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伟大的政治运动,也是一场深刻的科学活动。五四运动时期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转折点。经历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之后,中国国民的科学概念、科学观点以及科学价值取向和科学组织从无到有,与科学精神有关的实证主义精神、理性主义精神、怀疑批判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得到了广泛传播。以科学和民主为焦点的这次东西文化碰撞,其深远的社会影响至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30年来,国内关于社会认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社会认识论的概念界定、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价值、研究意义以及对西方社会认识论研究的推介等六个方面,研究缺憾则表现为应用性不强、开拓性不足、合作性有限等。今后要加大社会认识论研究的多元化路径选择;加强学科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并举并重;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学者的学术合作与交流,以便有效推进社会认识论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尝试用先进的管理学理论对我国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重大社会变革进行解析,用系统科学的基本理念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做出的我国社会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科学精神的产生源于近现代科学的兴盛,其核心即以理性批判为核心的求真求实求准,它以人类追求的“求真、臻关、至善”为终极目标。科学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缺失是教育研究出现诸种偏差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深入完整地理解科学精神内涵并指引当代中国教育研究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教育研究科学取向是教育研究从自在走向自由的自为存在。它通过认知教育世界、引导教育生活、创造教育理论提升自己的价值;借助于问题转化和主客体互动、逻辑自洽和经验证实建构教育理论和关注教育实践。由于固有的“悟性”特质和社会精神使然,中国传统文化明显缺乏科学意识,特别是科学精神。现代中国的教育研究需要倡导和培育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以应对现代性的挑战。这就要求超越以传统道德理想主义的“天人合一”思想,而借助科学的中介实现教育研究“天人合一”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西方科学精神的孕育与现代转化为参照,认为国人科学精神的缺失,不仅是一个历史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并就20世纪以来中国学人探析国人科学精神缺失的原因作了概述。在此基础上把它归结为两点:一是制度因素,一是文化因素。接着,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缺失科学精神的因子、国人科学精神的缺失已渗透到现实社会的方方面面、科学精神的内涵本身存在多维性特征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认为科学精神的培植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针对我国科技创新相对落后的实际,从世界历史的高度倡导科学精神,主张科技创新;只有在科技创新中才能使中华民族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提高我们防范和抵御各种社会风险的能力.科技的解放功能已经转变为关于人的自由与尊严的伦理问题.科技创新需要有真善美的人文精神,这是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也是实现以科技创新规避社会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从1978年起至现在,中国经历了几次大的思想解放。第一次思想解放出现在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催生了第一次思想解放;第二次思想解放是在1992年,以邓小平“南巡讲话”为标志解决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姓社姓资”的问题;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发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号召,掀起新的解放思想高潮。  相似文献   

9.
对金融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概念界定,结合具体国情,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将我国金融企业社会责任分解为六大维度,即:对股东的社会责任,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对金融消费者的社会责任,对债务人的社会责任,对政府的社会责任,对社区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0.
李勇  张勇 《今日教育》2011,(10):44-45
没有对科学的不断追求就没有科技的进步,人类就不可能快速进入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而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要求其公民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品质,这也即各国基础教育的培养要求之一。那么,物理教学如何才能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的力量,并在成长中涵泳科学精神、习得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科学教育的社会需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用报刊检索法调查社会对科学教育的需要,两份调查的结果一致表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是现今社会对科学教育的最主要需要。  相似文献   

12.
13.
科学的人文价值和哲学研究中的科学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的人文价值是指科学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积极意义,它表现在:科学通过提高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而为人类的生存提供必需的生活资料;科学为人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人生理想,破除迷信,实现人性的完善与解放。哲学研究可以分为哲学创新、哲学解释和哲学编篡,无论何种研究活动都需要科学精神的指导和参与。“实事求是“和“价值求好“都是科学和哲学的共同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价值论维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实践活动只有做到既遵循真理原则,又遵循价值原则,才能保证实践的成功。正是基于实践的这一要求,人们逐渐形成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形成了以二者统一作为实践的指导思想和行为规范的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讲,价值论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的重要理论基础,离开价值论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是片面的和不现实的。  相似文献   

15.
粉碎“四人帮”后 ,中国社会面临着何去何从的历史选择。“真理标准大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战胜了党内的极“左”路线 ,实现了新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 ,使中国社会孕育出春的生机。这两个重大的历史事件的伟大意义在于 :1.掀起了一次思想解放浪潮 ,为改革开放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2 .推动了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3.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4 .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1.伟大的实践必须以思想解放为先导 ;2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是永无止境的 ;3.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 2 1世纪 ,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6.
关于教育研究的科学精神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精神是对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要求。教育研究要求研究者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实证或求实的精神、理性的求“真”的研究精神。当前教育研究实践中学术问题行政化,学术价值个人功利化,官员泛学术化等等,导致教育研究求真、求实、求准精神缺失。净化学术风气和科研环境,规范学术制度,完善学术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是提高教育研究质量、培育教育研究中科学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解读伟大建党精神,应拓宽情感研究视野。伟大建党精神的情感维度,内在于人的思想发展中,外显于社会实践发展中,包含求真求实之情、担当奉献之情、爱国主义之情、心系百姓的人民立场。情感的内涵与外显同时激发着情感功能,包含情感的表达方式、情感的社会效果以及形成的情感文化。情感维度研究,既可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研究的补充,亦可为中国精神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技能型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全方位的政策支持。技能型社会具有经济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多重内涵,同时也具有历史、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多重维度和结构。就我国技能型社会建设而言,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制度供给不足、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灵活用工模式过度扩张及技能型劳动者融入城市障碍等困境依然存在。因此,立足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多重内涵和维度,需要从教育和培训资源整合、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技能型劳动者保障体系及技能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予以推进。  相似文献   

19.
顺应世界教育改革,中国提出了专属中国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继而出现了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其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简单说说化学学科素养中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进行科学研究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在方法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也是一项重要任务。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的习惯,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刻苦钻研,为科学献身的人格精神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