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与国民经济增量关系的计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及误差修正模型对1999年第1季度至2006年第4季度间的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增量和国民经济增量的相关性、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二者增长率的波动性规律基本吻合,且多数情况下呈现出"同增共减"的现象.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增量与国民经济增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联动关系.从长期来看,国民经济增量的变化是引起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增量变化的原因,而体育用品制造业增量的变化不是引起国民经济增量变化的原因,即二者之间仅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从短期来看,国民经济增量的变化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增量的变化具有显著影响,且体育用品制造业增量的变化对国民经济增量的变化也存在重要作用,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体育用品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程度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以我国体育用品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GDP)月度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分析、协整技术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体育用品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稳定关系,体育用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弹性较小,体育用品出口每增加1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将提高0.002 155 34个百分点。不存在体育用品出口到我国经济增长(或经济增长到体育用品出口)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体育用品出口的变动不是我国经济增长变动的主要原因。而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体育用品出口的影响也有限。体育用品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效益,但长、短期效应均不明显,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并未对体育用品出口贸易产生长、短期效应。  相似文献   

3.
任波 《体育科研》2015,(6):42-46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体育用品进出口贸易进行相关性分析、长期均衡关系检验,以及对短期非均衡的协调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体育用品出口贸易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P<0.05);从长期看,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体育用品进口贸易没有促进作用,而对体育用品出口贸易有促进作用;在短期内,外商直接投资的短期波动对体育用品出口有显著影响,外商直接投资与体育用品出口由短期偏离长期均衡关系的协调力度显著;外商直接投资与体育用品进出口贸易不存在单向和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并提出相关结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依据1999—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模型,对我国城市化水平与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结果发现,城市化进程与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城市化进程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影响效应强于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反作用;从短期来看,城市化进程是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而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则不是城市化进程的格兰杰原因;城市化进程与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之间的彼此影响程度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城市化进程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具有较为积极的影响,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虽对城市化进程也具有一定得正面作用,但效应还不显著。对我国城市化水平与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关系的深入认识,有利于各级政府在推动城市化和促进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采取合理对策,旨在实现长期内两者共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进出口年度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技术分析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了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最近几年,相对于体育用品制造业对外贸易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呈现平稳上升趋势;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产生非常明显的抑制效应,且长期比短期影响效果更加显著;对进口则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长期影响效果低于短期影响效果;贸易开放程度对于进出口贸易均产生正向作用;马歇尔-勒纳条件对于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来说是成立的。根据上述结论,探讨了该现象的形成原因,并就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对外贸易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研究和讨论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基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的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陈颇 《体育学刊》2011,18(4):26-35
基于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及预测方差分解法,利用2002~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与能源、煤炭消费总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协整关系,但与石油、电力消费总量不具有长期均衡协整关系;(2)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与能源、煤炭消费总量之间的任何一方变动所产生的离差均会引发自身或对方的变化,从而消除离差实现长期均衡;(3)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不是能源、煤炭消费总量的Granger因果关系原因,能源、煤炭消费总量同样也不是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Granger因果关系原因,彼此间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单向或双向因果关系;(4)能源、煤炭消费总量短期内均不利于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但长期将有助于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对能源消费总量产生负向影响,但长短期内均有助于煤炭消费总量的增加;(5)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主要受自身波动冲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受煤炭消费总量冲击的作用,能源、煤炭消费总量受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冲击效应均较明显。  相似文献   

7.
依据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的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和边际分析方法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现象,即随着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企业的出口倾向降低。企业的经营时间、员工人数、人均工资水平以及销售额对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出口有着积极影响,而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则会对企业出口产生消极影响。从地区层面来看,地区人均GDP、规模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济实力会给企业出口带来积极的影响,而教育水平与企业出口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利用回归分析法定量分析我国2009年至2012年体育用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在八类体育用品的出口贸易中,运动用球类器材器械的出口贸易竞争力比较优势较弱;体育用品制造业总产值与体育用品出口竞争力呈显著负相关;汇率与体育用品出口竞争力正相关,但不具有显著性;出口退税与体育用品出口竞争力呈显著正相关;贸易差额与体育用品出口竞争力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中国对美国体育用品出口贸易波动的主导因素,分析产品的优势与不足。方法 本文在分析中国对美国体育用品出口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利用修正的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探究了出口贸易波动成因。结果 第1阶段促进中国体育用品出口增长的最主要动因是二阶效应,其次是竞争力效应,结构效应最弱;第2阶段中仅二阶效应对出口贸易起到促进作用,结构效应的阻碍作用强于竞争力效应;第3阶段中结构效应贡献率最高,竞争力效应次之,二阶效应从促进作用转向阻碍作用。结论 竞争力效应对推动中国向美国体育用品出口贡献量最大,表明中国体育用品在美国市场存在较强竞争力。通过对各类体育用品出口贸易增长因素进行测算发现,HS9504类和HS9506类体育用品贡献量较高,两者在美国均具有较强竞争力,但后者在美国消费需求更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客观把握目前我国体育用品出口的发展现状,准确预测未来我国体育用品出口的发展趋势。收集了2004年1月至2006年8月我国体育用品出口的月度数据,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建立了体育用品月出口额的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模型(即ARIMA模型)。结果显示:模型ARIMA(0,1,2)(0,1,1)能较为准确地预测我国体育用品出口额的月度数据,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非常接近,说明时间序列模型在我国体育用品出口状况预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体育产业属性及其统计指标体系构架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产业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下,为满足社会成员体育消费需求而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产业。体育消费是体育产业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动力,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体育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体育产品是满足人们体育消费需求的劳动产品的总称,体育产品的界定是面向消费过程的。体育产品是体育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围绕体育产品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体育产业的核心部分。体育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伴随着关联产品的衍生和消费,关联产品虽不属于体育产品,但作为体育部门的劳动产出品,这类产品应被纳入体育产业统计体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一带一路"沿线43个国家的体育用品进出口贸易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解构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体育用品贸易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采用QAP模型检验了地理空间邻接关系,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文化传统差异等因素与体育用品贸易网络结构的关联性。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体育用品贸易空间网络结构的"核心←→边缘"结构非常清晰,各国间体育用品贸易网络的关联程度较高、连通性较好、等级性明显、稳定性较强,但彼此间的体育用品贸易合作关系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一带一路"体育用品贸易网络结构中,中国、土耳其、捷克、波兰、匈牙利、巴基斯坦、印度和保加利亚等国处于核心位置,对其他国家的体育用品进出口贸易具有较大影响,拥有较强的国际体育用品贸易话语权。各个国家在"一带一路"体育用品贸易网络结构中的地位与功能差异明显,可分别归为"内向贸易板块"、"孤立贸易板块"和"外向贸易板块"3种类型。国家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与人口基数差异对"一带一路"国家体育用品贸易网络结构具有显著影响,但国家间的地理空间邻接关系、文化传统差异、人均GDP差异对"一带一路"国家体育用品贸易网络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体育用品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以及体育用品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该文采用实地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体育用品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及其转型升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体育用品加工贸易以进料加工为主而国内产业配套能力有待加强,外资企业一家独大,区域结构过于集中,进出口市场集中度过高,陷入"贫困化增长"陷阱,发展面临外部负面环境因素影响,是我国当前我国体育用品加工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推进我国体育用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策略为:提升中资企业比重,破解外资企业一家独大问题;推进国内、国际产业转移,解决区域结构和进出口市场集中度过高问题;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内销,实现贸易方式的转型;培育壮大加工贸易配套产业,实现加工贸易原料采购的转型;实施政策调整、提升企业能力,推进体育用品全球价值链升级。  相似文献   

14.
2008奥运会是中外体育文化交流的大熔炉,在外国人了解与欣赏中国体育的同时,大量外国体育将进入中国,研究体育本土化内涵具有现实价值。以本土化概念为基础,从体育本土化的历史角度考察,我们认为:体育本土化是立足于中国,使外来体育与中国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继承与发展中国本土体育,批判吸收外来体育,产生以体育文化为核心的,包括各层次、各个方面的既不同于原有本土体育又不同于外来体育的新的中国本土体育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消费者的“动机-能力-机会”心理指标在消费者根据各自的消费偏好与需求,感知、整合相关商品信息,作出理性的判断,决定并执行购买行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商品的广告诉求策略。基于这种消费决策心理,体育商品广告可以采用感性与理性两种基本的诉求方式。其中感性诉求方式强调“典型使用者”的身份、地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以此对体育消费者施加心理暗示;理性诉求方式强调商品的性能优势,满足消费者既存的认知期待。不同体育商品(包括体育有形产品和体育无形产品两种)要根据目标消费群体的消费决策心理机制的差异确定相应的和有效的诉求方式。  相似文献   

16.
德国体育俱乐部建制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波 《体育与科学》2007,28(3):57-60,64
采用文献综述法和调查访问法,对德国体育俱乐部的起源与发展进行回顾,通过大量统计数据对德国体育俱乐部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全面地介绍德国的体育俱乐部体制并研究其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关系,为我国的体育发展尤其是全民健身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普遍模仿、创新能力差、缺乏强势品牌、产业链薄弱的中国民族体育用品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困难,从产业链视角指出我国民族体育用品企业从事处于产业链低端的OEM生产模式的弊端,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实行产业链的高效整合,培育和发展我国体育用品强势品牌以及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8.
论体育赛事的公共产品性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公共产品的存在是造成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提供公共产品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在列举著名经济学家关于公共产品定义的基础上,论证了公共产品的两个定义特征———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关系,并证明它们互为充分必要条件。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体育赛事的公共产品性质。认为:体育赛事的基础性产品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衍生产品中绝大多数属于私人产品,从而指出体育赛事属于具有较大公共产品性质的混合产品。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按照逻辑学的概念定义方法,将体育定义为:体育是以改造人类自身生物属性为效用的身体活动,并对体育属概念下的同类事物进行了判定,并对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进行定义和划分,确定他们之间的基本隶属关系,即体育按阶层划分可分为民间体育和官方体育。民间体育包括民族体育;民族体育包括民族传统体育、消失的民族民俗体育和民族内的近代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包括现存的民族民俗体育及其以外的传统体育;已消亡的民俗体育不属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体育及其相关概念,明确它们的内涵和外延,为我国民族体育传承与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对体育消费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区域劳动分工日益细化,区域体育产业集群就会形成与发展。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及逻辑分析法,结合我国区域体育产业集群的实践发展现状,对区域体育产业集群形成机理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发现区域体育产业集群形成的因素除了具有体育产品自身特征优势之外,它的形成还高度依赖于区域的经济基础、社会结构、产业构成与发展、人们消费水平、人才培养与提供、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等基础性条件及历史机遇。同时,它的形成与发展还是多个行为主体,包括企业、政府、大学和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