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青少年认知发展水平对荣辱观形成的影响认知是指人们心智活动的过程和产物,即人们的所知和所思。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aulPiaget1896—1980)认为,认知发展是指个体一般认知能力和认知机能的形成及认知方式随着年龄、经验增长而发生的变化。认知发展水平是制约个体心理发展水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同时,它还是个体情感、道德、人际交往、社会行为、人生观、价值观等领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皮亚杰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0岁至1岁半和2岁)、前运算阶段(2岁至6、7岁)、具体运算阶段(7、8岁至11、12岁)和形式运算…  相似文献   

2.
荣辱观,也就是个体对“以什么为荣,以什么为耻”问题的回答。一个人的荣辱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行为方式,因为个体一旦确立了某种荣辱观,那么在生活中,他就会尽可能弘扬那些给自己带来荣誉和褒奖的东西,同时尽可能去避免那些给自己带来耻辱和指责的东西,以一个社会所要求  相似文献   

3.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表现在网络信息影响青少年的认知结构,影响青少年健康人格和情感的发展。我们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通过实施网络心理教育系统工程,创建权威的网络心理教育体系;加强对网络的使用监督,提高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加强网络管理的法制化,培养热心从事网络心理教育工作的优秀人才等方式,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青少年面对的不仅是都市繁华的一面,在身心和体魄上也面临着来自社会生活的考验,能否最佳地调节自我心理,关系到青少年能否以最佳的姿态活跃在社会生活大舞台上。一、首先要有自知之明人最大的敌人是自我,人最难的就是超越自我。一个青年要完善自我,就要知道自己具备何种人格.由于人格具有倾向性、层次性,要了解自我,可以借助目前一些较为成熟的人格测量最表,比如国际上流行的艾森克人格量表等;二、正确认识别人人是社会的人,存在一个社会生活定位问题。有了定位感,就能够正确…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犯罪心理与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研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特点,原因,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探索,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不仅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祖国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何小忠  姜朝晖 《中国德育》2006,1(9):37-39,76
荣辱观教育是对社会成员进行明荣知耻、合理求荣的引导与规范的道德实践活动。青少年荣辱观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青少年明辨荣辱;引导青少年争荣避耻;指导青少年以义求荣。青少年荣辱观教育的基本方法是:亲历体验、设置情境、营造氛围、以身示范、综合推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同志深切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上层建筑。它的存在和进步,要依靠一定的经济条件。而从长远来看,教育又必须走在经济的前头,为经济起飞准备大批优秀的人才以适应国家发展的形势需要。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它对青少年道德人格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青少年道德人格的建构的价值标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青少年道德人格建构的心理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青少年道德人格建构的伦理追求。  相似文献   

9.
10.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重大的转折关头。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和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形成和发展。同时,社会文化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代青少年在这种社会文化氛围中成长,自然会形成这一代人特有的精神风貌。面对着这样的教育对象,学校的德育正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当前我们所习用的许多教育手段,基本上是五、六十年代计划经济文化环境下的产物,虽然在当时曾经一度起过作用,但却不能充分适应当今的形势。其结果是:在文化心理层面上,教育者和被教育着经常地处在对立的地位上,双方存在着相当大的精神隔膜,有时甚至导…  相似文献   

11.
当前青少年亚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独立性、创新性、先进性、批判性和多层次性。将对青少年道德和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调适作用和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它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显。未经上网教育的青少年长时间驻足互联网,其心理发展的诸多方面,如认知结构、非理性因素、道德品质及人格都将受到互联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网络交往与现实社会的交往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从而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产生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消极影响及其教育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以信息丰富、传递快等特点逐渐成为人们学习的重要工具。但网络也以混乱的信息和虚拟的交往特点,阻碍了青少年认知和情感的发展,冲击了他们的价值观念。束缚了他们的现实交往。造成了他们道德情感冷漠和道德意识弱化,阻碍了其人格的健康成长。表文通过综述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消极影响.希望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焦虑是人在自尊心可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青少年学生常常在考试结束后常因焦虑表现出某种程度的行为困扰和心理障碍,并因此形成一些心理卫生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考后焦虑会使学生处于失助和紊乱的状态,学生意识到结束的考试对自己具有某种潜在的威胁,从而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它不仅影响学生的继续学习,而且威胁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开展对考后焦虑的研究和心理辅导工作,不但是教学工作的需要,也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智力和人格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  相似文献   

16.
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与缩写,人们一般把属于印刷品的漫画和属于影视的动画合称为动漫。动漫在刚起步时,仅以纸质形式呈现,且普及面较小,以娱乐性为主,教育功能很小。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动漫在保持以漫画为载体的同时,逐步向电影、电视、音像制品等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新的动  相似文献   

17.
刘光翠 《家教世界》2013,(8):281-282
网络在为人们提供交流新平台的同时,也越来越影响着人们生活各方面。青少年心智发展未成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容易受到网络的影响加之其对网络缺乏正视,容易误入歧途。因此全面认识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网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机制越来越激烈,工作、生活、升学、就业的压力不断加大,人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有些人就会有濒临精神崩溃的感觉。而青少年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意志品质薄弱,承受能力弱。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疾病已经成为危害学生健康的一类杀手。  相似文献   

19.
高校班级良好的班风是实现高校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和先提条件。高校良好班风的建设,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辅导员耐心细致地做大量的工作,需要经过辅导员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高校良好班风的形成是一个综合因素,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需要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学习,探索新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人们的锻炼领域对少年儿童的研究都集中在身体活动如何促进他们身体素质的发展,以及身体活动对少年儿童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功效等方面,而较少谈及身体活动给他们带来的心理效益。随着运动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人们开始注意到这一领域,并且进行了一些理论和经验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