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健飞 《考试周刊》2014,(60):52-52
<正>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内容、解析数学问题案例、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由内在能动情感演化为外在学习探析的实践过程。高职生学习基础较弱,学习能动意识淡薄,缺少主动学习、能动探析、深入实践的能动性和积极性。高职数学教学纲要明确指出,要针对学习对象主体特性,实施科学、有效、多样的教学策略,促发内在能动学习情感,将内在的情感转化为外在的学习活动,推进教与学互动进程。如何利用现有教学资源,采用有效教学策略,促发学习对象内在能动  相似文献   

2.
作为教学活动组成的三要素之一,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价值取向,教师所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学手段,都是结合和紧扣学生主体学习实际和特性来开展和实施的。初中生作为学习活动的客观存在体,在学习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特殊性。一方面,由于初中生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与其他阶段的学习群体相比,在学习的积极性、思考的方法性以及情感的发展性等方面,表现出更为显著的“与众不同”。另一方面,初中生在阶段性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步积淀了一定的学习方法、经验和技能,并对未知事物或现象的求知探索情感更为强烈,这对于初中生主体特性的有效展现,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本人现根据教学实践,对初中生自主探知、能动探究、创新求异等主体特性的培养,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正学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要件",是教师教学活动实施的主要"对象"。教学活动效能的高低主要通过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成效形象直观地展示。初中生学习个体在学习实践进程中,既展现出主动探知、能动探索、质疑好奇的积极一面,但也表现出畏惧、退缩、被动参与的消极一面。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教学双边效能提升的重要"保障"。如何将初中生内在能动学习特性进行充分"调动",扬长避短,深入开展学习实  相似文献   

4.
谢月华 《考试周刊》2012,(48):64-64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具有能动学习知识的内在潜能。学生学习情感的有效树立,对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推进有着积极影响。作者根据新课标要求,抓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具有的内在特性,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动探究及创新思维等情感,从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曹艳 《考试周刊》2013,(82):65-65
学生是具有复杂内心活动和丰富学习情感的客观存在体。学生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离不开学生个体内在情感的有效支持。初中生在数学学科学习活动中,需要较长的有意注意时间和能动的积极学习情感进行有效“驱使”。  相似文献   

6.
反思能力的有效培养能够对学生良好学习能力的提升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基础作用。笔者根据新课标要求,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凸显教学要素特性、提升学生反思能力进行了初步的阐述。指出,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学生能动特性,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反思内在积极性;凸显教师主导特性,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反思活动实效性;突出知识内涵特性,设置典型案例,养成学生反思问题习惯性。  相似文献   

7.
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这种心理能动状态包括认识的活跃程度、情感的兴奋水平和努力的强度等.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是影响知识、技能掌握和智能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激励、唤醒、调动学生的这个内在动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杨娟 《成才之路》2013,(34):3-3
初中生作为学习活动的直接“实施者”和亲自“参与者”,在学习活动中,既表现出好奇、质疑的能动特性和积极探索求知的良好品质,又表现出消极畏惧的情感和思维探析效能低下的学习现状。要根据初中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消极现状,制定有效策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成才。  相似文献   

9.
马志斌 《考试周刊》2010,(48):69-70
21世纪呼唤有丰富的个性特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有能动的创新思维的主体性、创新型人才。学生作为具有内在能动特性的独立存在体,自身具有强烈的探知现实世界和社会问题的欲望,但初中生在学习活动中容易受到自身情感因素和社会不良习气的熏染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客观存在体,具有能动学习探知数学知识的内在情感.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学习特性,引导学生开展双边互动学习活动,实现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深入推进和效能的有效提升.一、创设生动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情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学习情感是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解答问题的有效保障和思想支撑.不可否认,传统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为了追求"高"升学率,重视了问题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学习情感的建立和培  相似文献   

11.
施红芳 《学子》2014,(9):19
能动、积极、深入的参与教与学的双边互动活动,是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深入开展的前提,是学生学习活动高效开展的条件。苏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习对象学习潜能的培养,注重学习主体能动特性的培养。本文作者简要阐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动性培养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英语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创设探究性质疑情境和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五方面探讨了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是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独立、自觉、能动和创造的内在特性,它是学生主体得以确立的内在依据和根本标志。现行的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对学生主体价值与主体精神的忽视甚至排斥,不利于学生品格和能力的发展。要创造适宜于学生主体性生成和发展的教学条件和环境,就要围绕教学实践重心从“唯书”“唯  相似文献   

14.
蔡汉江 《教师》2012,(5):54-54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客观存在体和主要对象,具有能动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特性。笔者通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能动探究活动,进行知识的有效掌握和问题的有效解答,能够实现有效教学活动目标。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起着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还要挖掘学生的潜能,突出学生是主体,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取得优异成绩。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  相似文献   

16.
齐桂凤 《考试周刊》2011,(34):50-50
主体意识,是指学生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作用的认识及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内在要求。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发挥学生能动作用的主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要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愉悦,从对具体学习活动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一、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活动规律的反映。认识活动是一个能动的、运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学生的积极思考,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要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必须运用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曾萍 《陕西教育》2001,(1):39-40
自主学习,就是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重视、发挥学生主体在认知活动中的主动和能动作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针对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我在低年级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主要做法和体会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柴华 《吉林教育》2004,(3):33-33
教师的“教”足为了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学生的认识活动是一个能动的过程,是主体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动地建构起关于客体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的智慧潜能进发出来。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教学思想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充满个性的活动,这种个性意味着自主、独立、创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内在要求和自己个性特点选择独特的学习方法,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就能充分享受学习乐趣,只有学生自己选择适合的感兴趣的学习方式,才能精神振奋事半功倍。个性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