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地震把中国大地摇动的时候,党的总书记和共和国总理,在第一时间飞往余震不断的四川;新闻媒体,在第一时间将真实的情况公告全球;救援大军,在第一时间开赴震中灾区;救援物资,在第一时间装车起运;还有第一时间的捐款;第一时间的献血;……本刊也在第一时间决定:撤掉部分原定稿件,组织新稿件,策划"四川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2.
四川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的精神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勇敢地正视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迅速抵达灾害发生的现场,准确描述灾害的真实情态,及时跟踪灾害的变化过程,全力沟通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联系,鼓舞人民抵御灾害的信心和勇气,提供抗灾抢险的实用方法,努力降低灾害引起的社会震荡,这是四川汶川大地震  相似文献   

3.
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震动了半个亚洲,不仅带给灾区人民永久的痛,也给善良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而在这次特大灾难面前,中国新闻媒体对灾难的报道可以说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在团结国人、激励士气、弘扬爱国主义、彰显中国特有的人文精神等方面起到了中国媒体的特有作用。  相似文献   

4.
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新闻媒体以前所未有的报道密度把全球华人的视线定格在了那个瞬间。尽管国内受众和外国媒体对中国新闻媒体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的表现给予了较高评价,但面对近7万亡灵之痛,作为职业传媒人,我们知道,我们离不辱使命还有很远的距离;正缘于此,我们更应该在救援转入安置重建的今天,明鉴得失。  相似文献   

5.
《新闻导刊》2008,(3):6-11
6月20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举办抗震救灾新闻报道专题研讨会,就此次"5.12"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的组织策划、传播理念、运行机制、采编作风等方面作了交流总结,探讨新现象、新经验、新思路和新理论,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6.
7.
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报道不但在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赢得了满堂喝彩,交口称誉。这种中外共赞的局面,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少见的。首先,我们的工作确实做得成功,干  相似文献   

8.
《中国广播》2008,(7):44-46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中国广播网迅速做出反应:14时50分发布第一条快讯,16时推出突发专题《四川汶川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19时推出综合专题《携手抗灾,友爱同行——关注四川汶川大地震》。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报道中努力体现人文关怀是媒体的责任所在。网络媒体对汶川大地震的成功报道启示我们:在灾难报道中践行人文关怀理念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新闻报道的节奏,是指在新闻写作过程中,通过作者的主观努力,使新闻呈现一种文字上、结构上或不同报道之间符合事件特点的、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降临四川。倾刻间,所有的难题都摆在了面前。作为喉舌的媒体,如何能把灾区的最新消息传递给世人,如何能走在谣言前面把政府和人民的关爱送到灾区,如何能在重创中凝聚力量……似乎还没来  相似文献   

12.
一般情况下,面对突发性的重大事件(如地震、矿难、水灾和雪灾等),新闻报道追求的是时效性,见报越早越好,播出越快越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事件的渐渐淡化,绝大部分新闻作品在人们的记忆中失  相似文献   

13.
灾难新闻的维度——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头七”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罕见的灾难突袭中国——四川西部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震中汶川县。此次地震最大烈度达十一度。破坏特别严重的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截至5月28日,地震已造成68109人遇难,364552人受伤。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国人民奋起抗灾救灾,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这场灾难中,媒体有不俗的表现:从新闻管理到。媒体表达;从传播方式到表达内容;从传统媒体到广义媒介,多维的方向、角度观察。充分展示了这场灾难带给人们的悲怆、哀痛、苦难;讴歌了救援人员的坚毅、勇敢、顽强! 谨以此文向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致哀!  相似文献   

14.
15.
令人难忘的2008年.令人动容的2008年,世人关注的大事频发.重大事件报道成为新华社面前的头等大事。怀着对党对人民的责任.凭着高度的职业化水准.新华社的报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充分展示了世界性国家通讯社的突破能力。  相似文献   

16.
突发事件报道是对一家媒体整体素质的检验.也是对该媒体人员素质的一种锻炼。武汉地区7家报纸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的报道又有了新的看点。  相似文献   

17.
新闻报道的节奏,是指在新闻写作过程中,通过作者的主观努力,使新闻呈现一种文字上、结构上或不同报道之间符合事件特点的、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四川汶川大地震过去一个多月了一个多月里,我们编辑部和全国人民一样,泪水一次次打湿了眼帘、人常说,长歌当哭当在痛定思痛,可当此全国抗震救灾之时,我们等不得痛定。我们为亡者而痛,我们为勇者而歌,鲁迅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我们歌唱那些在山崩地裂中勇往直前的人们,作为新闻专业期刊我们首先要歌颂的,是那些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新闻史上一个又一个“第一”的新闻工作者,第一次,新闻工作者以这样的速度进入灾区;第一次,如此及时地把灾区真实的情况告知国人、告知世界;第一次,报道产生了这样的反响——把国家高层领导和普通百姓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第一次,灾区人民这样地感谢新闻工作者,和抢救生命的解放军、医疗队一样……他们聚焦了大爱,他们让国人团结,他们让世界称誉。我们为勇者而歌,更要展示他们的精神,总结他们的经验。当大震来到的时刻,中国的媒体是怎样行动的?请读读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社长贾永的文章,看看全国各媒体的反应吧!  相似文献   

19.
一、爆发期:快速反应,信息公开稳定民心 2008年5月12日14: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特大地震,事前没有丝毫的预警。一场接一场的重大事件,考验着媒体的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20.
灾难面前,个人总是渺小的,媒体首先要呈现整体的力量,呈现中国作为一个整体迅速动员起来应对严峻的挑战。灾难面前的死伤和恐惧,是人和动物共有的,媒体不该去渲染它们;媒体该浓墨重彩报道的,是面对灾难的生命的坚韧!这是全景图上的显著亮点,因为,人类就是凭这种信念一次次应对了难以想象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