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力电气领域由于其领域特点,存在关键词提取困难、欧美日专利文献数量多以及IPC分类号细分程度不高的检索难点,为克服这些检索难点,需要从角度上进行关键词的扩展、需要采用细分分类体系进行分类号扩展,需要组合地使用分类号和关键词来实现高效的专利检索。  相似文献   

2.
现有的图像类专利检索方法难以提取关键词,导致检索效率不高,本文提出的检索方法中研究了四种图像检索专利申请的检索方法,给出针对性的检索关键词与申请人追踪,提高了该类申请对比文件的检索效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Y部CPC分类号的来源及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结合两个具体案例,分析了能够有效利用Y部CPC分类号进行有效检索的情况。Y部CPC分类号与IPC分类号具有不同角度的分类思路,可查找Y部CPC分类号,结合适当的关键词,能够快速获得对比文件。有些Y部CPC分类号能够表达与该申请发明点相关的信息,而未限定技术领域,可采用表达技术领域的分类号进一步限定,以期快速、准确地获得对比文件。  相似文献   

4.
日本在图像通信领域中的专利申请较多,据不完全统计,在DWPI库中,H04N分类号下的文献量约为527254篇,其中日本专利文献/具有日本同族的专利文献量约为417649篇,约占H04N分类号下文献量的79.2%左右。同时,在对图像通信领域申请的审查过程中,日本专利文献具有较高价值,使用日本专利文献/具有日本同族的专利文献作为评价新颖性或创造性的对比文件的比例也相对较高。所以,在图像通信领域中对日本专利文献准确、全面地进行检索尤为重要,而使用常规的IPC、EC分类号和关键词进行检索,则很难高效、全面、准确地检索到相关的日本专利文献。  相似文献   

5.
站位在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技术领域入手,正确体会发明构思,准确把握发明实质,是正确理解申请人专利诉求、进行创造性客观评判的基石。本文从发明构思入手,结合两个实际案例,通过剖析发明构思,获取关键词、分类号,基于发明构思调整检索策略,不断的探索和尝试,得到与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最接近的对比文件,提高检索效率。  相似文献   

6.
<正>《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七章规定:每一件发明专利申请在被授予专利权前都应当进行检索。此外,专利无效请求、专利分析预警、专利导航、专利稳定性分析等都需要进行专利信息的检索。现有的互联网检索工具包括百度、知网、万方等,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也提供了对于专利检索的数据库。对于专利数据库检索的基本策略是使用分类号+关键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领域比较通用的技术方案,对于这类技术方案,如果使用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作为关键词,往往噪声较大,因此,提取关键词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7.
关键词检索是专利检索时的主要方式,关键词属于人类自然语言,其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本文从关键词扩展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关键词扩展的必要性及常见关键词扩展方式,通过实际检索案例论证关键词扩展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漏检,从而能更快、更准地检索出最相关的对比文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CPC在检索中的优势,并通过案例分析了CPC分类号通过精确的分类位置,直接体现发明构思,减少了专利检索过程中对关键词的依赖,避免了关键词带来的噪声,尤其在关键词不能起到有效的限定作用时,拓宽了检索的思路,极大的提高了检索效率。  相似文献   

9.
生活必需品领域专利数量庞大,IPC分类号通常分布广泛,关键词表达也不够精确,采用传统检索手段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根据该领域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利用申请人/发明人联合检索、利用网络零售商进行检索以及图片检索等方法的尝试,可以为该领域的检索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专利全文数据库包含丰富的检索内容,但是,采用传统的关键词、分类号和逻辑算符的检索方法,检索结果数量多,干扰文件多,噪声大。本文使用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S系统)的专利全文数据库为检索平台,结合实际检索案例,对专利全文数据库的检索降噪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介绍了几种降噪方法,旨在设计合理的检索思路、准确的检索策略,达到降噪的检索效果。  相似文献   

11.
Patentics检索工具的最大特点是能够进行检索结果的智能语义排序,并且在语义检索的基础上,可以利用各种不同字段进行人工干预,还具备分类号、关键词等的统计功能。其专业图文检索系统为文献的说明书附图浏览提供了便利。本文根据Patentics检索系统的智能语义检索和人工干预,结合分析检测领域的几个实际案例,将Patentics检索过程与S系统界面检索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Patentics检索系统在专利检索中的应用,希望对分析检测领域的专利申请的检索提供更多思路,提高该领域的检索效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对电感器领域相关的IPC分类号和CPC分类号进行介绍,然后,分别应用IPC分类号和CPC分类号对电感器领域的两个实际案例进行检索,通过比较可以得到,将CPC精细的分类思想应用于检索中,可以降低检索对关键词的依赖程度,能有效防止漏检,降低检索噪声,提高检索效率。  相似文献   

13.
<正>检索是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程序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其目的在于找出与申请的主题密切相关或者相关的现有技术中的对比文件,或者找出抵触申请文件和防止重复授权的文件,以确定申请的主题是否具备《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和第三款规定的新颖性和创造性,或者是否符合《专利法》第九条第一款的规定。而运用非专利文献进行对比文件的检索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阶段,在面对方法中涉及计算步骤较多,判断流程(判断……,如果是,则……;否则……。紧接着……)较为复杂的专利申请,由于在专利库检索中不易进行关键词的扩展,同时无法快速界定检索的范围,审查员检索时,花费的精力很大,检索到有用的信息量却很少。因此,这类专利申请一直是检索的难点。而在电学领域由于方法步骤大多都涉及通过计算机进行计算、比较、分析及处理。因此,在具有这些特点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审查中的实际案例,简要介绍如何通过代码库进行检索,来切实有效的提高电学领域相关案件的检索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4.
实际检索过程中,审查员遇到疑难案例时经常会陷入被动状态,花了较多时间却仍然检索不到合适的对比文件。基于此,本文分别从申请人/发明人、分类号、关键词及数据库的选择这四个角度对检索过程中的动态调整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针对不同的扩展方向以相应的案件进行示例,以期能够给同仁们带来一点检索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计算机领域,方法权利要求众多,关键词扩展繁杂,从而导致用关键词限定检索时,文献量大且噪音多。基于此,笔者以在自己审查领域遇到的实际审查案例作为依托来探究基于分类号检索在计算机领域的实际运用。特别是,对于明确了发明构思,但发明构思用关键词不易表达时,用分类号来表达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网络通信与移动通信是通信领域专利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移动通信领域由于涉及蜂窝移动网络,专利权利要求的撰写相对较为规范,技术术语也较为准确。本文通过分析网络通信领域的专利申请的特点,选取网络通信领域专利检索实务中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并基于检索实例进行探讨,提出针对性的检索策略,试图对如何提高网络通信领域专利检索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CPC分类体系的广泛使用在检索上为各国审查员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为各国在对于案件审查的一致性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本文着重分析了在医疗信息领域,CPC分类号与IPC分类号在划分结构上的异同,并结合具体的案例,实践了CPC分类号在具体的应用领域以及利用其多重分类的特点在专利检索实践中的应用。CPC分类号的广泛使用,能够降低专利检索中遗漏对比文件的可能性,提高检索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在电子工程领域中,当通过常规的方法来提炼权利要求的关键词不能检索到相关的对比文件时,可以尝试在百度图片中对权利要求的关键词进行“图片追踪”,将权利要求所使用的关键词“翻译”成有利于检索的图片,再通过检索到的图片对关键词做进一步扩展。本文将通过几个实际案例来表现如何对权利要求的文字进行“翻译”,从而拓宽检索的思路,避免漏检。  相似文献   

19.
闫蕾  周珑  赵义强 《技术与创新管理》2020,41(5):462-467,487
随着专利申请数量的逐年增长,为了实现精准检索,快速准确的定位对比文件,以中国知网CNKI为检索平台,合理确定检索词,通过材料领域的两个具体发明专利案例中对比文件的检索,比较了一般高级检索和句子检索确定对比文件的准确性和效率,探讨句子检索在定位最优对比文件的快速性和精准性。研究发现,从检索词的设定方面比较,一般高级检索输入检索词时更加灵活,无需考虑检索词之间的关联度以及位置关系,而句子检索时则需要选择可能处于文献同句或同段中出现的两个关键词。一般高级检索虽然入口多样,检索词数目没有限制,但是某些情况下可能会经过各种组配均无法快速定位有效的对比文件。但是,合理扩展检索词,并判断可能位于文献中同句或同段的两个关键词,结合句子检索能够大大提高检索效率,减少噪音,有效提高对比文件的查全率,减少文献漏检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电路领域专利申请的发明点通常涉及电路模块或模块内部的连接关系,由于电子元器件和电路模块的通用性,以及电路领域中分类号交叉度高,给检索结果带来了很大的噪声。因此,选取合适的检索关键词对提升检索效率,防止漏检非常重要。本文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一种电路领域中基于低频关键词的检索,探讨如何在复杂的电路中提高审查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