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行教考分离 提高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各类职业技术学校普遍采用单元测验,期中、期末集中测验的考试办法。学生的学习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即平日成绩和期末成绩(平日成绩包括作业成绩、平日提问、测验、单元测验和期中成绩)。我认为这种计分考绩办法有利于鞭策学生从平日的学习入手,注意知识的日积月...  相似文献   

2.
统计图是实用性很强的教材。在折线统计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道直接服务于教学的家庭作业,效果较好。内容是要求学生绘制自己本学期以来数学单元测验成绩的折线统计图。当时,学生只有第一、二两个单元的测验成绩,要学生留第三单元测验成绩的位置,待本单元教学结束之后,再最后完成。到时还要进行作业展览,并向家长汇报。学生对这道作业很感兴趣。完成作业的态度特别认真,质量也高。自从这道作业布置以后,教师还感到学生上课特别有劲。  相似文献   

3.
我校是省重点中学.在94年高考中,我们武平一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我所任的高三(6)班和(3)班分别为文理上省专线人数之首,其中英语单科的各项成绩均为全县文、理第一,大大超过其它班.这两个班的平均分在地区也名列前茅.高考中我教的这两个班的英语之所以取得好成绩,主要应归功于有效的高中英语总复习,即“抓纲就本”.我在抓纲就本的复习过程中,采取以下步骤,深受学生的欢迎.具体做法是:一、划分单元 精编精练高三总复习时间极其有限,而面临的教学内容又是那么繁杂,学生往往会觉得眼花缭乱,不知所措.作为临阵的总指挥,我首先在思想上稳定学生的情绪,从宏观上帮他们拟定总的复习计划,然后按教材具体划分若干单元,指导学生归纳理顺所学知识.教材按初中1—4册,第5册和第6册分为三个单元;高中教材则每课先为一个单元,尔后再由几个小单元汇成一个中单元或大单元.每单元的复习程序是:指导学生先复习,认真品读教材.为使学生复习时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我们按各单元的特点精编精练若干练习.其宗旨是使学生通过做习题加深理解教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10月底进行了高中《生物》必修1第3章单元测验,成绩不尽如人意,四班讲评试卷时,我表扬了黄岩、黄亚群和吴天泽三位同学,在这次考试中,黄岩的97分是全年级的最高分。在以往的讲评中,接下来我会批评考得不好的同学,但这次我不准备批评班上近三分之一考得不好的学生,因为批评的声音太多了,这如雷贯耳的批评声对于学生年轻的心灵来说已无动于衷。我在想,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三个如果     
一次单元测验后,我及时进行小结。突然,有学生站起来说班里有三位同学在测验中偷看过书。那三个学生一个是班里向来成绩最好的班长,一个是平时最调皮的学生,还有一个是班长的同桌——一个比较老实的孩子。  相似文献   

6.
四、实验步骤第一步:确定实验班和对比班。芝华中学初一(8)班作为实验班,初一(7)班作为对比班。第二步:进行智力测验。选用北京师范大学张厚粲、王晓平主修的《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简称 SPM。2002年10月,对实验班、对比班进行团体测验,个别学生进行韦氏智力测验。第三步:进行非智力测验和环境测验。选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步成教授主修的《学习适应性测验》,简称 AAT,作为初中生学习诊断与指导标准化测验工具,个别学生还进行动机测验。实验班、对比班 AAT 成绩如表一:  相似文献   

7.
统计表例1的教学目标有三:一、学生初步了解数据整理、统计表的意义;二、学生掌握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三、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是整理数据的步骤和方法,难点是合理分段。教学过程可按以下顺序进行。一、设疑引例,导入新课。1.分析前一个单元的测验成绩。教师说:前一次考试的成绩,老师已贴在《公布栏》里,相信同学们都看了。如果校长问大家:你们班前次测验的成绩怎么样,大家想怎样向校长汇报呢?学生思考、讨论后,教师接着说:笼统一句话讲“成绩好”,校长听了还是模  相似文献   

8.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到了启明中学,担任初一(3)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在崭新的工作岗位上,我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初一(3)班总共有55名学生,在轻松的教学中,我很快就和同学们打成了一片。这天,我当众宣布:“同学们,明天上午我们将进行第一单元的测验,请大家做好准备!”我对这场考试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9.
新西兰教育的精神,就是引导兴趣、鼓励进步,打击学生信心的事绝不会发生。那里的小学和初中都没有真正的考试。他们也作一些小测验,但不是为了比较学生成绩和排列名次,而是要了解每个小朋友学会了什么,还不会什么。学得快的编成一组,或与高年级混合一班,学新单元;学得慢的学原来的或更简单的单元。成绩报告单上没有分数,教师在每个科目下说明:本学期我们做了什么,孩子对这个单元的兴趣如何。接着教师会跟每位家长讨论:下学期该学习哪些单元,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聪明的孩子不  相似文献   

10.
精细有机合成单元过程课考核方法改革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精细有机合成单元过程课是精细化工专业课中的一门主干课程。对其考核应采取新方法,即阶段测验的分数、小论文的分数以及平时成绩的分数,组成学生的总评成绩。这种改革用小论文的撰写替代传统的期末考试,用阶段测验替代传统的期中考试,有利于提高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培养优秀的人才,体现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我担任班主任的这个班是个很特殊的班,这个班由全年级成绩较差、约束力较差、卫生较差的学生组成。但这个班学生普遍很热情、喜欢听表扬的话语,说明学生是有上进心的。  相似文献   

12.
我班一次单元测验中有这样一道文字题;用4个1/5的和去除5的1/5,商是多少?  相似文献   

13.
去年以来,我班开设了数学“解疑辩答课”。它成了学生责疑问难的“自由市场”。解疑辩答课的时间一般放在单元测验前后。辩答题的来源主要有: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学生作业和试卷中出现的错题,学生的即兴提问。在解疑辩答课上。我始终注意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4.
大学基础班大学基础班是为海外学生设计的课程,该课程能帮助中学毕业且成绩良好的海外学生尽快打好基础,为入读大学作好准备。大学基础班特点大学基础班与中学和TAFE不同,是中学毕业生留学澳大利亚可以考虑的另一途径。大学基础班有下列特点:●以海外学生为主,无需公开考试,以学生校内的功课、出勤率、测验、考试等来评估学生成绩。●英文为必修科目,旨在增强学生的英语流畅程度。  相似文献   

15.
测验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方法。一个好的测验不管它是正式的测验,还是教师自编的测验,都需要有信度、效度、适用性三个基本条件。当测验实施以后,得到了可供使用的成绩,但是这个成绩是否可靠,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业能力,实现了测验的目的?试题的质量如何?这就需要对测验进行分析和评价。测验结果的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统计分析两个方面。定性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答卷中的具体问题,如分析学生答卷中的共同性错误,了解学生对某些试题的具体解法等,统计分析包括分数分布状态分析、信度与效度分析、项目分析等。这里主要对热能970l班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测验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6.
镇定法课堂教学中有时秩序会出现突变,这时教师只要镇定自若,心情平静,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恢复课堂秩序,就能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如:一次单元测验前,我为了激励学生认真答卷,便透露一个信息:“假如这次测验成绩好,本周五我们将组织秋游活动。”话音未落,教室里沸腾了,我采取“镇定法”应变课堂突变。我故意瞪大眼睛,佯装生气,一言不发地注视着几个表现得最激动、最活跃的同学,结果教室里一下子恢复了平静。我顺利地完成了这次测验,学生也知道了课堂上应该严格遵守纪律。改错法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书写方面难免会出现…  相似文献   

17.
朱剑斌 《广西教育》2009,(19):30-30
刚刚踏上神圣的讲台,我便接手了一个有名的差班,全班55名学生,有12名是单亲或失去双亲的孩子,他们学习懒惰,纪律松散,第一次单元测验仅有2人及格,最高分是75分!我非常迷茫,急于求成的我在教学中很难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8.
1.在制订单元教学目标时,要把单元教学目标与单元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并让学生了解单元教学目标的内容及要求达到的水平。然后,教师方可命题测验。2.单元目标测验结束后,不排名次,不列等级。如果排名次也只是教师和学校内部掌握,不在班级张榜公布,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3.注意研究每一个具体的学生,看其是否达到了单元教学目标和达到的程度如何,不单纯比较成绩高低。评讲试卷时,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本次单元测验试题在本单元的知识分布和难易程度,然后再把试卷发给学生查漏补缺。4.评讲时注意通过对解题方法的讲解,总结解…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四省市教材,第六册,第78页。教学目的:(略) 新课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宣布我班四个组的部分学生的数学测验成绩,请每个同学当一次裁判员,公正地判断出哪个组的成绩最好。小黑板上记着: 第一组:95,87,94,79,86,76,65  相似文献   

20.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我在数学教学中采用了以下做法:一、关心学生,了解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让学生愿意学习数学,首先要使他们喜欢自己的数学老师.从接受新班的第一天起,我就开始对全班学生进行摸底,并根据课堂提问、作业和单元测验反映的情况,将学生分为上、中、下三组,以便分类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