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刊2004·3【教材研读篇】卡片①孔乙己和“偷”《孔乙己》中写孔乙己的“偷”……以偷丁举人家的东西被打折了腿将他推上了悲惨命运的末路。孔乙己是偷了人家东西,但是,孔乙己的“偷”又不是人格的必然,而是命运的必然。孔乙己的“偷”违背了他自己恪守的儒家“君子固穷”的古训,也违背了他的人格良知。通过孔乙己的“偷”,作者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给人以悲剧的震撼力。孔乙己的“偷”,偷得无奈,偷得凄惨,偷得可怜、可悲、可叹。文章由“偷”引出“酒”,表现孔乙己好吃懒做的性格;由“偷”引出“笑”,表现社会环境的冷漠;…  相似文献   

2.
《孔乙己》一文对于孔乙己偷鸡摸狗品性的描写累计达9次之多,根据叙说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一、酒店顾客、掌柜对孔乙己冷潮热讽,直宣其“偷”。“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什么  相似文献   

3.
偷书与抄书孔己己在人家揭发他偷何家的书被吊着打的事时,“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这段话真是妙不可言。旧时把偷书的人美其名曰“雅贼”。虽说沾了个“雅”字,但还逃不出“贼”的范畴。孔乙己自己竭力选用了“雅”一点的字眼——“窃”,并以“读书人的事”来遮羞,但事实毕竟是偷,他也毕竟挨了吊打。只是孔乙己偷书为了生计,其情是可悯的。孔乙己是小说中人,姑且不论,实际上倒也不乏偷书人。  相似文献   

4.
【引子】在人物描写中,心理描写是很重要的。心理描写,除了直接揣摩、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外,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神情、动作、外部环境等的描写,把它显露出来。这种写法比直接刻画更具有形象性、更富有立体感,而且充满趣味性。【精段揣读之一】露在神情中例1: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地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  相似文献   

5.
先从一个小故事谈起苏联伟大的教育家安·谢·马卡连柯在他的著作中介绍了这样一个故事:校长捉住一个偷了肥皂的孩子,他是要把肥皂偷到家里去的。校长拿起肥皂,递给这个孩子,然后说:这肥皂已经不是偷的了,而真正是你所有的了。在能给你的情况下,为什么一定要偷呢?校长甚至奖励了作贼的。  相似文献   

6.
副词too在英语句式中既可单独作修饰词,也可与其他词一起构成短语作修饰词.现将它的常见用法归纳如下: 一、单个副词too作修饰词 1.当too意为“也;并且;还”时,在肯定句中常位于句末,也可以紧跟在主语之后,但常用逗号隔开.如: 1)She plays the piano,and sings,too.她会弹钢琴,也会唱歌. 2)You,too,may have a try.你也可以试一试.  相似文献   

7.
在"孔乙己告状"①事隔一年多以后,陈爱娟老师对<孔乙己>的阅读教学,终于做了"后续工作":让学生"知道当时的孔乙己根本不会想到去告状,而且,即使去告状了,他也自己气短,因为,是他偷人家的东西在先."②这可以说是陈老师这个课例的最主要的闪光点:在完全脱离文本的"创造性阅读"之后,阅读教学终于回到了最根本的起点:文本.  相似文献   

8.
<正> §0 0.1 蒙自话有一个特殊的语气副词,它是老派蒙自人常用的。在新派蒙自人中,它逐渐被与之意义相似的普通话词语所替代。这个语气副词有音无字,为了叙述上的方便,本文暂用X来表示。它表示的意义与普通话的“大概、恐怕、可能、也许”相当。例:他来了X,X他没来,他X没来。 0.2 X的特殊之处在于: (1)它有三个语音形式。这三个语音形式在一般情况下是等值的,可以在句中互换而意义、功能不变。  相似文献   

9.
虚词“非”字常见用法之一,是用在判断句主谓之间,使整个句子表示一种否定的判断。例如: 管仲非仁者与? 《论语·宪问》 回也,非助我者也。 《论语·先进》 是非君子之言也。 《礼记·檀公上》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 这种“非”字,在词性方面,有否定副词说和系词说,否定副词说者以为“它是一个简单的否定副词”(见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系词说者认为它“是否定性的系词,是实词,不是虚词”(见杨伯峻《古汉语虚词》);意义方面,有“不是”和“不”两种解释,而均以后者为极少数。翻译则一致为“不  相似文献   

10.
鲁镇咸亨酒店的酒客拿孔乙己寻开心,出他的丑,丢他的脸,揭他的短,说是“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争辩时用了《论语》上的话:“君子固穷.”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的编者同志注释道:“君子固穷”语出《论语》,意思是“君子”能够安于穷困.固,安守.——见《课本》第37页注释.按:这个注释虽有所本,不少公开的出版物上对这句话也有类似的注释,但却是误解,我们不取.现将理由申说如下:  相似文献   

11.
可笑星     
了不起的人主考人:“告诉我,如果莎士比亚今天还活着,你认为他是否会成为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考生:“是的,他肯定会成为一个极了不起的人物,因为无论怎样,世界上还找不到一个能活400多岁的人。”可笑级别:○··(○··(○··(○··(地理考试妈妈:“你的地理是怎么考的,你说说看。”儿子:“一道试题里问美洲在哪里,你想想,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是哥伦布呀。”可笑级别:○··(○··(○··(难怪舅舅:“比格这次历史考试考得怎么样?”母亲:“很遗憾,成绩很不理想。可这也不能怪他,试题问的全是这可怜的孩子出生以前的事情。”可笑级别:○·…  相似文献   

12.
评注性副词“究竟”是现代汉语的高频词,本文从它所处的句式、句法分布及与其他副词的共现分布来对副词“究竟”进行句法考察。副词“究竟”后常跟表疑问的词或词组,还能构成“NP究竟是NP”的句式;在句子中常常修饰VP,只能充当状语;它作为副词,还能与别的副词连用共现。  相似文献   

13.
【教例简述】这是徐开质老师的一个教例(详见《语文教学通讯》1988.1期)。教法设计:读读、写写、讲讲、改改。教学程序:写后讲,讲后改。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学课文。二、教师出示作文题:谈谈孔乙己的“偷”。 (提示:①孔乙己偷了什么,为什么要偷?②孔乙己偷的结果怎样?③作者写孔乙己偷的意图在哪里?④孔乙己的偷到底值不值得同情?) 三、就上述作文内容组织讨论。讨论的重点内容是:作者写孔乙已“偷”的意图在哪里,即“偷”在小说中  相似文献   

14.
曾潇谊 《作文》2023,(39):26-27
<正>我从十二岁起便在镇口的咸亨酒店里当伙计,专管温酒。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说起话来,总让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中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原来读过书,没有进学也不会营生,愈过愈穷,但写了一手好字,替人抄书却不老实,偷雇主家的书和纸张笔砚卖掉,被雇主家发现了就吊着打。  相似文献   

15.
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当他还是个12岁的小男孩时,就非常聪明。一次,一个盗贼偷了华盛顿的邻居波斯特叔叔的一些钱。屋门没有打破,房里的一切东西还都是井井有条的。乔治·华盛顿得出结论说,盗窃一定是一个村民干的。接着他有了一个好计策。那天晚上,他在村民会上说:“上帝知道谁偷的钱,他派了一只黄蜂来辨别善恶,但很少有人察觉到它……””接着,乔治·华盛顿突然挥舞着手叫喊说:“看哪,那黄蜂已停在盗贼的帽子上,正要去蜇他呢!”.人群喧闹起来,大家都转过身去寻找盗贼。但闹声很快就平息了下去。所有的眼睛都盯在一个人身上,他正…  相似文献   

16.
先秦时代,专用的判断词尚未形成.除偶用“是”表判断外,一方面用语气词“也”帮助判断,用“为”表示弱性判断;另一方面则大量采用副词兼表判断.这种现象,从上古到中古、近古汉语乃至现代汉语都有.大家知道,古今汉语判断句的谓语一般都可以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来充当,而这样的谓语又都可以受副词修饰.那么文言文中有哪些副词可以修饰名词性谓语并兼表判断呢?这是久有争议的问题.我们认为,如“尽、皆、凡、悉、仅”等范围副词;“必、诚、良、即、则、乃、真、亦、复”等情态副词;“素、本、固、将、且、次者”等时间副词;“殆、盖、其”等语气副词;“非、匪”等否定副词,等等都能兼表判断.但它们仍旧是副词.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什么清白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选……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芽”人们读到这传神的个性化语言描写时,一定会笑孔乙己的迂腐,觉得这样的辩解完全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胡搅蛮缠。其实孔乙己说这番话也是有他的根据的。在现代汉语中,“偷”是“盗窃”的意思,这是不辩自明的。但在先秦时期,没有用“偷”字来表示“盗窃”的。如《墨子·非攻上》:“今有人,入其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则罚之,此何也芽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有甚…  相似文献   

18.
1959年 查蒂·卡西 这个玩具娃娃非常受兴旺人家的喜爱。她会说:“我爱你,妈妈!”之类的奉承话。 1985年 特迪·腊克斯平 他有一双古怪的眼睛,塞入磁带,就能听到他讲话。 1992年 十几岁的多嘴芭比 她总会叫嚷:“数学课太难了!”听到这句话,有理性的女人便纷纷表示反感。 2000年 比利·巴斯 这是一条会唱歌  相似文献   

19.
副词属虚词,从语法功能看,通常作状语或补语。因为它的意义比较“虚”,在赏析文章时人们往往容易忽略它。其实,副词与形容词、动词一样,在表情达意上有着十分  相似文献   

20.
副词谓语句     
副词,在现代汉语中只作状语和补语,绝不作谓语;而在古代汉语中,某些程度副词、时间副词、表数副词和语气副词还有充当谓语的能力.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作“副词谓语句”.副词谓语句在古汉语中并非绝无仅有,而是一种颇为常见的特殊语法现象。下面是出现在中学语文课本上的几个例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