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几首诗的分析,揭示了白居易的寓言诗寓讽于物、寓理于形、寓庄于谐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一、记叙文练习记叙文的写作训练,重点应放在如何把文章写得具体形象上,记叙文是靠形象说话的,它或寄情于人,玻寓理于事,或融情于景,或附情于物。学生的记叙文习(?)常见的  相似文献   

3.
《古井》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课文,文章寓理于物、寓意深刻,学生初学此类文章,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可用“狠抓重点语句,紧扣思维训练”的导学方法,理解文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深刻领会古井无私奉献的品格.  相似文献   

4.
情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掌握恰当的抒情方式是写好真情文章的前提。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也即作者在文章中直接表露倾吐感情。间接抒情是“依附于事、景、物、理,借助叙述、描写、议论的表达方式抒发感情的表述法”。由此可见.间接抒情可分为寓情于叙事、寓情于写景、寓情于议理三种抒情方式。  相似文献   

5.
二、漫画略赏 这一幅画以动物特点为题材,借物寓理。理解时要抓住两点:一是动物形象特点;二是编配的文字说明。画家是根据动物特点来寓理的,同时所说明的“理”又是由动物特点生发出来的;因此,欣赏时要把这两点结合起来思考。再来看看所说的“理”分别是什么。由穿山甲引发的  相似文献   

6.
《古井》采用借物喻人,寓理于物的写法,感情深沉,寓意深刻。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熟读精思,从理解文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品味词句,领悟寓意上多下功夫,以达读懂课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阅读》2008,(11):40-41
穿梭于茫茫人海中,面对一个小小的过失,中,常常因一件小事、一句不注意的话,使人不理解或不被信任,但不要苛求任常常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轻轻的歉语,带来包涵谅解,这是宽容;在人的一生何人,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这也是宽容。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寓理于此。  相似文献   

8.
魏丽萍 《甘肃教育》2014,(24):43-43
正小学生对于作文常常感到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其实,小学生的作文能力需要不断地培养和提高,从而由不会作文到会作文的程度。其中,寓作文教学于讲读课之中,是提高习作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语文教学包括讲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大内容。一般的语文教学是将讲读课与作文课完全分开进行的,认为两者联系并不十分密切,而且也很难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于是在讲读课上只进行范文教学,不搞作文教学,关于作文教学的内容和存  相似文献   

9.
穿梭于茫茫人海中,面对一个小小的过失,常常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轻轻的歉语,带来包涵谅解,这是宽容;在人的一生中.常常因一件小事、一句不注意的话,使人不理解或不被信任,但不要苛求任何人,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这也是宽容。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寓理于此。  相似文献   

10.
一、讲读要求: 1、理解文章内容,学会用辨证唯物主义分析事物的方法。 2、了解说明文的特点,学习阐述性说明文寓抽象事理于具体事件中的写法。二、讲读步骤: 1、划分段落:全文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1、2自然段)从黑海风暴和天气预报的产生引出了本文说明的中心议题——必然  相似文献   

11.
《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以小云雀和妈妈对话的形式,寓环保知识于有趣故事中。文章说理形象通俗,语言富有情趣。本文属说理性文章,为了避免将语文课上成科学课,在教学时,教师应牢牢把握语文的特点,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读读句子,说说感受,议议道理,从“读、说、议”中悟情,从“交流、探究”中晓理,在“轻松活泼”中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2.
陆龟蒙不愧是晚唐咏物诗创作的高手,他的咏物诗,并非单纯为咏物而咏物,或托物抒怀,或托物寓理,往往寄慨遥深,余音袅袅,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3.
一、字的教学三步法第一步初读课文,解决字音,渗透字形、字义。学生接触课文时,要求学生正确使用拼音这个工具,用直呼音节的方法阅读课文。阅读中要把识字的重点、难点放在读准生字的字音上。第二步理解课文,解决字义,巩固字音,继续渗透字形。这一步是识字教学的重点所在。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理解字义,就是寓理解字义于理解语意之中。在讲读课文时,要通过词与词的  相似文献   

14.
<正>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古诗或寄情于花草树木,或寓理于山光水色,或抒情言志,或托意于物。它们的语言精粹,文字凝练,内涵丰富,言简意赅,千古流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但由于这些古诗中许多社会环境、风土人情、自然景观都是那个  相似文献   

15.
【背景描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师都有这样一个记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分段、概括段意是中高年段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一篇课文的教学往往被分成初读课文、划分段落、分段讲读、理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典故的涵义和类别,概述了历代文人用典的特点,提出了中国古典诗词用典的最杰出作家为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观点,认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用典,大多能做到寓典于情、寓典于景、寓典于理、寓典于境、寓典于关,具有一种美丽而自然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材的读讲训练是分组编排的。一组训练项目是侧重于读的需要,通过讲读来理文章内容,达到训练目标;一组训练项目是侧重于写的,也需要通过讲  相似文献   

18.
物理学中有许多思维方法闪耀着唯物辨证法的思想光辉。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注意不断总结、挖掘,那么,物理教学不仅会更为生动、丰富,还会成为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阵地,这是一个潜移默化,寓理于物的特殊阵地,是其它形式的思想教育无法取代的。  相似文献   

19.
【能力定位】寓情于理就是把情与理融为一体 ,借助具体的审美形象 ,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互交织的表达方式 ,揭示具有深刻意蕴的主题 ,用富有思辨的力量引人深思社会与人生问题。它是形象思维能力、联想想像能力、审美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其特点在于“理”以具体的“人、事、物、景”为载体 ,用“情”作为物与理的桥梁 ,既是论理也是抒情 ,所揭示的理既能服人 ,也能感人 ,从而产生“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的双重效果。寓情于理是初中记叙文写作由简单到复杂 ,由平淡到丰富 ,由肤浅到深刻的飞跃 ,是初中记叙文写作的高级…  相似文献   

20.
《种子的力》是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夏衍1940年写的一篇哲理散文。作品托物寓理,由表及里,由物到人,构思精巧,蕴意深藉。教学时,要抓住“文章里的思想感情”这一训练重点,缘文悟道,理解内容,把握中心,体会情感。要掌握文章线索,弄清作者思路;要扣住关键词句,分析重点段落,让学生认识《种子的力》借物比喻之“理”。 一、掌握线索,弄清思路 课文文字含蓄,立意深刻,学生理解内容和作者写作意图均有困难。因此,先要帮助学生依据线索,理清思路。 1.初读课文,探出文章的基本线索。结合课后练习题,通过分析,看出其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