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猎星会(曾名"追星一族")是一个中学生天文观察兴趣小组的名称.这一小组成立于1998年11月,由当时的初二学生叶玉振、周毅、曹群君、朱晓康、熊晨(现均在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就读)等联合发起,他们进入高中后,开展了"探索流星暴雨--狮子座流星暴雨的观测与研究"课题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2.
第1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北京时间2001年11月19日凌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观察到了难得一见的流星暴雨现象。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2题。 1.这次流星暴雨辐射点在:  相似文献   

3.
新闻地理     
新闻地理虎年将有奇特天象流星暴雨惊「狮座木星土星戴「草帽新华社南京2月24日电(记者徐机玲)苍茫天宇今年将发生多次奇特天象,天文爱好者可一饱眼福。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专家介绍,虎年最壮观的天文奇观,当属难得一见的狮子座流星暴雨。根据国际流星雨观测...  相似文献   

4.
同学们,你是一个小小天文爱好者吗?那你一定还记得2002年11月的狮子座流星暴雨,从19日的0:30至3:10,约有超过1万颗流星擦亮夜空,非常灿烂辉煌。  相似文献   

5.
十六七世纪,西方出现一种至今仍不能肯定为何物的流星胶体;四世纪初中国史书记载一则奇异的流星,落地后化成臭肉的事件,按照西方的叫法,我们称之为“流星肉体”。面积达2250平方米,以波浪式运行,光度明可照地,落地不闻有声。中国科学院委托北京天文台主编的《中国古代夭象记录总集》在未经研究之前,以陨石收录;笔者经分析研究,认为是一种类似念珠藻的植物团,被大旋风或龙卷风摄入高空所形成的现象,与西方十九世纪报导的流星胶体相近。这对一般认为目视流星落地成陨石的概念,以为都是来之于太空物质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一天落下多少“星”流星是极其普遍的天文现象。即使在大白天,也有大量的流星在轰然下落,所以肉眼所见的只是其中的极少数;而且,流星越暗数量越多,如勉强可见的流星每天就有45000颗。天文学家估计,在过去的几十亿年内,送到地球上的流星物质约有146万亿吨——它们使地球的半径增大了将近10厘米。  相似文献   

7.
量词的比喻功能,就是把语言中某类事物所习惯使用的量词加以变换,代之以用表示某事物形象的词作度量该事物的临时性量词,并使之不用喻词就能对事物作具体而生动的比喻。例如:义务教材初中语文第一册29课《天上的街市》中的一句:“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句中的“朵”平常是用来修饰“花”的,“花”是美丽的,用“朵”来修饰“流星”,就会使人联想到流星像花朵一样美丽。这种按照名词(“流星”)所表示的事物的形象,找一比喻词(“朵”)来作临时的量词,实际上是一种修  相似文献   

8.
壳是乌龟的“盔甲”。蜗牛身上背着的“房子”、大象身上的厚皮……都是他们的“盔甲”。虽然形式不同,但和古代战士身上的甲胄、现代军队装备的防弹服一样,都是保护自身的。我们人类和万物能够在地球上自由自在地生存,是否也有“盔甲”保护着呢?地球的表面有几百千米的大气层,阻拦着侵入地球的流星,它使绝大多数的流星还未到达地面就已烧光,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但是,若要称之为“盔甲”还不够格。真正称得上是地球“盔甲”的,却是大气层中浓度只有十万分之一的臭氧层。臭氧的分子是由三个氧原子(O3)构成的,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味的气…  相似文献   

9.
神秘的流星     
明朗的无月的夜晚,一道明亮的闪光划破夜空,飞流而逝,这就是流星。流星是由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块(流星体)受地球引力的作用,闯入地球大气圈后,同大气摩擦燃烧产生的光迹。若流星在大气中未燃尽,落回地面就称为“陨星”或“陨石”,它给我们带来丰富的太阳系天体形成、演化的信息,是受欢迎的不速之客。  相似文献   

10.
近段时间,校园里的男生们穿“流星轮”已经成了时尚,自称“流行天王”的我当然是不会落后啦!这不,前天下午放假,我就约好了同学肖陈乾,准备痛快地玩一下午“流星轮”。到了下午,我和肖陈乾穿上“流星轮”到公安局宽敞的操场去玩。在办公楼前我们见到公安局里号称“东瓜大侠”的邓惠文正在那儿练习“风火轮”,他滑起来歪歪斜斜的。我见他技术太臭,就跑过去教  相似文献   

11.
天外来客     
晴朗的夜空中,常有一闪即逝的一道亮光,人们称之为流星。据世界上很有权威的两位天文学家预测,2001年11月19日晨,在东亚地区发生狮子座流星暴雨,每小时流星雨的最大数量将达到1.5万~3万颗,中国是观测此次天象的最佳地点,那一天也没有月光干扰……这一切引起了我们这些天文爱好者浓厚的兴趣,我们决定去观赏这难得的天外来客——“流星雨”。  相似文献   

12.
同样的一部《流星花园》,由于作者思考角度的不同,就以完全不同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了。前者“流星毕竟是流星,不能永久地绽放在夜幕之上”,后者“流星虽然转瞬即逝,但真爱会化为恒星。永远照亮孤寂的心灵”——截然相反的结论竟都言之成理,并如此耐人寻味。你不想“探究探究”其“奥秘”所在吗?  相似文献   

13.
作为圆周运动中一个较为典型的临界问题,高三选修课本针对“水流星现象”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指出v=gr~(1/gr)是水流星在竖直面内作圆周运动时过最  相似文献   

14.
网络资源的丰富,为动漫爱好者接触了解前线动漫提供了便利。通过这种方式,首度引起国内动画热潮的02-03年强档作品——“Mobile SuitGurldam Seed(机动战士高达Seed)”,成功地将其相关周边(如音乐、手办等)推向大众,这其中便包括为之演唱第一代片头主题曲“INVOKE(祈求)”与剧中插入歌之一“Meteor(流星)”的“T.M.Revolution”。  相似文献   

15.
张冰 《地理教育》2014,(7):21-22
现行人教版地理必修1教材,经过数次整合改编,简明、凝练,这一点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但是,正因为精减,使教材中存有不少潜在知识点.虽说这些知识点并不要求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全部涉及,但也绝非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全面回避的,有些甚至是必须加以补充的.作为答疑解惑的教师,对这些潜在知识点,更要了然于胸,才能更好地把控知识、指导学生.本文以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为例加以说明.一、“宇宙中的地球”潜在知识点流星:课文对流星是这样描述的:“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可以看到闪烁的恒星、轮廓模糊的星云,以及相对于星空背景有明显移动的行星;有时还可以看到一闪即逝的流星……”事实上,人们有时能看到的并不是流星本身,只是看到了流星在空中燃烧的现象,我们平常是无法看见在太空中的流星的.  相似文献   

16.
2016年6月5日晚南阳市出现了强降水、大风、强雷电、局地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过程,最大风力12级,为多年来罕见.位于南阳城区的地磁仪器记录到了暴雨来临时剧烈的地磁变化,分析认为是由于暴雨而导致的地磁变化,为暴雨和地磁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例证.  相似文献   

17.
2001年11月19日,天气已有些凉意,但对于天文爱好者而言,却是一个温暖的好日子:据天文学家预测,他们盼望已久的狮子座流星雨就要来了!许多居住在城里的爱好者在夜幕来临之前,就早早地来到市郊的高山上,急切地等待着流星雨的到来。果然,这天凌晨,流星雨准时出现了。一位天文爱好者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大约在1时30分,流星暴雨来临了!一颗颗流星从天空划过,在天空留下千姿百态的‘尾巴’,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明,有的暗……此时的天空就像一个大舞台,众多的流星在空中翩翩起舞,变幻莫测。”  相似文献   

18.
郭沫若先生在其诗作《天上的街市》中,巧妙地移用量词“朵”,收到了奇妙的表达效果。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量词“朵”一般修饰“花”和“云”之类的词,而这里却移用于“流星”,既生动  相似文献   

19.
一天晚上吃过饭,我到门口乘凉。突然,我发现一个星星从天空中一划而过,消失在夜空中。当时,我看得都呆了,连忙去问爸爸。爸爸告诉我说:“孩子,那是流星。”“那流星跑哪儿去啦?”我又问。爸爸说:“我也不太清楚。”我觉得天空太神奇了。长大我要去tànsuǒ星空的àomì。划过天空的流星$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工小二(1)班@陈天襄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掌握川滇地区主汛期暴雨时空规律和发展趋势,本文以川滇地区70个气象站点的数据资料为基础,采用线性回归、反距离加权空间插值(IDW)等方法对近53a来川滇地区主汛期暴雨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川滇地区主汛期暴雨日、暴雨量、暴雨集中率、暴雨强度、暴雨贡献率在时间演变上均表现为增强趋势,增加倾向率分别为0.22 d/10a、0.98 mm/10a、0.04%/10a、0.29 mm/10a、0.43%/10a.主汛期暴雨日、暴雨量、暴雨强度、暴雨贡献率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强的空间一致性,主要集中在川东盆地,其次是云南大部分地区,川西高原地区最低;但暴雨集中率在川滇交界处的川西南地区、川东盆地南部地区和云南北部地区较高.近53a来川滇地区主汛期暴雨频率和强度分别增加了0.63%和1.60%,应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暴雨可能造成的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