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前,城镇贫困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开展城镇贫困问题研究,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使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模型法)对青岛城镇贫困线、贫困规模进行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通过分析发现青岛的贫困线远高于目前制定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估算了青岛市低于该贫困线的城镇贫困人口的规模.同时,对青岛城镇贫困群体的生活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城镇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来中国城镇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和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城镇贫困问题日益凸现象,已经成为当前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之一,城镇贫困问题关系到我国改革的成败和社会的稳定,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长期而深远的影响。围绕城镇贫困问题展开的研究成为近十年来一个新的研究难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城镇贫困问题突出表现在城镇贫困人口多、地区与行业分布较为集中、贫困人口生活水平低下等方面。这是由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引发而来的,但改革只是使得部分城镇居民成为贫困人口, 避免了所有城镇人口的普遍贫困。目前, 城镇贫困问题已成了进一步经济体制改革的一大制约因素。因此, 我们不能置城镇贫困问题于不顾, 而应通过改革, 尽力解决城镇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4.
消除贫困是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性难题。贫困人口不仅在我国农村地区存在,而且在城镇也存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总体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近年来由于居民间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低收入人口逐年增加,部分低收入人口生活困难,城市人口中出现了新的贫困人口群。这就使得我们在开展农村“扶贫攻坚”的同时也面临“城市贫困”和“城市扶贫”的问题。而城镇贫困人口的增加,不仅给我国消除贫困已取得的成绩打了折扣,而且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消除贫困的难度,也给将来消除贫困带来了新的挑战。更严峻的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规则,有导致贫富分化的自发趋势,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转型时期内如何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避免两极分化,消除城镇贫困人口,成为困扰政府和社会又一迫切问题,也是中国贫困问题的又一个热点。本文针对我国城镇贫困人口日渐增多的情况,就城镇贫困人口问题的一些方面进行分析,以引起人们对这一社会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消除城镇贫困是现代社会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九五”期间我国城镇贫困问题的现状特征和症因透视进行研究 ,并提出了城镇反贫困的对策取向。  相似文献   

6.
扫盲千字文     
扫盲千字文扫除文盲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工程。它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关系着我国的国际声誉和形象。如果一个人没有文化,没有一定的读写算能力,就难以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的需要,难以脱离愚昧贫困状...  相似文献   

7.
消除城镇贫困是现代社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对“九五”期间我国城镇贫困问题的现状特征和症因透视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城镇反贫困的对策取向。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的经济体制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新形势下,在甘孜州出现了弱势群体,形成了城镇贫困人员,其中有绝对贫困人员,也有相对贫困人员。关心弱势群体,消除城镇贫困是各级政府责无旁贷的一项重要任务,要采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加投入、科技扶贫、拓宽就业渠道等方法,逐步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贫困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的主题。西方经济学者的贫困理论大多是针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而对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则明显滞后于反贫困行动。国内理论界对贫困问题的研究,大多是研究农村贫困问题,且至今尚未形成系统的贫困理论,城镇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更是严重滞后。重视对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无论是对中国剩存贫困的治理,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农业落后、农民贫困一直是我国最现实的国情。如何解决好以农民问题为主的“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全局意义的关键。毛泽东作为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在如何提高农民的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既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也有需要吸取的教训,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与产品、劳务供给相比,就业供给是第一供给,而产品、劳务供给则是第二供给。在中国目前的城镇贫困人口中,职工失业型贫困已成为主体。中国的城镇反贫困,除抓好城镇贫困群体的生活保障外,重视就业供给的治理,即第一供给的优化是中国城镇反贫困的基点选择。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在中国目前的特殊国情条件下,为适应中国国企改革和“九五”扶贫攻坚及全世界城镇反贫困斗争的需要,中国亟待建立一门独立的经济应用性边缘新学科——城镇贫困经济学。文章对贫困理论研究的基本轨迹、建立城镇贫困经济学的历史背景、城镇贫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对中西部地区6个省(自治区)38个县(市)177个乡镇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实地调研了解到的情况,就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贫困生的资助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随着大量移民进入牡丹江地区,区域经济得以开发,为城镇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农业经济的发展是牡丹江地区城镇兴起的根基;农产品的外运和销售为区域城镇的兴起提供了契机;农产加工业的发展为区域城镇的兴起奠定了手工业基础;林、矿业的开发与建设对区域城镇的兴起有着催化剂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浙江小城镇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小城镇建设发展迅速,推动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浙江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数量多、规模小,小城镇城市化水平低,聚集功能弱等。进一步促进浙江小城镇发展必须采取多管齐下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黄冈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小城镇的建设步伐。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本地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但随之而来的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规划问题。分析此类问题可以为当前的小城镇建设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浅析城镇文化的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千百万个小镇以自己的独特风貌和丰富文化内涵吸引越来越多城市人的关注,这与现代人热衷于古镇旅游的现象不谋而合。本文从界定城镇概念入手,明晰了城镇与乡村和城市的联系和区别,通过分析城镇物质和社会空间形态,提出了城镇文化双重性是城镇特色的最好诠释,找到了现代人热衷小城游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小城镇建设已有长足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同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不小差距。因此,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发展步伐,尽快实现河南农村城镇化。  相似文献   

19.
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自边远农村和城镇低保家庭的大学生,由于受到经济贫困、市场经济负面性和自我认知偏失的影响,心理上大多存在焦虑、自卑、抑郁、偏执等问题,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对此可采取如下干预对策: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多渠引水,完善贫困资助体系,建立积极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构建全方位危机干预网络,达到助人与育人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