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化"与"文明"的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代文化研究视野中,文化与文明长期以来被视作同一概念,但在汉语的使用中却一直保持着审慎的区别。这种矛盾的出现,源自我们对西方“文化”概念的全盘接受。其间所体现的并不仅是对一个概念的接受与否的问题,事实上它表达的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屈从。在文化研究获得本土的合理性日益迫切的今天,有必要对文化和文明重新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2.
姜冬梅 《文教资料》2011,(12):139-141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印尼政府实行多元文化和民族团结的政策以来,印尼学习汉语的热潮持续加湿,使得印尼本地的汉语教师一度紧缺。对印尼现有本土汉语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和汉语教学水平,是解决印尼汉语教师短缺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对印尼现有本土汉语教师的现状分析和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对汉语教师的要求,指出印尼的汉语教师培训应根据本土教师的结构开设不同的培训班,大力培训年轻汉语教师,全面提高印尼本土汉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汉语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促进印尼汉语教学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对古蜀文明的解读,至今还为西方史学的阐释体系和话语权所束缚,本土文化立场缺失,本土文化失语,缺乏本土文化自身的学科术语。本文认为以古蜀仙道为核心的仙源文化是蜀人文化想象力的核心,它的神髓在道藏里,它的最高结晶是仙学,故鲁迅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循着仙化思维,不难找到古蜀文明的本土解读,找到古蜀人精神家园解读的钥匙,不难建立本土特色文化体系,摆脱“文化西来说”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泰国和越南本土学生的调查发现:受主观和客观等方面条件的影响,本土学生的汉语学习情况具有区域化的多元特征。泰、越学生的汉语学习时间和方式、学习观念和意愿等方面存在差别。越南学生尽管学习汉语的客观条件不及泰国学生有利,但学生主观态度的积极和对自身较高的要求推进了学习的主动性。本土学生的学习情况受到社会背景、文化特性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汉语国际推广的历程,也是“文化中国”的世界化历程。它在民主、平等、理解、宽容的基础上,以文化为内容和方式展开对话,提高中国软实力、构建中国的国家文化安全,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生态平衡和多元价值的协调发展。在当前的汉语国际推广战略中,培训、培养海外本土汉语教师是解决师资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结合笔者赴蒙进行本土汉语师资培训的实施与调研进行分析,就中华文化的内容设置、传播理念、模式探索等提出一系列传播策略。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力求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培养欣赏、认同中国文化并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力量,推动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外来词来自异域文化,一旦被本土文化认同接受后,会对本土语言进行逆向同化,主要表现在:音译词语素化;词义衍生;构词方式衍生。因此,外来词的引进会影响本土语言的发展变化,异化汉语的固有形式和内容,衍生出丰富的新词语。  相似文献   

7.
王永婕 《海外英语》2011,(11):330-331
外来词是语言本土意识规范的结果,而本土性是指本土特质、本土特色、本土立场与本地思维。由于汉语中有大量外来词,对外来词的本土性进行分析无疑对深入研究汉语乃至研究语言本身具有现实意义。该文归纳了本土性对汉语外来词在语音、语义、词形、词性等方面的影响,分析了本土性对汉语外来词的影响是否占主导地位,同时就本土性研究对语言本身的研究有怎样的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汉语热在西非的不断兴起,西非的对外汉语教师紧缺问题日趋严重。以利比里亚孔子学院汉语师资培训为例,可以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加强培养本土汉语师资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文化意识能力、研究能力,从而使西非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真正面向西非、扎根西非,成为一支持续稳定的高素质的汉语教学队伍。  相似文献   

9.
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历史悠久。汉语的数字“三”与道教、佛教有关,日语中的数字「三」既受汉语文化的影响。又与原始宗教信仰和本土语言使用习惯等有关。本文拟就日语「三」对汉语“三”的借鉴及文化内涵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冉启斌 《文教资料》2012,(19):153-154
汉语国际教育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本文就作为一项长期文化战略基础的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提出如下观点:汉语国际教育不能单纯以传播古代中华传统文明为责任;要推动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应该下大力气打造多层面、多维度的汉语需求局面;汉语国际教育必须以先进的现代文明作为深层基础和支撑。本文认为,先进的现代文明,即前沿的科技和领先的文化是汉语国际教育的坚强基石和根本动力。只有在先进的现代文明的保障下才能实现汉语国际教育的第二次转变,最终为世界文明的长足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经过了五千年的沉淀,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学者的心血,它具有深刻而悠久的历史底蕴,我们的外语教育必须要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才能使其具有自己的思想和理念,不丧失自己的本色。离开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和文化传承去培养人才是不可能成功的。  相似文献   

12.
每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的颜色词系统。各个民族颜色词使用的差异可以反映出不同民族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的差异.从而导致喻义的差异。本文试图通过对英汉颜色词中主要七种颜色的文化意义的分析和比较.来说明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由此体现出了语言的文化载储功能。  相似文献   

13.
对华裔学生而言汉语既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同时也是他们的母语。华裔学生的语言学习和文化心理形成的情况比较复杂,这就决定了华文教育与第二语言教学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华文教育的文化导入也就具有了一些自己的学科特点,特别是在文化导入的关键期问题上,华文教育的文化关键期应先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文化关键期。  相似文献   

14.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蕴涵本国民俗文化的商品名称更易获得消费者的情感认同。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角度出发,对商品名称进行中华民俗文化方面的解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加油"的译法,论述中英两种语言及文化的差异.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内涵,在翻译过程中很少有两种语言能够达到完全对等的译法.如同大量的英语词汇通过音译直接进入汉语一样,越来越多的汉语词汇也应该通过音译的方式直接进入英语.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处于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电影将如何摆脱困境与危机,已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中国本土电影只有以积淀了民族审美经验和情感的艺术形式去反映民族化传统并运用现代意识去观照和超越传统化,充分利用本土化资源去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当下状态和普通人的命运及价值观念的嬗变,努力挖掘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东方诗情和东方神韵并与现代电影语言审美地结合,才有可能在世界电影艺术的领域中拥有一块立足之地。  相似文献   

17.
由于每种语言都反映着一种文化,因而任何形式的语言都有其文化内涵。如今,文化语言学已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跨文化交流也成为我们英语学习的热点。要用地道的外语与外国人进行交际,避免各种各样的误解和隔阂,不但要理解他们的语言,还必须理解他们的文化。文章拟从习语、谚语角度来探析中荚民族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中日两国的教育交流历史悠久,它深刻地影响了日本的文化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文字。儒家思想和古汉语是日本文化和语言词汇的重要渊源之一,分析作为民族智慧结晶的熟语,就可以看出日本语的许多典故、谚语来自于中国的经典、寓言故事和成语。比较中日熟语的渊源和相互影响,对于学习语言和反思祖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西隐喻的文化含义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隐喻,作为语言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更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从认知语言学及语用学角度,对中外隐喻在建构上与表意上的重合之处、差异之处及空缺之处作一系统的比较,并探讨其内在的原因,可以拓宽我们的发展思路,增进互相了解.  相似文献   

20.
泰国曼谷华人的华语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语在泰国是一种服从于主体民族语言和化而又自成体系的语言。曼谷华人的华语观是由华人在泰国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地位决定的,在情感价值和实用价值上存在长期形成的矛盾心理。近年来经济发展的需要给泰国华语的学习和使用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