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论档案形成在前   总被引:2,自引:17,他引:2  
本文通过人们认识到档案是社会记忆,是记忆工具的观点,对"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的"观点进行了质疑和反思.提出了"档案形成在前"的观点.认为档案是记忆工具,所以形成在前;档案之义形成在前,而文件之意形成在后;档案形成在前,是文件的前身,文件则是档案的复制件.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电子档案与电子文件是有区别的,一是电子档案形成在前.是电子文件的前身,电子文件是电子档案的复制件:二是电子档案是记忆工具,电子文件是办事工具.还认为"前端控制"、"全程管理"、"档案化管理"、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连续体理论等都有局限,应该在"档案形成在前"的观点下实行电子档案全程管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档案形成在前,是文件的前身.文件则是档案的复制件"这一全新的学术观点提出几点异议.认为正确认识文件与档案的关系.文件与档案都应当采用广义的文件与档案概念:文件与档案都可以理解为记忆工具:档案的唯一性并不是说档案只有一份,就是文件的定稿.  相似文献   

4.
对“档案是……文件”命题的正确性提出疑问。提出扩大的“文件”概念也难以涵盖现实中存在的大量非“文件”性档案。阐述了档案不是文件转化的、文件与档案不是同一事物、档案形成在前而文件形成在后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信息时代在"文件是档案的前身"的观点下,档案学存在着危机.档案形成在前说能够化解这种危机,对档案学理论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档案形成在前说明确了档案概念、档案管理的对象,厘清了文件与档案、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以及档案与其他信息记录材料(或称文献)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信息时代在“文件是档案的前身”的观点下,档案学存在着危机,档案形成在前说能够化解这种危机,对档案学理论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档案形成在前说明确了档案概念、档案管理的对象,厘清了文件与档案、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以及档案与其他信息记录材料(或称文献)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答了各位先生对《论档案形成在前》一文的质疑,对使用文件和档案的概念问题.档案是记忆工具、所以形成在前的问题,档案之义形成在前、文件之义产生在后的问题,以及档案的副本问题、档案的唯一性问题等作出了说明,并谈了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8.
“文件是档案的复制件”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宁 《档案管理》2008,(6):35-37
本文主要从《论档案形成在前》有关论述存在问题、文件与档案形成的不同过程、对举证的历史记载存在错误认识等几方面对“文件是档案的复制件”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9.
对档案是文件前身观点的若干质疑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本文针对刘东斌先生《论档案形成在前》一文中的有关观点,围绕文件与档案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联系,分别以记忆功能的表现、概念语义的关系、源流判别的准则和工作范围的界定等问题作为切入点,阐述论证了从文件与档案的基本运动规律来看,仍然是文件形成在前的基本命题.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发文角度和收文角度两个方面谈了作者对档案与文件的关系的认识:无论从发文角度还是从收文角度看,档案与文件的关系都可以概括为:文件是档案的一部分,档案包含文件.同时,文章针对刘东斌先生的"档案形成在前"和"收文不是档案"的观点谈了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