识分子在苦闷彷徨中的“自我”形象,他不同与西方人和现代人在散文或诗歌中所表现的“自我”.  相似文献   

7.
唐顺宗永贞元年,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集团革新政治的活动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他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为其首篇。粗粗看来,文章通篇记“游”,记偶识西山的欣喜,记登高畅饮的乐趣,记人与自然的融合,记山势之高峻,气象之阔大。然而细细品味,我们却又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的另一种心绪,另一个更为丰富隐蔽的情感世界,试简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唐代散文大家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所写的游记名篇之一,是著名的《永州八记》的第一篇。作者被贬永州后,心情压抑和苦闷,一有空,便漫游山水,搜奇探胜,借以寻求精神的慰藉。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嘻笑之怒,甚乎裂眦;长歌之哀,过于痛哭;庸讵知吾之浩浩,非戚戚之尤者乎?”(《对贺者》)所以,他“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复不乐。”(《与李翰林建书》)他写下的一系列游记,往往在景物描写中,表现他那愤世疾俗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第一册第四版块《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记》的首篇,语言简洁生动,在使人身临其境的景物描写之中融入了作者浓郁的思想情感。游西山之后,一个被贬永州的“恒惴栗”者找到了心灵寄托,与西山达成了精神上的默契,体味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鉴于这一点,本节课(第二课时)教学目的设计侧重于让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让学生在学习文本之后能结合生活实际,在情感上心智上得到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   

10.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品“永州八记”的首篇,入选苏教版初语第一册。笔者教读此文时,再一次感受到作者创作技巧的纯熟和语言的精练生动。特别是本文在简练的叙述中蕴含的情感,容易被初读者忽略,而这恰恰又是本文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1.
《永州八记》是指柳宗元被贬永州所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和《小石城山记》等八篇游记。历代学者对这些文章作过永州八记研究,评价甚高。本文仅从艺术贡献方面作如下探讨。一、创山水游记的独立文体山水游记是散文的—种。它根据文学创作的原则,记述作者游历中的见闻,包括山川景物、名胜古迹及其感受等内容。在《永州八记》问世之前,我国确有不少作者写过景色优美、文辞典雅的山水风光的文章,可是,或不独立成篇,或纯客观地静态描摹,称得上山水游记的仍然不多,只有晋代高僧慧远所写的《庐山诸道人游石门山诗序》才可称为山水游记的最早佳作。它生动地描述了作者与众道徒游石门时“历险穿崖”、饱  相似文献   

12.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远贬永州,在十年遭贬生活中,写下了二十多篇优美的山水散文,其中《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钅母)潭记》、《锢(钅母)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简称《小石潭记》)、《袁家碣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是连续性的一组,最得后人赞赏,誉为“模山范水之作”,又叫“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文字优美动人,情感凄切婉转,读后使人有身临其境  相似文献   

13.
明人茅坤说:"夫古之善记山川,莫如柳子厚。"柳宗元游记散文所记之山水、草木、鱼石,精彩纷呈,引人入胜,浸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永州八记"大多仅仅用了一个"记",如《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按照常理,《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文章也应该命名为"西山记"或"西山游记",可是作者为什么在看似简练的题目上再加"始得""宴游"四字呢?细读文本,我们发现在《始得西山宴游记》的结尾有这样一句话:"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作者"此后才知道以前根本没有游览过,真正的游览从这时才开始",这句话告诉我们柳宗元格外看重这次西山之游。  相似文献   

14.
<正>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必修一·教学参考书》中,对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的主旨分析为"作者感到超脱而旷达,忘却了自我,也忘却了烦忧,获得了精神的慰藉"。对此,我深有疑问。本文想从柳宗元的人生理想以及他被贬永州之后的生活经历为切入点,谈《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另一种解读思路。柳氏家族,当年在河东,可谓显赫至极。只是到柳宗元曾祖父之辈,已经衰落,已无一人在朝为官。  相似文献   

15.
1.(始得西山宴游记》中写出作者游玩时闲适心情的句子是: 2.(始得西山宴游记)中写出作者游山醉酒乐趣的语句是: 3.《始得西山宴游记)中写作者登高望远,看到西山的地势高峻、气象阔大后产生感受的语句是: 4.《始得西山宴游记》中写西山宴游时形体得到解脱,精神与万物暗合,忘了自我的语句是:_ 5.《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交代发现西山经过的语句是: 6.《始得西山宴游记》中表现西山是永州一带最高的山的语句是: 7.《醉翁亭记》描写山间四季景色的句子是: 8.《醉翁亭记》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句子是: 9.《醉翁亭记》中间接表达作者…  相似文献   

16.
西山再考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西山”是现永州潇水西岸的哪一座山?其争论已旷日持久,笔者经过实地考察论证,认为珍珠岭即柳氏笔下的西山。  相似文献   

17.
李旭东 《学语文》2005,(6):16-16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唐宋八大家散文中的文学瑰宝。它继承了《水经注》对山水描摹的传统.在此基础上融情于景,借景抒情.不仅用凝练的文笔、精华的语言描绘南国美好风物,而且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幸遭遇、怨愤抑郁的心情融注其闻,文笔或峭拔或奇丽.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地位。柳宗元的山水游记的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永州八记”之中,而尤以首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衬笔艺术为人所称道。  相似文献   

18.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原题是《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小石潭记》创作于作者柳宗元在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50年)因拥护王淑文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作者因为政  相似文献   

19.
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以后,被贬到边远的永州(湖南零陵县)当司马,这期间他写下了不少游记,把他所见到的名胜古迹和山林风景记了下来,其中最受人们称赞的是描写永州奇山异水的《永州八记》。(其实柳宗元写于此期的山水游记共有九篇。《游黄溪记》写的是永州东七十余里的黄溪风景,与此八篇所写景物不在一处,写法也异,故没有列入其中)。八篇文章写作时间前后相距近四年,但其所记景物都在永州西山附近,彼此距离不远,并在每篇作品中都交待了景物的具体位置,因而这些奇山异水、花草树木、怪石修竹、泉水澄潭、山风皓月,又构成了一幅统一的完整的画面。  相似文献   

20.
一、参照比较法文言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手法,可以就课文本身挖掘比较源,引导学生进行篇内的用词、用法、意蕴等方面的自相比照。如教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时,可让学生通过比较两个“醉”字的意蕴来理解作者宴游西山前后不同的心态。一句是宴游西山前:“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后一句是:“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这两个“醉”都是醉酒,其意蕴完全不同,柳宗元被贬永州只能与山水为伍,从山水中寻求慰藉,一切凄凉之感、愤激之情只能向山水发泄,只能借酒浇愁,麻醉自己,暂时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