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体育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徐焰 《体育学刊》2004,11(6):88-89
传统的每学期体育课考试,是造成“应试体育”的主要根源;是阻碍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的主要因素。提出取消传统的每学期体育课考试,学生在大学期间只进行1次体育课考试的方法,拓展和推动了学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 一、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发展概况 升学考试体育是上海市崇明中学于1979年首先试行的。随后,1981年辽宁省锦州市在重点高中招生中,开始进行考试体育的改革试验,他们通过十多年的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九条明确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至此,体育课是升学考试的科目以条例的形式被明确下来,不少  相似文献   

3.
我市自一九八二年以来连续多年进行了初中毕业生报考市重点中学高中体育加试的试点工作.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的规定,按照国家教委下发的《关于印发〈初中毕业生考试体育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的要求,我市自一九九三年开始将中考招生中的体育加试改为考试体育,把考试成绩计入升学成绩总分,这是中等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为了搞好此项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教育厅、招生委员会最近联合发出通知,从今年起初中毕业生(含职中、中师、中专、中技)升学考试把体育列入考试科目,这是招生制度改革的一件大事,也是学校体育改革中的新事物。纵观我国教育史,学校体育是近代随着西方文化传入而带进的。在旧中国,体育课虽也曾被列为学校课程设置的必修课,但由于当时体育在学校教育中没有地位,体育教学没有明确的目标,因此,体育被看成是小三门(图、音、体)之一,那时候的体育课既没有教学常规也没有组织教学可言,只求顺应学生的兴趣和欲望,玩玩球、跑跑步、打打双单杠而已,以达到娱乐、消遣的目的。建国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体育教育,在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同时,确立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不仅把体育课作为  相似文献   

5.
我市从今年开始,全面实行初中升高中(含中师、中专、职中)把体育列入考试科目。这是招生工作的新鲜事,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大改革。一、体育考试带来的变化升高中要考体育,是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它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一定震动。以往,初三级一般在下学期十一或十二周体育课便停了,课外体育活动不开  相似文献   

6.
<正> 山东医学院在1966年以前,体育课只进行考查,不考试。十年内乱,几乎冲垮了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体育课考查的制度也已不复存在了。学校体育也成了可有可无的了。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学校体育虽然逐步地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恢  相似文献   

7.
高中招生考试体育,这是历史上从来未有过的新鲜事,是学校体育深化改革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措施。这一措施不是一时灵感想出来的招儿,而是《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明文规定了的。《条例》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国务院批准了这个《条  相似文献   

8.
“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作为学校体育与招生制度的一项改革举措,已在全国实施。本文通过对不同文化学习成绩学生、不同年级学生和不同性别学生对考试体育的态度等方面的比较,探讨了考试体育中的有关问题,为进一步完善考试体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 一、前言 自八十年代初“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以下简称“考试体育”)作为学校体育与招生制度的一项改革举措出台以来,已有近15年的历史。15年中,从最初的个别地区的改革实践到1993年全国9个“考试体育”试点省、市近227万5千名学生(未统计非试点省、市参加“考试体育”的人数)参加大规模的  相似文献   

10.
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应转变的几个观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一)应转变只注重“技术传授”,忽视“教育功能”的观念。长期以来人们只注重体育教育中的“术”,而忽视“育”在身体教育中的特殊功能,把能直接发挥体育教育功能、能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的体育课,降低到单纯的运动技术教育上去,好象体育课就是跑跑步,打打球,做做操,出出汗。学校体育的这种状况,导致了人们对体育教育的偏见和鄙薄。学校体育的“育人”、“育心”、“育体”被忽视了,于是学校体育就仅剩下一个“术”字,只好挤在其它功课的夹缝中求生存了。教育家张伯苓说过:“最重要者学校体育不仅在技术之专长,尤其在体德之兼进,体与育并重,应不至发生流弊。”要深化学校体育改革,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确定了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政策要点,吹响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进军号角。《决定》特别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这句话高屋建瓴、指向清晰,既是对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的战略部署,也明确了学校体育工作今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一、把青少年体育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决定》用700多字阐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内容。首先谈到党的教育方针,然后分别谈到了德育、体育、美育以及教育公平、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用一句话概括学校体育工作就是"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  相似文献   

12.
《中国学校体育》2007,(6):24-27
<正>运动负荷——体育课不得不说的话题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体育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变得丰富多彩。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热热闹闹的体育课展示活动中,却传出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如“体育课不像体育课像文艺表演”,“体育教师不教体育技能,像是做杂耍”。令我们这些正在探索中的体育教师,对如何上好体育课感到困惑与迷茫。2006年第11期《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的教改门诊栏目,毛振明教授在《如何看待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文章中明确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快乐体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在学生不爱上体育课、“厌学”的现象逐渐增多,学校体育已经到了改革的关键时期。本文就如何在体育课中运用快乐体育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1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必须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应试教育”作为传统教育的一种形式 ,在我国有着极为深刻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 ,是长期教育质量标准选择的结果。“应试教育”实质上是把教育视为社会的客体和人力选拔的工具 ,把完整的教育评价体系简化为单一的终结性评价 ,进而简化为简便易行的各种考试。“应试教育”不在于考什么 ,而是把考试视为终极目的。在其影响下 ,学校教育形成了选拔教育 ,教学工作也成为现行考试制度的“附属品”。这种被严重扭曲了的教学现状不仅普遍存在于我国中小学的“义务教育”之中 ,而且也已波及高校体育课程教学 ,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例如 ,体育技术、技能考试项目繁多 ,测试内容频繁 ,学生身心负担过重 ,厌学情绪普遍。一些学校的体育教学 ,教师是为了完成考试 ,学生则是为了应付考试。在这种“考试教学”的制约下 ,诸多学生养成了极强的“考试—功利”意识 ,形成了要考就练 ,不考不练的错误理念和行为。至于哪些运动项目有何种健身价值 ,如何提高锻炼效果等实用性体育知识与技能却往往不被重视。调查发现 ,有 81 6 2 %的学生认为目前体育课教学内容不适用 ,85 5 %认为考试方法要改进。不少学校为...  相似文献   

15.
胥建成 《中华武术》2022,(11):74-75
2019年12月27日,云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将体育中考成绩提高至100分,本次体育中考改革史无前例地把体育放在和语、数、英三大主科同等重要的地位,可见国家从政策层面给予学校体育工作足够的支持和重视,其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的实现,真正做到通过学校体育来带动全民提升身体素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健康第一”的体育育人思想。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我省全面推行中招体育考试的第二年。从前几年的试行情况看,这项招生制度的重大改革,极大地推动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长期以来,由于受“重智轻体”、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影响,毕业班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有的学校甚至取消了毕业班的体育课,学生埋头  相似文献   

17.
<正> 开展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以下简称“考试体育”)的工作,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经过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艰苦努力、不断探索,“考试体育”工作逐步得到推广,并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一、“考试体育”的历史回顾 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给各行各业带来了生机,广大学校体章工作者也在积极地探索,寻找学校体育改革的突破口。升学“加试体育”的提法和做法开始在个别地区出现。当时,“加试体育”的依据、方法都不成熟,社会各界阻力重重,它处于势单力薄的境地,有的自生自灭了,有的则在困境中顽强地探索着,以求生存。 随着八十年代中、后期升学竞争的激烈化,人们自觉不自觉地降  相似文献   

18.
高中、师范招生实行加试体育,并把加试分列入各学科总分划线录取,是招生工作的一项改革措施。我们学习了市教育局《关于我市初中升高中、师范的招生加试体育的通知》。认识到加试体育是改变学校、社会“重智轻体”的观念,贯彻执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高招生质量的一项可行的措施。对此,我们把加试体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使加试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相似文献   

19.
本文的“建议”与“方案” ,它不仅仅是体育课的局部改革 ,而是我国学校体育工作从观念到实践 ,在原有基础上的一系列突破性的整体改革 ;它是在有条件的地区 ,从实际出发自编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到实施学生体育健身方案、对学校体育的全面考核与评估走我国学校体育发展道路的一项战略性转变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三、体育课理论教学的健全和改革当今世界上把体育作为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一些发达的国家,把体育作为生活的一部分,用“它”来充实生活的内容,提高生产力;“把终身体育活动作为目标”,走向“体育的生活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缺乏锻炼的自觉性,对体育也不甚得法,不少人没等离开学校就与体育疏远了,不要说终身受益,就是四年、五年受益也不能兑现。这就是我们加强理论教学的出发点。要承认,目前高校体育理论教学是十分薄弱的。体育理论教学的内容太少、太狭。很多学校理论讲授内容局限在体育的目的和任务,体育运动对人体的影响,锻炼身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