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杰 《今日科苑》2007,(1):82-82
1月21日,由565名两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0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中国科大潘建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实现两粒子复合系统量子态的隐形传输”成果在列。这是科大连续四年入选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也是潘建伟团队最近四年内第三次入选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国际知名的科学期刊《科学》公布了其评选出的2017年全球十大科学突破。在今年的十大科学突破中,人类首次"看到"引力波事件当选头号突破。《科学》杂志每年评选的十大科学突破不仅是对年度科技大事的年终盘点,更能从中看出近些年来科学界的前沿热点研究方向。今年的十大突破就反映出21世纪以来科学  相似文献   

3.
正在黑暗中追寻千分之一秒间的"闪烁",这是林琳和伙伴的工作日常。即便疫情期间也是如此。37岁的林琳是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讲师。2020年,她和25岁的北京大学天文系博士生张春风、35岁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助理研究员王培等联合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开展的一项"追光"研究,同时入选《自然》杂志和《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科学发现。  相似文献   

4.
正新闻事件:作为"汉语盘点2017"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12月8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本次发布的十大流行语是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南方都市报》等15家报纸的近5亿字次语料中提取筛选获得。"十九大、新时代、共享、雄安新区、金砖国家、人工智能、人类命运共同体、天舟一号、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入选。  相似文献   

5.
《科学中国》2007,(3):7-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中心宣布.曾被评为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的该校潘建伟教授和他的同事杨涛、张强等通过实验,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两粒子复合系统量子态隐形传输。最新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在其子刊《自然·物理》10月号以封面文章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2009年12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了2009年度十大医学突破,我国科学家采用干细胞技术获得iPS小鼠这一重大成果入选,这也是我国今年入选的唯一成果。今年7月,在发育与生殖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周琪研究员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曾凡一研究员等在干细胞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通过四倍体囊胚注射得到存活并具有繁殖能力的小鼠,从而在世界上第一次证明了iPS细胞的全能性。该成果于2009年7月23日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  相似文献   

7.
正从湖北长阳土家山寨走出的青年作家彭绪洛是国内颇具影响的少年探险小说作家,他素以身体力行的探险求索和知行合一的文学创作而著称。迄今为止,他已出版70余部作品,其中就包括入选"中华优秀科普图书榜"2017年度十大图书榜单的《我的探险笔记》。这套纪实性探险笔记系列共有四册,分别是《神农架野人谷》《西藏生死线》《雅丹魔鬼城》  相似文献   

8.
《大众科技》2008,(5):5-6
近期从中科大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获悉,中科大教授潘建伟和他的同事在国际上首次实验实现了光子比特与原子比特之间的量子态隐形传输。该成果以封面标题的形式发表在2月1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子刊《自然?物理》上。  相似文献   

9.
文摘     
正2017年十大"堵"城近日,高德地图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阿里云发布了《2017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城市拥堵趋势下降,年度首堵归属济南,北京居第二。从整体来看,2017年全国城市拥堵程度同比2016年下降2.45%,  相似文献   

10.
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该刊评选出的2006年度十大科学进展,其中科学家证明庞加莱猜想被列为头号科学进展。  相似文献   

11.
正1月29日,中国科协、人民日报社主办,人民网承办的“典赞·2017科普中国”活动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活动现场揭晓了2017年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十大网络科普作品、十大科学传播事件、十大“科学”流言终结榜和十大科普自媒体。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延豪,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人民网董事长王一  相似文献   

12.
《金秋科苑》2012,(8):68-68
2011年度感动福建十大人物评选活动近日揭晓,福建省老科协推荐的13号候选人——平和老科协副会长黄东来成功高票当选,这是继去年孔焕南入选2010年感动福建十大人物之后我省老科技工作者的又一殊荣,黄东来入选成为福建省老科技战线的一面旗帜。让人感动的是一份爱、一份坚持的责任、一份无私的奉献。  相似文献   

13.
日前,两项科技大奖陆续揭晓。一项是在科技界乃至社会上都具有广泛影响的201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揭晓,“量子科学家”潘建伟院士等一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获得该奖项;另一项是包括神十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在内的一批航天科技骨干,获得了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会2013年度奖励。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科学美国人》与世界经济论坛在2017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联合发布了2017年全球十大新兴技术。这份榜单由《科学美国人》杂志、《科学美国人》全球顾问委员会、世界经济论坛全球专家网络、世界未来委员会共同选出,涵盖了在医疗、计算机、环保等领域的最新技术,它们在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产业转型、保护地球环境等方面具有无限潜能。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38(4):666-671
<正>“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由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牵头举办,旨在宣传我国重大基础研究科学进展,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热情和奉献精神,开展基础研究科学普及,促进公众理解、关心和支持基础研究,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程序分为推荐、初选和终选3个环节。2022年度,《中国基础科学》《科技导报》《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科学基金》和《科学通报》等5家期刊编辑部共同推荐多项科学进展,所推荐的科学进展皆是在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期间正式发表或完成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美国《时代》周刊12月9日评选出2008年度十大科学发现,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首次启动位居榜首,中国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名列第四。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扩大中国基础研究工作的影响,让全社会了解、支持我国基础研究工作,由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会同《科技导报》杂志社、《中国科学院院刊》编辑部、《中国科学基金》编辑部和《中国基础科学》编辑部共同开展的201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于2012年1月17日在北京发布。  相似文献   

18.
2006年,超分辨荧光显微技术被《科学》(S c i e n c e)评为年度十大技术突破;2008年,这一技术被《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评为年度热门技术;2014年,《自然·方法》在其十周年特刊中评选出十大技术,超分辨荧光显微技术同样位列其中。随着超分辨技术的发展,这一领域实现了三维、多色和活细胞显微成像,为生命过程和疾病机理的探究带来了革命性变化。这是世界各国兢兢业业的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北京理工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的教授徐帆亦是其中一员。自2011年以来,徐帆即致力于开发先进的成像技术,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实现了在纳米尺度可视化和理解复杂的生物结构及其相互作用,为生命活动的观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其研究涉及显微成像、数值模拟、机器学习、高性能计算、量化分析等,涵盖超分辨率领域的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百科知识》2009,(2):F0002-F0002
美国《时代》周刊日前评出“2008年度最佳发明”。从基因测试服务到大型强子对撞机,共有50项发明入选。这里节选其中十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2000年,关于干细胞的研究,再次被世界最权威的美国《科学》杂志评为当年十大科学成就之一。科学家成功分离人体胚胎干细胞的新闻曾经轰动了世界,1999年,《科学》杂志曾将干细胞研究评为年度世界十大科学成就之榜首,人类基因组测序和克隆技术“屈尊让贤”。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干细胞的研究领域也有上好的收成。一些科学家发现,从成年老鼠的大脑中取出的细胞注入胚胎后,能够重新分化为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