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蹬地摆腿技术是前手翻的关键技术,对提高前手翻的动作技术有重要意义。目前,普通高校在进行前手翻的蹬地摆腿技术教学时,基本上是按普通高校体育教材中的教法手段来教学,而就本人几年来的教学体会看,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故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对蹬地摆腿教学的教法手段进行了一些增补的尝试,以期寻找更科学有效的教法手段。  相似文献   

2.
<正>侧手翻是水平三体操技巧教学内容之一,该动作是在手倒立的基础上进行的以蹬、摆、撑使身体侧向旋转的练习。依照技术动作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侧向站立准备;向翻转方向蹬地、摆腿、两手依次撑地成分腿手倒立;顶肩推手翻转展体成侧向站立姿势。教学重点是蹬地、摆腿,两手依次撑地,两腿依次落地。教学难点是直臂、顶肩,经分腿倒立过程。通过侧手翻的学练,可以发展肩、臂、腰腹部的力量和身体协调、平衡以及空间定向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一、腿的动作教学教学重点是翻脚和蹬夹水的动作路线,难点是翻脚动作。1.坐在池边或岸上,上体稍后仰,两手后撑,两腿伸直并拢,按口令做蛙泳的腿部动作练习。开始分四拍做,体会收、翻、蹬夹、停的动作,再过渡到两拍,最后是一拍的完整练习。要求练习者边练习边查看自己两腿动作是否正确。2.俯卧凳上或高台上,做收、翻、蹬夹、停的动作。可由同伴在后面用手抓住其脚背帮助体会动作。3.练习者一手抓池槽,并屈肘顶住池壁,另一手在水下反撑池壁。肩没入水,身体伸直,头在水面上,由同伴帮助体会动作,然后独立做练习。4.蹬边或蹬底滑行…  相似文献   

4.
一、头手翻教法选 1、头手翻的教学安排头手翻是典型的屈伸动作,安排头手翻教学必须考虑到与其它体操动作技术上的纵横关系。这对加快掌握头手翻技术将起到更好的效果。 2、技术关键与要领口诀正确的屈体倒立姿势是保持姿势前移重心,屈体的角度以90°左右为宜,技术的关键是臀部稍过垂直面即猛力伸髋展体。(如图一)  相似文献   

5.
<正>一、肩肘倒立动作简介(一)动作方法两腿伸直并腿坐,上体前屈,胸部靠近大腿,两手触脚面,然后上体滚动后倒,两腿上举,两臂上举同时腿上伸,迅速屈肘内收,手撑腰的上部,伸髋、挺腹、脚面绷直向上蹬,成肩颈和上臂支撑地面的肩肘倒立姿势。  相似文献   

6.
<正>一、发展起跳腿力量的方法(一)抗阻训练在起跳腿踏板时的离心收缩过程中,由于肌力不足造成的补偿不仅破坏起跳技术的完整性,还影响随后快速蹬伸动作的质量,甚至造成运动损伤。所以,利用克服自身重力的抗阻训练在发展腿部力量的同时,提高离心收缩时肌肉储存弹性势能的能力,为接下来提高蹬伸能力创造条件。1.单腿蹲动作目的:该动作能够增加伸膝、伸髋  相似文献   

7.
跳远主要取决于运动员助跑与起跳有机结合的实效性,跳远起跳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须是适时、快速有力的摆腿动作,起跳动作是摆动腿的摆动动作与起跳腿缓冲、支撑、蹬伸最佳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正> 头手倒立是初中体操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初学头手倒立时,常因向上摆腿的力量过大,身体重心超过支撑面而前倒。因此发展学生平衡与控制身体重心的能力是提高头手倒立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我针对学生的实际,先教屈腿和一腿伸一腿屈的头手倒立,来帮助学生发展平衡与控制身体重心的能力,增强颈、臂的力量,然后再学习一腿摆动一腿蹬地的头手倒立,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一、屈腿的头手倒立动作做法:学生对着垫子的角尖蹲立,两手抓住垫子的边缘以增强稳定性,然后用头前额顶垫,头与  相似文献   

9.
前手翻是连接空翻与空翻动作之间的一个基本动作.由运动学分析证明了前手翻动作中的蹬摆腿,推手和翻转技术能够产生出较大的水平速度,通过制动起跳技术可以使水平速度快速转换,垂直速度迅速提高,从而保证了完成动作的质量和空翻动作之间的连接速度。  相似文献   

10.
跪跳起前滚翻后滚翻仰卧起坐俯卧挺身头手倒立上体前倾臂后举,脚面小腿要压地。两臂前摆猛跳起,提腿前收成蹲立。蹬地手撑前,后枕先着垫。两眼看膝盖,团身滚翻快。推垫袍腿后倒,低头团身要好。两手反撑肩后,推垫滚翻似球。 直体仰卧臂上举.收腹起坐臂前移。 两头往上翘,腹部支撑好。 两手前额三角撑,重心前移提臀立。肩肘倒立仰卧并腿臂伸直,收腹举腿直向上, 屈肘外张手叉腰,肩臂支撑收下颗。鱼跃前滚翻两腿蹬地前上跃,空中展体腿伸直。 两手撑地臂缓冲,低头团身滚翻起。侧手翻双臂侧上举,一腿侧上提, 翻似车轮转,推手分腿站。直腿后滚翻屈…  相似文献   

11.
<正>"跨栏跑"中的跨栏步练习应以直观教学为主,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强调动作的主要环节。练习跨栏步时用体操垫进行辅助性练习,消除学生的防御性反射,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途径。具体练习分以下5个步骤:一、原地摆动腿和起跨腿练习(一)目的:了解摆动腿和起跨腿的动作方法,使摆动腿能够做到抬、伸、压,起跨腿能够做到蹬、展、拉。方法:将2折的体操垫打开成90°垂直于地面竖放,立于体前。站在2块体操垫所组成的直角内,依次做摆动腿(抬、伸、压)和起跨腿(蹬、展、拉)的动作练习(见图  相似文献   

12.
男子跳马前手翻团身前空翻两周动作的运动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跳马“前手翻团身前空翻两周”高难度动作进行了影片解析。研究结果表明,踏跳的缓冲时相,重心持续上升,是获得起跳重心垂直速度的重要阶段;在蹬伸时相,踝与膝关节同时发力,且踝关节的伸展速度最快;在推手顶肩的同时,制动腿急振躯干促使动量矩的转移是完成推手动作技术的重要特征;在第2腾空动作过程中,各周所用时间不尽合理,提高第1周翻转速度是完成动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一、“头手倒立”的教材分析 1.动作方法:从蹲撑开始,两手和前额撑垫成等腰三角形,两手撑垫用力、提臀,接近垂直部位时,一腿上举,另一脚蹬地,两腿并拢、展髋,身体挺直,体重均匀地落在两臂和前额上,稍作停留,两手用力推撑,迅速低头屈体团身,向前滚翻蹲立。头手倒立的另一种做法:两脚轻轻蹬离地面,举臀、屈腿,成屈腿头手倒立(身体站稳后),两腿再伸直上举。  相似文献   

14.
头手倒立是中等师范体育教材的体操动作。学生在学习这个动作时,普遍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头手位置不合要求,头手放在一条线上。二、重心不是偏前就是偏后,缺乏调整控制的能力。三、蹬地摆腿时用力不均匀,有些人用力过猛,两腿超过了垂直投影线而向前倒下;有些人则害怕向前倒下而用力不足,两腿尚未达到垂直投影线时便向后回落。针对以上三种情况,我采取了相应的辅助教法。  相似文献   

15.
在跳远教学初期,学生对技术概念理解上往往有偏差,认为跳远就是往远跳,因此,实践中往往表现为急于往远跳而忽略了起跳腿的蹬伸,造成了起跳蹬伸不充分、一滑而过的错误动作。有的则认为要有一定的腾起高度,于是,欲上先下的降低重心起跳的错误也就随之而来。针对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发现了虽然表现是在起跳腿蹬伸不充分方面,实际上是因为起跳时蹬伸发力点在小腿上,蹬地时蹬伸力量不通过重心造成此错误,由于起跳蹬伸时人体总重心已前移过支撑点;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为了起跳能使上劲,助跑后几步明显降低重心,减慢跑速,而由于起跳…  相似文献   

16.
蛙泳初级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游泳初级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人根据多年从事游泳教学的经验,总结了在蛙泳初级教学中主要是抓好“三点”,即重点是腿的教学,难点是突破呼吸关,关键点是臂、腿的协调。下面就来谈谈这“三点”的教学。一、重点——腿的教学蛙泳腿的动作效果是推动身体前进的主要推进力。它包括收腿、翻脚、蹬夹、滑行(漂浮)四个主要环节。技术要点:1.收腿要放松,力量小,速度慢;2.翻脚在收腿未结束前已开始,在蹬水开始时完成;3.蹬夹水是大腿发力,两脚稍向外、向后,向内边蹬边夹,速度快,勾脚蹬夹;4.滑行要求蹬夹腿结束后并腿漂一会。教学口诀:边收边分…  相似文献   

17.
1.对途中跑摆动腿动作技术过程的分析1.1短跑途中跑中摆腿动作效果影响短跑时当支撑腿着地瞬间,摆腿动作有利于减小人体与地面的冲击作用。在缓冲阶段,摆动腿动作能使人体总重心迅速前移,有利于缩短缓冲时间和增加支撑腿内蹬地力量,当支撑腿进入蹲伸时,摆腿动作有利于提高支撑腿的蹲伸速度,途中跑中摆动腿动作的好坏对短跑的途中跑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慢起头手倒立动作分析与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慢起分腿头手倒立动作的全过程与动作各部分的划分(图1)动作分为:开始、预备部分,重点部分,结束部分这三个部分。同时也是初学者与提高者形成动作技能各阶段的划分。二、动作开始、预备部分的分析分腿撑,宽于肩,两手与肩同宽,两臂旋内主动弯曲撑地,手腕背屈(伸),两手尽可能靠近跨下撑地,有利于身体重心靠近支撑面,为后一阶段的动作主要肌肉群工作提供前题条件。头后伸(抬头)用前额顶地,头与手形成等边三角形(图2)。三角形的面积越大,支撑面积越大,越易于平衡。此部分的身体姿势:分腿体前屈,髋、脊柱前屈,腰弯减…  相似文献   

19.
论背越式跳高的几个技术标准刘岩,付梅青(北方工业大学)1起跳起跳是决定高效果的关键部分①蹬伸、摆扣和转体时身体重心位置:由于身体从倾斜变为直立,在起足腿蹬伸的瞬间,身体重心将处在与起跳腿垂直位置或稍偏向于摆动腿一侧。②起跳腿的动作状态:为了获得一个强...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三维高速摄影.对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旋风脚转体720°接马步动作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助跑阶段不是助跑速度越快越好;在起跳阶段的缓冲时段,左膝角屈膝幅度、身体重心的下降值和重心水平速度的下降值呈显著性相关;在起跳阶段的前蹬伸时段,右腿着地时脚掌内扣、及时快速蹬伸,几乎没有做退让性动作,同时左腿的加速蹬伸、左臂快速摆动的协调配合是关键技术;在起跳阶段的后蹬伸时段,右腿蹬伸的幅度更大,两腿及上肢协调的"蹬摆结合"至关重要.右脚有效制动,可增大人体腾起角度;在腾空阶段,里合击响腿时刻均在人体重心上升时段,接近人体重心最高点.里合击响腿完成后,需及时双臂合抱、双腿伸直使人体尽量成一"直棍";落地成稳固马步动作关键在于空中转体完成后尽快伸展肢体,增大人体转动惯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