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教学大纲相比较有一个本质的区别,新课标无论是“总目标”,还是“阶段目标”,都从三个维度提出教学要求。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三维目标”的提出,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给语文教学带来生机。要实现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对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来说,必须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具体来说,有两个问题亟需解决,应引起基础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理论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术以及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良好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布卢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所以如何从“教”的角度唤起学生的“学”是教学研究的首要课题。“三层级目标教学”这一新型教学模式,按学生学习特征及规律而设计“教”与“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以学论教”“变教为学”,这种“教”与“学”的…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这段话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以下就从两个方面谈谈三维教学目标在课堂中的制定和落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围绕我的课(实录见上期),大家在争论中引出一个话题:课堂教学是否需要“预设”?有人提出:教学不应该预设,比如教学目标不应该由教师事前设定,而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自发生成”;教学问题也不应该由教师课前准备,而应该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学的具体环节也不应该由教师预设,而应该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展开思维“飞翔”……如果预设了教学目标,就会对学生探究思维形成束缚。而我认为,教育,本身就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因此,教学任务、目标的确定以及教学环节的设计等“教学预设”,我认为是无可厚非的。尽管我们提倡学生自己提…  相似文献   

5.
一、“脚踩西瓜皮”——课堂教学没有目标 有人认为,新课程提倡开放性教学,追求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于是课堂教学没有目标,一味提倡“学生自主”,讲什么怎么讲,由学生做主,“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教师跟着学生走,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不作为”状态,成为“局外人”“多余人”,还口口声声说是“以学生为主体”。这在观念上走人了误区,忽视了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灵魂作用,摒弃了教学目标应有的指引、调控和评价功能。  相似文献   

6.
无论在教学设计还是在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中,教学目标都应始终作为“核心”而存在,始终导引着教学与研究活动的开展。没有教学目标的导引,教学设计将无从着手,教学过程将成为一盘散沙,教学评议也只能是“点”的堆积。因此,我们提倡要用“教学目标”引领教学的全程。下面,结合《话说赞美》(粤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浙江省青田县第二中学...  相似文献   

7.
放眼当前的教研舞台,遍地开花的观摩课、展示课、竞赛课、研讨课,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少有人单独执教第一课时,偶有执教第一课时的,也往往会把课上得不伦不类。从课的起点看一学生对文本一无所知,应该是不折不扣的第一课时;可从课的终点看——学生对文本已有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又无疑是第二课时。再仔细一琢磨,觉得既不是第一课时,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学生识字学词、读通文本的教学环节;又不是第二课时。因为第二课时的教学不可能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零”起点上。这样的教学安排,有人称为教学内容“前置”,即本该第二课时学习的教学内容被提前到第一课时,而第一课时该落实的教学目标却没有进行或匆匆走个过场,这就使第一课时被上得“太胖”。这种“太胖”了的第一课时。老师们看了之后,都会心存疑惑:第一课时这样上,第二课时干什么?导致这种不正常现象的深层原因,是教者缺乏课时观,课时目标如雾里看花,模糊不清。[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王玉娟 《成才之路》2009,(11):33-33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生成自己的经验、解释、假设。知识的建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自主进行的,不仅是主动选择信息,而且是自主决定其意义。新课标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这个理念最关键、最核心的就是强调了“过程观”。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过程与方法”为载体(或主轴),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都应在“过程”中体现,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不应该是我们刻意和直接追求的目标,而是隐含和糅合在前面两个维度实现的过程之中的。树立“过程观”要做到四点: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对语文教学基本功能和性质的新定位,突出了语文教育从纯“工具”走向关注“人”的新价值取向。它强调的“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的“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等,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然而在新课标的实施中不乏有许多伪善的东西,最突出的一点便是出现了虚化汉语文“土壤”的症状。语文在种种非语文手段的驾控之下,“肥人田”而“荒己园”的现象在各类公开课和平时的语…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作为语文教学重中之重的阅读教学,又怎样实行开放的教学呢?笔者认为,要实行开放的阅读教学就必须打破传统阅读教学空间的狭隘性、形式的划一性、内容的封闭性,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方面实行全面开放。一、教学目标的开放阅读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与学生的发展情况相适应的目标。这个目标应该是变化的,而不是静止的;应该是激励的,而不是压制的。因而,只有开放阅读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发挥目标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浅谈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教学要达到最佳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很关键的一环是教师课前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设计。通常的课堂教学会出现如下问题:(1)教师对“大纲”认识不够,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不灵活;(2)教学设计思路混杂不清,高耗低效;(3)教师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态势.无论在教学目标,还是在教学过程、形式上,似乎都搞得有些“玄乱”.所以有必要给当前的语文教学泼点冷水。  相似文献   

13.
好课标准?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科学,就应该有一定的评价标准,而作为一门艺术,贵在创新,就不应该有唯一的评价标准,俗话说:“各有各法,只要得法”。但作为好课,最基本的徇标准还是可以归纳出来的。笔认为,可以从七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应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的预期。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设计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也是化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首要条件。它关系到一节课将选择什么样的课堂形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也关系到整体的课程目标的最终达成。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关于新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的研究也比较多,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兼而有之。然而,在一线的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在进行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时仍存在不少问题。 1.教学目标设计体系不规范 教学目标是根据课程目标设计的,课程目标应贯穿和体现于教学目标之中,因此,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的内容范围应该是一致的。依照《化学课程标准》或《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体系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将这三方面的目标整合在一起实施,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综合实现教学目标,真正体现课改新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也许是习惯使然,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依旧沿用旧的目标体系:“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或者是干脆把所有的教学目标写在一起,用“教学目的”表示。试想,如果课改新理念在我们的教学目标中都没有得以体现,那么又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呢?  相似文献   

15.
陆兵 《广西教育》2008,(26):38-39
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听、说、读、写的落实,新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把综合性学习纳入教学目标,使综合性学习获得了与听、说、读、写同等重要的地位。新课标认为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队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综合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习地位所作的定位,是一个非常正确的理念;但教师们对这一理念却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既然学生是主人,那么学习的事就应该让学生作主,于是一上课就让学生讨论或自学,教师不讲课或很少讲课;也有人认为,学生虽是主人却年龄小,还得靠老师教,于是课堂里还是教师包打天下;针对这种现状.人们不禁要问:语文教学应使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主人?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7.
语文新课标在各地实验已有四五年时间了,在推行新课标的进程中,一些问题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诸如“工具性与人文性”、“人文与文化”、“语文素养”、“三维目标”、“综合性学习”……最近看了不少文章,一些从事新课程理论研究的专家们认为当今中学语文教学存在很大不足:在“教什么”上“今天”与“昨天”没有区别;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有效帮助不够而少有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的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新课标所提倡的三维目标包含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重要目标因素,体现了新形势下对课堂教学的新要求。那么,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应以学生学习为主体,核心要素是“空间”、“兴趣”、“探究”、“个性”、“创造”,而终极目标是学生的个性创造。沿着这些要素和目标去思考去深化探究教学,就有了一个更高更明确的思维方向。这个方向应该是创造性思维方向。它主要有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逆向思维三种形式。对于语文探究教学的研究,我想主要应从这三方面去深化。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目标引学法”追求的是正是“授之以渔”。该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学法指导为主线,以教师为引导,学生自学为主体,以听、说、读、写、演等多样形式的训练为手段,以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素质为目标。其教学目标有认识目标、情感目标、德育目标、美育目标等。如《卖油翁》要求学生掌握“矜、释、睨、圃、颔、沥”几个实词的意义,“以、尔、然、乎”几个虚词的用法;“但微颔之;无他,但手熟尔;尔安敢轻吾射”几个句子的翻译;并熟读成诵(以上为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