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你读完张承志、阿城、梁晓声、郑义、朱晓平、老鬼、白描的小说之后,我们可以用不可违拗的自信断言:只要考察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以及这一时期的悲剧创作,就一定会对这些具有鲜明的共同题材特色的群体小说,为何具有如此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给以极力的关注。因为他们以对悲剧的审美理想的执着追求和贯串始终的悲剧意识的创作,推动了新时期悲剧文学创作的潮流。  相似文献   

2.
中国悲剧文学之研究自王国维上世纪初发表《红楼梦评论》和《宋元戏曲考》开始 ,才引起国人的关注。然而 ,研究的焦点似乎一直停留在中国有无悲剧之争上。辛亥革命前后 ,“无”派占了上风。包括王国维、胡适、鲁迅、蒋观云、朱光潜等学贯中西的文学大师们都一致认为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悲剧。而建国以后的悲剧研究 ,尤其是近年的比较文学研究中 ,“有”派则出尽了风头。如余秋雨、谢柏梁、曾庆元、张法等 ,都纷纷为中国悲剧摇旗呐喊。但问题的争论并无最后结果 ,对其中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如悲剧、悲剧意识 ,也未取得一致认识 ,而是人言人…  相似文献   

3.
世界文学     
《学子》2004,(8):30-35
  相似文献   

4.
世界文学     
荷马(公元前9至8世纪)是古希腊双目失明的行吟歌手。《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史诗,取材于充满神话传说的公元前12世纪发生的特洛亚战争。相传是荷马吟唱和整理,又称“荷马史诗”。它是欧州文学史上第一座丰碑,马克思赞誉为人类童年时代的艺术珍品,具有“永久的魅力”。到公元前的6世纪,雅典的执政者庇士特拉妥下令将其记录为最初的文字作品。公元前3至2世纪,亚历山大城的几位学者将《荷马史诗》最后编撰定版。《伊利亚特》共24卷,15000多行。史诗描写了特洛亚战争最后51天间发生的故事。它以阿喀琉斯的发怒和息怒为主要情节线索…  相似文献   

5.
主人公的伙伴中有六人是最好和最勇敢的。奥德修斯低着头从哨所回来,他想及时去看看他们在露天打仗的高昂气势,去听听他们在绝望地重复着他的名字的尖叫声。当六头女妖在洞口尖叫着狼吞虎咽地吃掉他们时,那些幸存者只能束手无策地看着,并在这可怕时战争中无奈地把手伸向我。奥德修斯补充道,这是他在海上探险中见到的最可怕和最悲惨的情景。荷马的这些简短描述使我们信服。我们完全相信这些情节。  相似文献   

6.
在欧美文学中,强烈的悲剧意识始终是它们的一个表征。不论是古代作家还是现代作家,都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震撼人心的悲情画卷。在他们的笔下,“人类之悲”惊世骇俗,而且“魔鬼”悲,“上帝”悲;懒汉悲,硬汉还悲。从这些充满意味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西方文学的独特,同时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7.
在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弃妇、淑女、悍妇、和亲女性、妓女等这些悲剧女性是存在着差异的,中国社会的封建时期最长,中国文化的历史积淀最深,中国女子的灾难也就最重。相对于中国女性,西方女性的整体地位略高,这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中西文化传统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浅谈日本文学中的悲剧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本人中普遍怀有一种"悲"的情结,因他们与生俱来的自制性格,他们把这种悲永远压抑在心底,永远把痛苦表现为淡淡的一种哀愁中的伤感,从不会让他人看到他的痛彻心扉,这种悲是很轻的一丝伤感,含有一种婉转,阴柔,难以诉说的美。所以,历史人物中的悲剧式的英雄很受日本人的推崇,他们喜欢文学中主题为悲伤的作品,在日语中我们可以发现,"暮らし(生活)"与"暗"发音相同,因为他们认为生活就是昏暗的,还有"かわいそう(可哀相)"中文意思为"可怜"与"可爱"出于同一词根。  相似文献   

9.
赵树理时刻想着农村,想着农民,想着农民的利益。这是赵树理的性格特征。这种性格铸就了赵树理的人格,也是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获得重要地位的重要原因。从另一个角度看,赵树理选择文学创作道路又是一个悲剧,总有这样那样的难题围绕着他,最终以悲剧结局离开了人世。酿成赵树理人生悲剧的原因,时代和社会是一个重要方面,但赵树理个人性格更是主要方面。赵树理的性格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诚实、善良、吃苦、厚道、随遇而安、不图回报、乐于付出,组成了他性格的基本因素。从文化意义上理解,20世纪是东方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开放性文化逐步融化的时期,而赵树理性格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一直是处于主导地位,外来开放性文化的渗透比较缓慢,这就形成了他人生悲剧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以来回族文学表现出明显的悲剧审美倾向,悲剧成为展现民族生活和心灵的重要方式。尽管多数作品没有表现激烈的矛盾冲突,但坚硬生活、严酷环境、历史遽变、命运多舛等对人生发展造成的困厄更具有普适性。一般没用宏大主题也没有宏大行动,而是表现生活和精神基本需要的朴素追求,其悲剧具有人生性生活性特征,展现出平凡生命的艰难与坚韧。许多回族文学作品借民间文艺形式,为人物平庸生活增添了浓郁的诗性色彩,作品在浓浓悲情的痛感中生发出唯美的诗意。  相似文献   

11.
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解读,特别是新的文学批评方法出现时,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会因此有新的认识,得到新的阐释。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奥赛罗》正是如此。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奥赛罗》是性格悲剧,是嫉妒毁灭了奥赛罗和他的爱情;是种族悲剧,是对黑人种族的歧视葬送了奥赛罗;是社会悲剧,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等等。但是,在华中师范大学聂珍钊教授提出文学伦理学批评后,我们发现从文学伦理学角度可以对《奥赛罗》进行全新的解读和阐释。本文正是受此启示,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对《奥赛罗》进行的新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美学》指出,文学及一切艺术作品“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语言,形象,都属于“外在的形状”;“而灌注生气于外在形态的意蕴”,才是文学艺术作品的内容,即内在实质。它体现“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魄,风骨和精神”,是作者的审美意识,渗透充溢在艺术形象之中,隐存与表现一个无限深广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向来有两种力量:一种是锋利如刀,一种是温柔似水。卡夫卡显然属于后者。他孤独胆怯处处表现出一种柔弱。不过这柔弱一旦变成一种"以柔克刚",又常常会让人有无法估量的感觉,而卡夫卡正是在文学的世界里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力量。他的作品,在新奇中充满诡异,显示出一种深不见底的"幽魅",不论你如何解读,都能找到一种"神秘"而又"意犹未尽"。《城堡》是这样,《变形记》甚至包括《地洞》无不如此。它是卡夫卡生命的写真,又是他梦与现实的一种纠结。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缅怀他,纪念他,或许从中能感觉到,文学就是这样,虽轻如空气,但却无时无刻不在给人以滋养。  相似文献   

14.
紫微星语姓名:孙紫微官方姓名:孙紫薇(大家都错惯了,姑且给它个名份)性别:在西方是上帝造出的第二个人,在中国是第一个造人的人。年龄:古代是忌讳,现代是秘密,后现代是多余(大概地说, 就是还很嫩)。血型:一腔热血可以救醒任何一颗伤痛的心(O型)。爱好:晨跑(在别人或吃或睡时表现出自己很有上进心)。口头禅:我是女生嘛(赖皮时也用,逞强时也用)。个人成就:诗文集《你就是春天》,一堆闲话,一帮朋友,几 个梦想,一千次祈祷。紫微是一个喜欢思索的女孩,也是一个喜欢幻想的女孩。从初中开始,她便开始尝试着进行…  相似文献   

15.
“专题”是七年级版新设置的一个栏目,配合新课标,每期一个主题,精心挑选几篇相关文章,来拓展同学们的阅读面。希望你们喜欢。  相似文献   

16.
赛珍珠的文学世界[美]黄文湘编者按:此文为本专栏特稿。黄文湘,男,1925年生,美藉华人。香港作家联合会永久会员、香港《文汇报》“百花周刊”专栏作家。1985年退休定居美国。专事笔耕,成就颇丰,有《美游心影》等十余本著译。这里要感谢镇江刘龙先生之极力...  相似文献   

17.
世界文学囊括了世界各民族文学,是各民族相互交流的产物。诗歌作为其中的分支,在世界文学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关雎》和《我能否把你比作夏天》这两首具有代表性的爱情诗歌来对比中西方诗歌表达的异同,从而反映出世界文学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伤痕文学”是新时期文学发展史中第一个必经阶段,其主要思想倾向是揭露和批判“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性内乱所造成的影响,展现“文革”给人民带来的精神和肉体上的创伤。但“伤痕文学”的生命是短暂的,思想是浅显的,它的命名是一种悲剧宿命,其结果必然为其它文学阶段所代替。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学中的革命悲剧,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这种独特的美学价值充分表现在革命英雄圣洁的心灵之美,刚正浩然的行为之美,高尚奉献的人情之美和作品悲壮的风格之美。红色文学经典中革命悲剧所具有的诸种美学价值,正是红色文学经典中悲剧之美独特而强烈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生命时间的转瞬即逝, 现实的悲惨遭际, 执着的理想追求, 生命价值的无径可展, 使曹植产生了激越奋发、不可遏制的生命的悲剧意识。诗也因此成为他生命价值最重要的追求和寄托, 成为对人生痛苦的宣泄和补偿,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作为创作实践之升华的张扬生命意识的文学审美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