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禹锡的诗歌,既不像韩愈诗那样奇崛怪僻,又不像白居易诗那样浅俗直露,而是另一种风格,主要表现为:一、取境优美,词藻瑰丽,但很少有堆砌现象。唐代张为《主客图》把刘禹锡列为“瑰奇美丽主”的“上入室一人”,说明他在当时就以藻思瑰绮见称。在《百舌吟》中,刘禹锡用“红雨”喻落花:“花树满空迷处所,摇动繁英坠红雨。”遣词命意可以和李贺的“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相媲美。其他如《竹枝词九首》、《浪淘沙词九首》等民歌体诗作,都意境优美,很有文采,好象连珠缀玉一样,绚丽动人,读了能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二、精…  相似文献   

2.
1、行:题目带“行”字的诗,格律比较自由,五言、七言、杂言的都有。如杜甫的《兵车行》,白居易的《琵琶行》。2、歌:歌和行,虽然名称不同,但所表示的诗歌体裁是一样。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白居易的《长恨歌》。3、词:没有配上音乐的诗。如王之涣的《凉州词》,刘禹锡的《竹枝词》。4、曲:唐朝以前是指民歌。如《西洲曲》。唐朝以后是指根据民歌写成的诗。如王昌龄的《采莲曲》,李白的《塞下曲》。5、谣:不用乐器伴奏随意吟唱的诗。如李白的《箜篌谣》,王建的  相似文献   

3.
白居易一生交游很广,但真正的挚友只有两个——元稹和刘禹锡。他在前半生与元稹亲密,晚年则与刘禹锡交好。元稹和刘禹锡也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们与白居易平日以诗唱和,留下了许多动人的篇章。因为他们交谊深厚,在诗歌创作道路上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所以文学史上就有“元白”、“刘白”这样的称谓。  相似文献   

4.
刘禹锡,唐中业著名诗人。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称他为“诗豪”极为服膺。他的许多讽喻诗、怀古诗、咏物诗皆成为传诵之作。明杨慎说:“元和以后,诗人全集之可观者数家,当以刘禹锡为第一。其诗入选及人所脍灸不下百首矣。”(《升庵外集》卷七六)唐代在元和以后出现的著名诗人很多,刘禹锡能高居上游,与白居易等人相颉顽,并在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当是由于他在创作上有着迥出于别人之上的独特风格,这  相似文献   

5.
刘禹锡是中唐重要诗人,管世铭说他“无体不备,蔚为大家”(《读雪山房唐诗抄》),但成就最高、最能表现出创新精神的,当推他的民歌体诗。这是七绝诗体由“民间上升到文人手中数百年之后,再开始主动向民歌学习”而获得的硕果。刘禹锡在朗、连、夔、和等州都有诗文提到当地的民歌:“月上彩霞收,渔歌远相续”(《步出武陵东亭临江寓望》),“樵音绕故垒,汲路明寒沙”(《晚岁登武陵城顾望水陆,怅然有感》),“齐唱田中歌,嘤咛如竹枝”(《扦田歌》),尤其是巴渝一带  相似文献   

6.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友情诗中的精品。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由和州被朝廷召回,在返洛阳途中,经过扬州与白居易相会。宴会上,白居易写了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表示对刘禹锡长期遭贬的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作答。此后,他们的友谊越来越深厚。首联接过白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长”的话头来开篇,交代了被贬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中唐诗坛,特别是元和时期,流派众多,各种艺术风貌纷呈,如险怪奇崛的韩益诗派,浅切通俗的元白诗派。而刘禹锡、柳宗元或气雄沉着、婉转多讽,或清阳峻法、高古流简,皆自为一格,独树一帜。刘禹锡是唐代中叶著名的思想家,他的一些诗也因此表现出进步的政治见解和倾向,对中唐时期重大的政治事件,如“永贞革新”、“淮西之捷”、“牛李党争”、“甘露之变”等都有所反映。贬谪期间还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生活。但从诗歌发展史的角度看,刘禹锡的政治讽刺诗、民歌作诗及怀古诗成就显著,内容及艺术上更有特色。刘禹锡政治讽刺诗语涉讥刺,颇…  相似文献   

8.
《旧唐书》卷一六○《刘禹锡传》云:“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这几句话,代表着中、晚唐人对刘禹锡文学创作的评价。这样一位“诗豪”,除了与白居易唱和外,对其他晚唐诗人,不可能不发生联系影响。这篇小文,是我所举的几个例证,也是我所进行的一种试探。刘禹锡与姚合  相似文献   

9.
李秋勤 《语文知识》2004,(11):29-29
刘禹锡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酬答他的亲密朋友白居易的诗,写于唐敬宗宝历二年(即公元826年)。那年刘禹锡被罢和州刺史返洛阳,白居易从苏州回洛阳.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  相似文献   

10.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刘禹锡与白居易同岁,他们交谊深厚,晚年在洛阳经常唱酬应和,并称“刘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正>01人物简介刘禹锡(公元772年—842年),唐代中期著名诗人,字梦得,河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德宗贞元九年(公元793年)中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秘书监。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02人物生平青少年时期:1.刘禹锡生于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其父、祖均为小官僚,父刘绪曾在江南为官,刘禹锡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2.刘禹锡很小就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和吟诗作赋,既聪明又勤奋。3.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十九岁前后,刘禹锡游学洛阳、长安,在士林中获得很高声誉。  相似文献   

12.
文贵三香     
写文章的人总爱夸文章的重要。唐朝那个与柳宗元交谊颇深、人称“刘柳”.晚年又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自”的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  相似文献   

13.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因为他的诗立意新颖,格调高昂,他又被大诗人白居易尊为“诗豪”。刘禹锡抱负远大,参加了王叔文集团以图革新政治,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  相似文献   

14.
黄忠利 《现代语文》2009,(6):114-115
刘禹锡,彭城人(江苏徐州人),唐中晚期诗人,世代书香门第,自称汉代中山靖王刘胜后裔,天资聪明,敏而好学,从小才学过人,气度不凡,21岁与柳宗元同中进士,可以说是春风得意。生平创作了大量反映民众生活表现风土人情的诗作。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优美的特色,显得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情趣。诗歌语言干净明快,决无炫博矜奇的地方,精古文,善五言,深得时人喜爱,白居易赞其为“诗豪”。  相似文献   

15.
赵娟 《现代语文》2006,(1):22-22
刘禹锡是中唐名的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作为学家,刘禹锡一生创作了八百多首诗作,赢得了“诗豪”的美誉;作为思想家,他的哲学思想反映在其《天论》上、中、下三篇中,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重要观点,体现了一名唯物主义无神论的战斗精神。然而,刘禹锡却不是一位成功的政治家。古代的知识分子大多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刘禹锡也不例外。他青年登科,一生致力于革新事业,但政治厄运的阴影始终伴随着他。“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是他一生悲惨命运的生动写照。但是刘禹锡并没有因此而沉沦,而是拿起学的如椽巨笔,凭借着坚毅的性格,在中国诗歌史上写下亮丽的一笔,因此他的诗歌自始至终都是洋溢着一种斗争精神,无怪乎明人胡震亨评价道:“刘禹锡播迁一生,晚年洛下闲废,与绿野(裴度)、香山(白居易)诸公优游诗酒问,而精华不衰,一时以‘诗豪’见推。”(《唐音癸签》)  相似文献   

16.
《竹枝词》起源很早。唐代的文人顾况、李涉、刘禹锡,白居易都写过《竹枝词》,其中以刘禹锡最著名。《竹枝词》的形式类似七绝,但平仄较绝句宽。《竹枝词》原是巴地(今四川重庆)一带的民歌。刘禹锡《竹枝词·序》云: 四方之歌,音异而同乐。岁正月,余在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舞睢。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率章激讦如吴声。虽伧佇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澳》之艳音。  相似文献   

17.
刘禹锡,我国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在诗文创作方面的成就非常突出,与白居易齐名,世人称他俩为"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对他创作的诗词甚是推崇。刘禹锡广为传诵的作品非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数不胜数。如《陋室铭》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  相似文献   

18.
刘禹锡,字梦得,是中唐很有才华的杰出诗人,白居易“尝推为诗豪”①,称誉他的诗“其锋森然,少敢当者”,“文之神妙,莫先于诗”②。连在品行上贬抑他的刘昀也说:“贞元、大和之间,以文学动耸(扌晋)  相似文献   

19.
《辅导员》2011,(13):115-115
一、因诗人的性格或创作风格而起 李白诗飘逸,人称“诗仙”;杜甫诗以典雅著称,被誉为“诗圣”;李贺诗奇崛冷怪,人称“诗鬼”;白居易吟诗成癖,如同着魔,自称“诗魔”;孟郊、贾岛苦吟成性,人称“诗囚”;刘禹锡性情豪迈,意志坚强,白居易称他为“诗豪”;骆宾王喜爱以数字入诗,人称“算博士”。  相似文献   

20.
刘禹锡(公元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省) 人,唐代大诗人、文学家。刘禹锡于唐贞元年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授监察御史。后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交谊颇深,人称“刘柳’;后与白居易唱和甚多,亦并称“刘白”。据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