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奚萌 《儿童音乐》2013,(7):64-65
与聊城的一位琴童家长交流孩子的学琴情况,家长反映孩子"学琴不认真。不论做什么,总是边干边玩,弹琴、吃饭都是……错了也不让给纠正,还和你顶嘴,甚至还用脚去踢琴。"问我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我分析孩子的这种情况是典型的心力不足,原因是家长在管孩子时"赏罚不明"。家长也承  相似文献   

2.
李茜 《家教指南》2007,(4):46-47
经常能听见家长们抱怨,孩子越来越难管、又和她顶嘴啦!可能很多家长对孩子顶嘴都持这种反对意见,而我则不然。我认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顶嘴,引导得好,将远远胜过一场精彩的辩论赛,因为孩子的顶嘴是孩子向家长这个权威提出的挑战,这需要胆识、机智,而辩论赛往往是事先定好的选题,方向和意义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3.
怎么办四则     
[批评孩子时,孩子老顶嘴怎么办?] 我认为首先有一个更新观念问题。在一些家长看来,子女顶嘴就是对家长的不尊重,为此应严加惩处,以免重蹈覆辙。殊不知,孩子犯了错误,做了错事,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多种原因,只有让孩子把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讲清楚,为自己辩解,家长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从而对症下药。况且会顶嘴的孩子,大多善言,家长如果允许他辩解,并在他辩解后与之论理,不是能逐渐培养孩子的据理力争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吗?家长何乐而不为呢!  相似文献   

4.
王强 《班主任》2013,(10):37-37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顺从,如果孩子和自己顶嘴,就会火冒三丈,认为这样的孩子不听话,不好教育,认为孩子经常与家长顶嘴还会影响亲子关系。其实这种认识带有片面性。据英国《观察家报》报道,孩子与大人顶嘴争执非但不会疏离彼此间的感情,反而有利于孩子成长和密切亲子关系。该研究负责人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霍姆斯.  相似文献   

5.
您会批评孩子吗?您掌握了批评的艺术吗?您的批评是不是有效?家长朋友可以根据自己平日批评孩子的情况来进行以下的测试。1.我批评过孩子后一般会:A.观察孩子的反应,做好善后工作。B.余怒未消,继续"找错误"再批评。C.事过境迁,抛诸脑后。2.我批评孩子时如果他顶嘴,分辩,我会:A.暂缓批评,冷静下来考虑分析批评的方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6.
eripepot@126.com问:我的孩子10个月大,如果不合他的意,他就会伸手打人。比如,他喜欢撕纸,把纸撕成小块后会往嘴里放,我们上前制止他,他就伸手打人。请问,孩子喜欢打人要如何教育才好?答:孩子打人,可能是在模仿(如家长以打人吓唬、惩罚孩子),也可能是自己无意的打  相似文献   

7.
让爱对流     
去年寒假里偶遇两位家长,简单的寒暄之后,这两位家长竟然向我告起状来,说他们的孩子在家里如何不懂事,嫌她们唠叨,还经常顶嘴。过年前,本来家境并不富裕的孩子竟然要求家长给他们买这买那,而且还要名牌,这让家长多少有点苦不堪言。我非常震惊的是这两个孩子在我的心目中一直都是听话乖巧的好学生。这让我开始猜测:像这样的孩子班上还有多少呢?  相似文献   

8.
现在许多家长对孩子顶嘴持反对立场,而我则不然。因为一次好的顶嘴远远胜过一场精彩的辩论赛,因为顶嘴是孩子自发地向你提出挑战,而辩论赛往往是事先定好选题,孩子的积极性及斗志不同。辩论好比是一次赛跑,而顶嘴则是一场拳击比赛,不仅要使出全身解数,而且还要打倒对方。我在家中常常为孩子创造顶嘴机会。其结果我的孩子比同龄孩子反应灵敏,有个性,有主见,分析问题透彻。更可贵的是他对待任何事情都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一般来说,孩子顶嘴有如下几种情况:①家长没顾及孩子的感受。如孩子正在玩的兴头儿上,而你却让他立即去睡觉。②缺乏足够的交流。如果孩子觉得父母是在干涉自己,就会用顶嘴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③溺爱的  相似文献   

10.
女儿的疑惑     
一天,女儿问我她是从哪里生出来的,正巧被我母亲听到了,母亲立即制止说:“小孩子不要问!”女儿一脸的疑惑和不服:“为什么?为什么?”大有一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架势。 很显然,制止女儿提问是行不通的,既然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孩子又有所发现,为什么要禁止谈论呢?其实女儿的这种好奇与问“天为什么要下雨”又有什么两样呢?我认为,在孩子提出这类问题时,家长不  相似文献   

11.
现在许多家长对孩子顶嘴持反对立场。而我则不然,因为一次好的顶嘴远远胜过一场精彩辩论赛,因为顶嘴是孩子自发地向你提出挑战,而辩论赛往往是事先定好选题,孩子的积极性及斗志不同。辩论好比是一次赛跑,而顶嘴则是一场拳击比赛,不仅要使出全身解数,而且还要打倒对方。我在家中  相似文献   

12.
正"我的孩子怎么越来越不听话。和他说什么,不是充耳不闻的样子,就是顶嘴,有一万个理由。"孩子在幼儿园、小学时,家长似乎还能够充当领路人的角色,但当孩子进入初中,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似乎越来越难。青少年的叛逆问题时常困扰着家长,  相似文献   

13.
周伟华 《班主任》2005,(9):31-32
曾经有位家长向我咨询:为什么我的孩子不能和其他孩子和睦相处,不是推人家,就是抢人家的东西,有时还要打小朋友,搞的我们家长很没面子?孩子的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不良心理的表现,在小学生中是屡见不鲜的.  相似文献   

14.
“叫你家长明天来学校”——这是不少教师以往联系家长的一种常规方式。这种做法,虽然可以让学校、家庭“面对面”地协商孩子的教育问题,但同时也存在着影响家长工作、增加孩子心理压力等负面影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我灵感顿生:为什么我们的家校联系不能通过网络来进行呢?Internert功能这样强大,如果我把与家长之间交流沟通的平台创设到这里来,让家校联系披上网络及时高效、互动自由的外衣,我们的交流岂不比以往任何一种传统的方式都快捷而实效吗?我决定通过网络搭建一个与家长们…  相似文献   

15.
张淑萍 《教育》2011,(36):57-57
<正>今年和自己的孩子一同经历了高考的"磨练",我想每一位曾经有过高考生的家长更能深深体会其中苦苦煎熬的滋味。在高考的竞争中,少许孩子是快乐的,而大部分孩子都是很痛苦的。这种痛苦不是因为高考这种制度,而是来自我们家长、社会和学校给孩子的压力。作为一名教师和家长,我常常会想,我们教育孩子的最终目标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不是每个孩子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就算是成功了?  相似文献   

16.
坏孩子想哭     
也许,在旁人眼里我是一个坏孩子。上课不专心,学习不努力,经常迟到,偶尔逃课,整天无所事事。时不时地还会跟老师恶作剧、跟家长顶嘴。也许,我们在大家眼中就知道疯玩,傻乐。可是,谁又能看到我们眼中的那滴泪?  相似文献   

17.
生活是个大课堂,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是我们每个家长都非常关注的话题。听到孩子一声"我发现了",家长的幸福感是无以言表的。那么,如何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呢?我在教女  相似文献   

18.
<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在家长看来,如果孩子能自己制订计划,并且按照计划去执行,家长就能省心不少。但是,完美的计划常常是说得好听、写得漂亮,却执行不了。于是亲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就开始了,家长批评责备,孩子自知理亏闭口不言;如果家长唠叨不休,孩子就有可能顶嘴回击,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作为家长,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思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一、让孩子真心接受  相似文献   

19.
<正>低龄寄宿,的确关涉到孩子个体,会有适合与不适合的情况,但是对很多进入小学的孩子而言,可能最放不下的反而是父母对孩子的"依恋",这种依恋可能会干扰孩子融入集体;而对另一些家长而言,如果认为"送孩子寄宿父母就可以不管了"。其实也大错特错,孩子寄宿,是要求父母打造一种更高质量与孩子沟通的模式。学生从小住宿好不好?我是一  相似文献   

20.
说谎,就是有意不说真话,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孩子说谎,家长们既讨厌,又常常束手无策。孩子为什么会说谎呢?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六七岁的孩子说谎,大多是无意的。如因为贪玩忘了做作业,家长问他做完了没有,他会随口说:“做完了,早就做完了。”随着年龄增长,有些孩子学会了有意说谎,如自己先动手打人,却说是别人先动手;逃学旷课,却说在学校认真上课等孩子说谎的这种错误行为,如果不及时制止,就可能逐步养成一种欺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