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考察学习史、教育史、哲学史和心理学史发现,真正的中国教育,只有从先贤圣哲积累的教育经典里,哲理名言中,实践经验处,去寻找我国的教育精髓和自身发展规律,明确造就中国精神文明和智慧发展的根源;只有抓住形成民族性教育的特质,关注启蒙教育中的智慧之道、学习之道、仁爱之道、孝敬之道、诚信之道的养成过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对其进行再发现与新认识,并从中提炼出中国教育的民族性和创造精神的不可代替性,做到继往开来并用于素质教育的全过程,才能建立起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2.
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局长李泽亚深信,教育是思想者的行动,教育是智慧者的布道,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智慧发展,教育的核心是智慧的施为。历史周遭,唯道不变。在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只有坚守"智慧教育",才是青羊教育的发展之道,"学有良教,质量领先,办智慧教育"就是他本人对教育之道的深情注解和孜孜以求。  相似文献   

3.
回归教育之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理论之所以难以应对现实的挑战,其根源在于教育的工具性蜕变与教育之道的迷失.教育价值的重构必须解读先哲智慧,弘扬中国文化精神,探索教育的起点与归宿,回归教育“以人为本”之道.只有以人为本,在一个由天地系统演化所构成的时空关系中发展具有适应性生存能力的人,才是教育的终极关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之道的回归与价值重构.  相似文献   

4.
以慧的视界去审查教育智慧,可以摆脱将教育智慧视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才智的局限,并展示教育智慧所具有的完整结构和真正内涵。教育智慧以教育之慧为本,以教育之智为用,教育之慧对教育之智具有生成、规范和扩展作用。从根本上说,教育智慧是真人与真知的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学是中国传统教育学与中国近现代教育学发展的产物,民族性作为它的主要属性,是中国教育学区别于其他国家或民族教育学的主要标志。对于中国教育学而言,它在继承中国传统教育学的同时,经历了一个借鉴、模仿甚至移植他者教育学的过程。尽管中国教育学在不断发展,但如何全面关注民族性依然是一个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中国教育学的未来发展只有立足中国多元文化的历史和现状,不断关注中国多元文化的教育实践,才能凸显其民族性,中国教育学也才能真正成为具有中华民族话语的学科。  相似文献   

6.
刘羡 《华章》2012,(12)
“实践性、民族性及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基本特征,这其中就包括“民族性和时代性”.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实现民族化与本国国情结合起来;实现时代化与时俱进的发展,不断发现新问题,才能真正发挥其知道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研究的科学化与民族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及其限度角度看,中国教育研究致力于其本土化和民族性探索,民族教育智慧的开掘、转化对建立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教育学”具有深层的重要意义,中国教育学术要走向世界,应努力做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8.
丁钢 《上海教育》2011,(7):60-61
在教育信息化所能带来教育变革和发展的方面,也许技术本身并不能主导这场学习的革命,信息和通讯技术也许可以创造一个可扩展的智能,真正的智慧在于我们应该如何去掌控这种智能。  相似文献   

9.
张秀萍 《课外阅读》2011,(10):52-52
“兴趣”是孩子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小学生年龄小,他们全凭兴趣学习。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兴趣得以持久,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动力?教师只有事事时时关心学生,才能使学生真正“亲其教而信其道”,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我觉得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尝试。  相似文献   

10.
丁钢 《江西教育》2012,(Z2):16-17
在教育信息化所能带来的教育变革和发展方面,也许技术本身并不能主导这场学习的革命,信息和通信技术也许可以创造一个可扩展的智能,真正的智慧在于我们应该如何去掌控这种智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加快教育  相似文献   

11.
袁曼丽 《现代教学》2013,(12):48-48
黄老师在擦去黑板上的名字的同时其实擦去的是学生们心头那一抹阴影,她用她的教育智慧,不留痕迹地保护了学生的尊严,又以此为契机,给予学生鼓励,重拾了他们的自信。其方式之妙,教育之巧,让人敬服。而这样的教育智慧一定是以教育大爱作为支点的。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了执著的爱,才能具有高度的教育责任感,发自内心地尊重学生,呵护学生,激励学生。学生也只有体会到了这样的感情,才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才能真正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变得更加自爱、自尊、自信和自强。  相似文献   

12.
柳珊 《学周刊C版》2020,(17):121-12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引领学生去发现、去观察、去体会汉字方正的美丽和其意义的深远;去领悟、去感受汉语语言的魅力和其丰富的情感,以此来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愉快地畅游,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的确,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兴趣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关键,因为兴趣是语文学习最好的老师,也因为真正的有效教育不仅仅是学生行为上的投入,更是学生心理上的投入。实践证明,只有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有效教育的效果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我国合唱在其发展初期,受到国外合唱音乐的影响,以至发展受限。在中国入世后,合唱音乐尤如重生一般,有了巨大发展。但与此同时,也面临了更多的威胁与机会,只有在保护和继承中国合唱“民族性”的前提下去弘扬和发展才能使之在音乐市场上占据应有的地位和份额。  相似文献   

14.
教育发展到今天,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困惑。如何创造有效、优效的教育?需要教师智慧寻"道",把学生引向"好学"。教师要理解学生,智慧寻找识学之"道";把握差异,智慧寻找教前之"道";研发策略,智慧寻找教中之"道"。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离开课堂之后,在生活那一片更广阔的天空中,能够变成一只只智慧的鸟儿,自由从容地翱翔。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真正的作用,并成为真正的教育。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怎样使课堂融入更多的“多彩的生活”?怎样使学生在生活中常有机会出现“思辨的课堂”?确实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去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实践中,创造出有生命力的教育智慧增长点,也才能给予学生一个个可以受用于人生发展的知识源泉。  相似文献   

16.
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向全国纵深发展,其力度之大、速度之快、范围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阵阵春风带来了新理念、新举措、新途径,这不仅给教师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使教师认识到不仅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的学科技能,更要用智慧去唤醒和点燃学生的智慧和生命。应当看到:我们的教育虽是由外在的知识引起,但教育的终极目标则并不在于知识,而在于对人来说更内在、更本质的智慧和生命。作为教师,就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争做智慧教师,与“课改”同行,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智慧火花;放飞心灵空间,增长智慧才干;提倡师生互动,创建教学新模式,以引导学生发现智慧、发展智慧和应用智慧。将学生培养成为有智慧头脑、有智慧眼光、有智慧行为,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新世纪有智慧的新人。为此,特提出如下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华 《广西教育》2006,(5B):12-12
作为教师职业发展和专业能力提升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反思性教学是教师教育未来的必然学习和生活方式,反思对教学的精神导航和实践引领在于促使反思者体察教育生活并在理解之“道”的基础上建构科学的教育之“术”——既是技术,更是艺术,培养自身的教育智慧与教育良知,以达到教育实践的学理和智慧,促成教育角色的实现和超越。  相似文献   

18.
汉字蕴藏着民族智慧,达到了音形义的和谐统一。汉字书写具有独特性、民族性、艺术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规范汉字可以让学生发现语言艺术之美,还可以培养学生静心凝神的学习习惯。从汉字之美谈起,分析当前高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9.
"智慧教育"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如何发挥其真正的效能,使之成为一种良性循环教育模式,智慧教育生态培育不可或缺.智慧教育的生态培育应当把握以下几个要素:理论层面的专家引导力、学校层面的领导力、教师层面的专业力、学生层面的学习力以及数据层面的资源建设力.这五大要素是智慧教育生态培育的关键因子,每一个要素的协调发展直接关...  相似文献   

20.
18世纪中叶,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的发展,只有真心实意的去爱学生,才能够精雕细刻的塑造他们的灵魂。"这里说的是,教师要有爱心,才能细心塑造学生,真正爱护学生,而不是追求功利,不只关心学生的成绩。因此,在班级管理方面,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发展、解除束缚。让他们在一个快乐的环境下学习。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