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创新的目标是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而人才需要教师去培养。因此培养创新型教师是教育创新的主旋律。没有创新型教师,就没有教育的创新。由此可见,培养创新型教师,是实施教育创新的前提,也是进行教育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作重点,进行教育创新的目的就是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要实现教育创新,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促进教育体制创新,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育需要教育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创新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培养创新人才,收须转变教育理念,加强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以教育的创新促进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4.
万作芳 《中国德育》2012,(18):36-36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创新国家教育制度,为实现《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战略目标奠定制度基础,这是对教育形势和教育实践要求的回应,是对各地教育制度创新的肯定,是保障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创新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其目的是学生养成创造性学习习惯,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发展创新思维,为将来从事创造性劳动,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为此,高等院校必须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建立以实施创新教育为核心的课程和教学体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6.
浅议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两个重要方面。要完成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必须进行教育创新。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加强基础教育,营造创新的教育环境,从而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7.
论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是创新时代,创新时代需要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只能由创新教育去培养和造就;在传统教育仍然制约创新教育的今天,教育创新就成了关键。创新教育必先教育创新,教育创新重在勇于实践。  相似文献   

8.
观念创新:教育创新的先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观念创新是教育主体适应客观教育环境的发展和变化,科学、准确地把握教育活动变化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以正确的方式构建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来形成对变化了的教育环境新的正确的认识。教育观念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先导,是教育事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教育观念创新应具有创新的品格,需要有突破利益格局的风险精神,要有创新知识作为足够的准备,必须具有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9.
王开河 《教育探索》2001,(10):35-36
教育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教育观念的创新、课堂教学的创新、学生学习的创新、教育管理的创新等方面谈点浅见。 一、教育观念的创新 教育创新首先是教育观念的创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教育改革的先导和动力。我们在观念创新中倡导树立四种新型观念:终身教育观念、职业责任观念、人文教育观念、重视学生创造性个性观念。 ──终身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教师、学生都应牢固树立此观念,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不断变革的时代要求。 ──教师应进一步增强对教育的责任心,强化职业责任,并以此自律。 ──树…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教育与实践教学创新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创新教育是指对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创新精神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不墨守成规,敢于怀疑、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创新能力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责任心、进取心和自信心的培养,即创新人格的培养。这三方面的培养是融会贯通、相互促进的。毫无疑问,高等教育在实施创新教育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责任。近些年来,实施创新教育已成为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目标,它涉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  相似文献   

11.
创新教育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教学教育则是创新教育的主要阵地,而创新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主要从孕论及实践两方面阐述以下几个问题:1、创新教育的内容;2、创新思维的内涵及特征;3、教学教学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教育改革在于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创新是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的知识和人才基础。“教育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教育创新,首先要求解放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先导,教育制度是保证。教育制度创新包括教育投入制度、教育管理制度、教育教学制度等的创新。我们要根据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战略目标,到21世纪初,建成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是时代的呼唤。在广泛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素质教育从繁育目的、教育课程、课程体系及教学评价等都给予了全新的设定。而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精髓。培养创新能力则是创新教育的核心。 人民是一个国家的最巨大的财富,人是一个行业、一个企事业单位、一个家庭的最重要的财富。教育是培养人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培养人才,科教兴国是当务之急。下面结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探索体会,谈谈这方面的认识和做法供同行们参考。 一、培养创新能力的紧迫性、现实性和可行性、具体性、长远性 从我们化学专业来看,作为…  相似文献   

14.
教育创新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选择,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教育创新是教育自身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动力;教育创新既是民族创新的一部分,又是民族创新精神之基础。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学生作为育人中心的地位日益突出,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教育思想都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在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模式、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突出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地位,为祖国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创新教育是时代的呼唤。在广泛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素质教育从教育目的、教育课程、课程体系及教学评价等都给予了全面的设定。而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精髓。培养创新能力则是创新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浅谈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旭升 《丹东师专学报》2003,25(2):75-76,44
创新,作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无疑是我国目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对于创新教育的理解,当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创新教育是应知识经济而生,有着十分强烈的时代感和丰厚的教育理念它要求教育创新并通过教育创新来实现创新教育。本文着重论述为实现创新教育而必备的五个方面的教育创新,即创新思想创新环境,创新学习,创造性学习和创新型教师。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的教育改革,培养创造能力已居于核心位置。创新教育的提出,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的紧迫要求。同时,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因此,改革传统的教育评价制度,建立完整的、科学的、客观的创新教育评价体系,是当前真正落实创新教育的一大举措。本文拟对创新教育评价的特点进行一些探讨。一、创造力的含义关于创造力,已产生多种不同的观点,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来解释创造力。但创造力的定义中,都忽视了知识对创造力的价值和作用。综合不同观点,我认为:创造力是根…  相似文献   

18.
教育创新与课程创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1999年6月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素质教育的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江泽民总书记也曾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1]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进一步强调:“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2]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生长在教育,可以说,教育是全社会创新的先导和基础,教育创新已…  相似文献   

19.
笔者到中小学调研,许多老师向我反映:我们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刚弄清楚了什么叫素质教育,现在冒出来个创新教育,又把我们搞糊涂了。素质教育同创新教育到底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创新教育的前后两个字一颠倒,又成了教育创新,这是不是搞文字游戏?教育系统不断出新名词,是不是赶时髦?这些问题提得非常尖锐。为对大家开展教育改革有所启发,笔者不避浅陋,直率地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什么叫创新教育?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叫创新。创新的本质是什么?借用中国的三个成语来概括,叫做“无中生有”、“有中生无”、“…  相似文献   

20.
学习江泽民同志的十六大报告,我感受至深的是“创新”。教育创新的内容包罗万象,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在这里我着重谈谈教育思想、教育机制、教育艺术和教育手段的创新。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是教育事业永葆青春的源泉。有关教育思想的创新,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师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对于我们教育来说,最主要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完善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旧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思想道德教育,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就应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