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应该是英语专业学生必需具备的能力之一,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恰恰相对较弱。主要探讨如何在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以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已有的认识和提高他们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对理工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教育部的统计,近五年来,理工科院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后直接到海外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比五年前增长了近12%。所以,具有较高的英语口语水平无疑会为理工科院校学生升  相似文献   

3.
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面临着与文科类外语类院校截然不同的教学实际,在设定教学目标、教学总体指导思想,选用教学手段与方法时,都必须按照教学实际,以"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为中心"来操作。本文通过两个年级的教学实践对比,介绍、分析、评估了涉及各个教学环节的具体改革措施,为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的教学实践提供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问卷测试和书面表达,对某理工科大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进行调查,并对不同专业、性别的学生进行对比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该理工科大学生大多存在无法用英语正确表达中国文化的问题。其中,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胜过非英语专业学生,另外,较男生而言,女生更能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同时,就如何提高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培养和提高理工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翻译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目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在实际大学英语教学中被边缘化的现状,文章呼吁要更新传统教学理念,重视和关注理工科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6,(84):77-78
"中国文化失语症"可以定义为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因不能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事物、观念或现象而导致的交际失败或低效的现象。作者于2014年采用测试和问卷的研究工具,对理工科院校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2、2013、2014级英语专业的180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相似文献   

7.
理工科院校人文精神教育缺失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工科院校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是该类院校英语专业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它极大地阻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本文从教学对象特点、教学目标设定、课程体系设计、师资队伍培养、教学组织、教学条件以及教学效果评价方面分析了理工科院校人文精神教育缺失的原因,并探讨了人文精神教育缺失对英语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及交流能力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理工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作为人文教育的主干课程,为学生们提供了提升人文素质、巩固人文知识,提高语言能力的空间,同时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本文从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通过对1079名学生发放的调查问卷,分析了理工科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9.
吴君  张炎 《海外英语》2012,(10):34-35
与专业外语院校相比,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而中国经济技术的发展要求高校英语专业培养出"英语+专业知识"、"英语+专业"、等复合型、应用型的英语人才。鉴于此,文章以长安大学为例,提出一种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的EGP+ESP(工程方向+英语专业)的特色培养模式,包括需求分析、目标体系、教学方法、教材选编、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内容。这种模式既能奠定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又能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符合复合型的人才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曾经炙手可热的热门英语专业现已被列为红牌专业之一。本文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分析了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特别是理工科大学中英语专业就业难问题的原因,重点探讨理工科大学英语专业本科生应如何根据自身优势就业,并根据石油大学自身特点提出相应的意见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英语专业教学入手,应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中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进行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分别在云南省两所理工科院校从教师资源、学习环境、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等五个方面对教学进行调查,其目的在于了解专业课程设置以及课堂教学现状,进一步摸清学生的需求,为今后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的教学改革及其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问题。首先讨论英语专业目前面临的挑战,然后以郑州轻工业学院为例,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科定位与办学方向入手,探讨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包括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提出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作为我国高校开设英语专业的一个类别,只能走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改革道路。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华中科技大学理工科和英语专业学生对美国价值观的认可程度,他们对美国价值观的认可区别,及中国传统价值观念有哪些已经在华中科技大学理工科和英语专业学生身上消失或衰弱,在他们身上遗失的价值观是否有所区别,在汲取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项研究设计了有关美国价值观和中国价值观的调查问卷,以帮助我们了解当今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趋向和他们的思想国际化程度,也使我们了解他们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继承程度。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客观性量具》(文秋芳2012)作为测试工具,对本科高校英语、法学、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一年级和四年级合计195名在校生进行思辨能力测试。研究发现:(1)与其他文、理工科同年级本科生相比,英语专业本科一年级与四年级学生的思辨能力均处于中等水平,与其他文、理工科本科生的思辨能力不存在显著差异;(2)英语专业四年级本科生的思辨能力比一年级本科生虽略有提高,但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表明四年的专业学习对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非常有限。这可能与目前英语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目标重在提高学生语言技能,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关。  相似文献   

15.
理工科院校在培养英语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应该整合、利用优势资源,以培养复合型人才。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根据重德育、重实践的办学传统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我校提出了"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教育理念。对当前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办学的现状、优势及问题等加以分析,探求理工科院校在"大工程"背景下实现英语专业人才的特色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地方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思阳 《考试周刊》2009,(37):117-119
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学生知识结构的重构与优化.而学生知识结构的重构与优化的关键在于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本文对本校英语专业建设以“科技英语翻译”为特色方向的“翻译”课程体系进行了分析,指出地方理工科院校的英语专业应该充分利用院校资源优势,走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7.
以有效教学理论为基础,以教师的有效课堂公开课为参考,以2016年入校的大一非英语专业理工科学生的问卷数据为依据,为构建大学英语有效课堂环境提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重庆理工大学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对象,从学生的双语学习动机及学习策略入手,遴选并确定构成其主成分,对获取的学习动机及学习策略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基本教育统计方法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研究,得出理工科院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双语学习动机及学习策略的主成分状况结论及其教学启迪和学习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满足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理工科院校必须认识到自身英语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依托特色学科的优势,从培养目标的确立、专业设置的完善、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模式的革新、教学资源的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构建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高校外语教学中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要。该文以一些理工科大学和文科大学非英语专业大学师生作为研究对象,从课堂教学,课外模式,测试环节三个方面探讨高校非英语专业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渠道,以期发现行之有效的渠道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提出合理可行的针对性意见,以促进各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