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编读互联     
《新作文》2005,(6)
来信节录:现在的大人们根本不理解我们在想些什么,他们只是一味地询问我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为什么不按他们所设计的路线去成长?为什么一定要叛逆?他们大人提出的问题我给不了答案,可我想说为什么你们不想一想自己的责任呢?为什么一定要把所有的错往我们身上推呢?难道非得我们乖乖的,和所有的人一模一样,没有个性,没有特色,你们才满意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你们还不如去克隆一个好孩子呢。其  相似文献   

2.
小马虎被"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等概念和一些符号搞得晕头转向,不禁咬牙切齿地说:"该死的平方根、立方根!""小马虎,我们招惹你了吗?"随着话音,小马虎眼前跳出两个头戴奇怪符号"±~(1/2)"、"~(1/3)"的式子."哈,就是你们让我出尽了洋相!还有那个算术平方根.你们三个为什么名字、符号都那么相像呢?害得我的作业全都得了‘叉’.""不信.你们自己瞧吧!"小马虎气冲冲地扔过作业本.  相似文献   

3.
对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其实并不陌生,只是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没有很好地有目的、有计划地去细心研究它、重视它.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经常听到有的老师、家长提出这样的问题:"我这学生(孩子)平时学习一贯很好,可为什么一到考试就‘砸锅'呢?"还有的老师说:"xx(指学生)挺聪明,可就是自制力太差."  相似文献   

4.
奇奇猜     
《新作文》2008,(4)
小亮下午去上学,为什么半个人影也没看到?什么东西有五个头,但人们却不觉得它奇怪呢?为什么彤彤与壮壮第一次见面,就一口咬(yǎo)定壮壮是喝羊奶长大的?小毛说:10+4=2,  相似文献   

5.
最近有老师和学生家长问笔者一个同类的问题:"2x+3=2x+5"是方程吗?这是在一些教辅读物中出现的题目。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2x+3=2x+5"是方程,但是教辅书的参考答案却认为不是方程。认为不是方程的理由是:在这个式子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2x,结果得到3=5。显然3≠5,而且也不含有字母,所以不是方程。究竟"2x+3=2x+5"是不是方程呢?笔  相似文献   

6.
李宏 《湖南教育》2005,(10):38-39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我给大家带来了三位淘气的小客人,想知道它们是谁吗?大家猜猜看。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猜想。师:到底谁猜对了呢?我们一起去瞧一瞧好吗?(出示三只形态各异的小猴吃桃的图片,小朋友们看着图片开心地笑了)师:大家为什么都开心地笑了呢?我想知道,能告诉我吗?(学生说出笑的原因)二、教学0的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师:大家说了这么多笑的原因都有道理。有些小朋友猜测小猴是因为吃桃子的个数不一样而出现形态各异让人发笑的表情,还真让你们猜中了。但它们分别吃了几个呢?为什么会有如此的表情呢?你们猜猜看。学生猜…  相似文献   

7.
王志红 《班主任》2006,(11):31-31
我刚进教室,一个女生便来告状:"老师,李凯说李戈喜欢杨谨."原本很安静的教室顿时笑声四起.被提到的3名学生早已涨红了脸,不知所措.自知理亏的李凯一个劲儿地对李戈说"对不起".面对这一突发情况,我没有马上表态,而是说:"虽然杨谨刚来到我们班一年,但据我所知,许多老师都特别喜欢她,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等他们回答,我又接着说:"现在大家先想想,你们喜欢不喜欢杨谨?喜欢她什么?第三节课班会我们再来讨论."  相似文献   

8.
案例一 一位老师在上"抛硬币"这一课时,他通过抛硬币和摸球游戏引出可能性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生活中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现象,他出了这样一道题:有几位同学想结伴出去玩,他们有的想去欢乐谷,有的想去动物园,你们说有什么办法? 生1:先去动物园再去欢乐谷,因为动物园关门早,欢乐谷很晚才关门. 老师不知所措地说:这样啊,要是只能去一个地方呢? 生2:那就想去动物园的去动物园,想去欢乐谷的去欢乐谷呗. 老师又赶紧加了个条件:要是所有的同学都只能去一个地方,那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办? 生3:老师,我们就做个统计,看愿意去哪儿的人数多,那我们就少数服从多数. 老师一看学生怎么也不能说出她想要的答案,就只好自己将答案说了出来:我们可不可以采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去哪儿呢?  相似文献   

9.
[本期讨论的案例]一天,一位家长气势汹汹地跑到办公室,强烈要求我给他儿子换座位。我告诉他,全班学生的座位是按高矮顺序排的。话还没说完,他就大声嚷嚷:"我还不知道你们拿座位来卖钱啊,还一个个地打听学生家庭收入……"我懵了,什么时候这样做过呢?我解释他也不听,我只好干脆不理他。谁知道他一拍桌子,说:"你不说清楚,我明天就去教育局告你!"唉,遇到这样的家长,有理说不清,真是倒霉。我该怎么办呢?(湖南赵一芍提供)  相似文献   

10.
何谓"双面人",通俗的说就是表里不一.表:外表;里:内心.表里如一,即表面和思想完全一致.如果言行和思想不一致,就是表里不如一,就是双面人. 因为家长经常说一套、做一套,深感困惑的孩子忍不住写了一封<告家长书>,质疑家长的矛盾行为:"你们常常教育我要有爱心,要爱护小动物,但上回在路上看到流浪狗,你们怎么一脚将它踢开;你们常常教育我不要随地吐痰,乱丢纸屑、果皮,可你们怎么随地吐痰,乱丢纸屑、果皮;你们常常教育我要尊老爱幼,可你们为什么对楼下的那个奶奶那么凶;你们常常教育我要遵守交通法规,可你们为什么不去遵守,却总闯红灯……"  相似文献   

11.
(教师播放第一段动画: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熊哥哥大y拉着熊弟弟小i的手高高兴兴地出去玩。兔姐姐大w带着兔妹妹小u挎着篮子开开心心地去采蘑菇。画面上出现了两个音节:yiwu)师:这两个音节,不需要拼读,是整体认读音节。怎么读呢?小朋友想不想试一试?生:我会读第一个音节。(学生尝试读,读正确了)师:你为什么这样读呢?生:因为这个音节前面一半是声母y,后面一半是韵母i,所以音节就读yi。师: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想的呢?(又有两名学生试读,发言大体相同)师:你们真是会动脑筋的好孩子,说得很有道理。现在,老师也想读一遍(教师范读)。你们听出来了吗?…  相似文献   

12.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0年第三期刊登课例“余弦定理(第一课)”一文,作者是利用一般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的关系得到定理的,对学生来说,这样设计适合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作者充分认识到了直角三角形与一般三角形的联系,并从勾股定理出发来设计整个课例,很显然,这比直接把坐标法呈现出来更能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和参与.但是,为了帮助学生具体地去“发现”余弦定理,在对勾股定理进行回忆之后,课例中却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直角三角形中,若已知b,c和∠A,怎样用它们去表示直角边a?”(1)当然,课例设计者在此希望的是由此引出下面的表达式:a2=c2-b2=c2+b2-2b2=c2+b2-2bccosA进而,通过验证相关的关系式对于其他两条边也是成立的,从而为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余弦定理作好铺垫.笔者认为,如果我是一个学生,就不能理解教师在此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因为,在已知勾股定理的情况下,用b,c即可表示出直角边a,为什么还要研究如何用b,c和∠A去表示直角边a呢?用两个量已经能表示出来了,为什么还要用三个量再去表示呢?这不是化简为繁吗?从某种意义上说,像(1)这样的设问环节就让人感觉有些不自然,试想:如果教师在不知道余弦定理的...  相似文献   

13.
一个初三男生交了女朋友(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都下降了),被班主任发现,这是他们的一段对话: 老师:你们这样在一起有想过不好的影响吗? 学生:我们的交往没有干扰到别人,只是我们两个想在一起. 老师:你们在一起做什么呢? 学生:做什么都好,就是喜欢在一起. 老师:嗯.为什么不能和别的同学在一起呢? 学生: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吃饭.和别的同学也在一起,但我们更希望我们两个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一、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 1.巧设悬念,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指出: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期待心理,就会特别认真学习课文.如教学二年级<捞月亮>这一课时,我一进教室就深情地吟诵了李白的<静夜思>,美妙的诗情画意,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我问:"你们知道月亮住在什么地方?"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月亮住在天空中."我笑着说:"月亮有时会掉在江河里呀!"一个学生抢着说:"月亮总是在天空中,离我们很远很远呢!"我说:"月亮真的会掉在水里呢!不信,让我们来学习<猴子捞月亮>这篇有趣的课文吧!"由于一上课就首先提出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所以课题板书后,学生带着"猴子为什么要捞月亮?怎么捞?捞到月亮没有?"等问题,很有兴趣地学习课文.  相似文献   

15.
完全平方公式有如下两个: 1.(a+b)2=a2+2ab+b2 2.(a-b)2=a2-2ab+b2 熟练地掌握了它们的正向应用后,你是否想到过逆向应用它们?事实上,逆向应用它们,能把形如a2 ±2ab+b2的式子化为形如(a±b)2的式子.这种和差化积的思想方法,在解题中值得我们一试! 一、计算问题 例1 计算9999×9999+19999. 分析:由于19999=2×9999+1,原式即为形如a2+2ab+b2的式子. 解:原式=99992+2×9999+1=(9999+1)2=100000000.  相似文献   

16.
潘桂兰 《考试周刊》2014,(16):81-81
<正>在新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追求"时髦",未顾及学生的感受,课前绞尽脑汁设计教学方案,结果事与愿违。这是为什么?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案例探个究竟。一、创设问题情境的案例案例一:《千克的认识》。师:请大家认真看多媒体哦(教师动画播放狮子和小狗掰手腕比赛,比赛没几秒钟,小狗就狼狈地败下阵来,全班同学都大笑起来)。于是,我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这样的比赛是否公平?学生回答:不公平。我追问:为什么呢?学生回答:它们的力气之  相似文献   

17.
春天     
同学们 ,你们认识春天吗 ?有一回 ,我不经意地和妈妈一起去干活。走到半路 ,我很 ,惊奇 ,为什么一下子大自然变化这么快。妈妈说 :“孩子 ,是因为春天来了。”“它是什么时候来的 ?”我问妈妈。她说 :“好几天了。”“那么 ,它为什么不给我们打个招呼 ,让我们也有一个好的准备呢 ?”“它不需要给谁打招呼 ,也不需要谁有个什么准备。”我说 :“它还真怪的呢 !那么 ,它是什么样的 ,它的性格如何 ?”妈妈回答说 :“它看不见 ,摸不着 ,谁知它长得怎样 ?不过 ,它的性格很不错的。”我又说 :“那么 ,春天作何用呢 ?”妈妈说 :“农村不是有一句‘一…  相似文献   

18.
最近的一次大会上,吕校长的一番话令我陷入深思。他说:"我们这次去幼儿园招生,一个家长说:‘你们各方面都非常好,但你们来得太晚了。我们已经去另一个学校给儿子报名去了。不过,如果是那位谢老师教,我就不管家里同不同意,也要把儿子送到这里来。’"我们全都睁大眼睛看着吕校长,他又接着说:"那位家长说:  相似文献   

19.
曾这样问过学生:“一般情况下,看一场足球,欣赏一部大片,你们是选择彩色的还是黑白的电视机呢?“学生奇怪地回答:“彩色电视机啊!“我说:“嗯,那你们写作文,为什么就一点颜色的字词都不用,‘残忍‘地要我们阅卷老师只看‘黑白电视‘呢?“……  相似文献   

20.
偷“学”贼     
"你们这几天都怎么啦?怎么连2+3等于几都得算半个小时啊?脑袋进糨糊了吗?"老师气急败坏地批评着我们.我们不服气地反驳:"可是,老师你算2+3不是也得算半小时吗?""这个,这个,还不是被你们气的!" 说起来也真是奇怪,这几天,大家的脑子都迟钝得很,妈妈还领着我去了几趟医院,可每次体检完医生的结论都是六个字:"没啥病,挺健康!"没啥病怎么会这么迟钝呢? 一天放了学,我和琳琳一起回家.她悄悄告诉我:"你知道吗?我们变迟钝的原因是有一个偷‘学’贼把我们学到的知识都偷走了.这是我爸爸发现的,他说一定要把这个偷‘学’贼抓住."我疑惑地问:"这‘学’怎么偷呀?""嗯,这个我也不知道."琳琳说,"不管他怎么偷,反正他是贼,我爸爸是警察,警察就是要抓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