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田野调查、文献资料调研、访谈法、网络检索及综合分析,对崆峒武术概念进行了基本的考证与研究,初步确定概念意义,指出崆峒武术的概念应该整体定位,除具有武术本质特征外,即有内涵,又有外延的文化概念,且随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  相似文献   

2.
运用田野调查、文献资料调研、网络检索及综合分析法,探讨崆峒武术的源流。确立了崆峒武术的概念;概述了远古时期崆峒武术相关的神话传说及人物、源流:生产劳动、军事战争、民族融合和宗教祭祀等。  相似文献   

3.
崆峒武术起源于远古时代的泾渭流域,神话传说为崆峒武术起源提供了文化背景,地理环境使崆峒武术形成独特武风,考古史实证明了崆峒武术形成的原始过程,人类活动为崆峒武术产生提供了依据,原始宗教(道教的源)为原始崆峒武术的形成提供了实质内涵,民族融合为崆峒武术形成提供了丰富资源。  相似文献   

4.
崆峒武术起源于远古时代的泾渭流域,神话传说为崆峒武术起源提供了文化背景,地理环境使崆峒武术形成独特武风,考古史实证明了崆峒武术形成的原始过程,人类活动为崆峒武术产生提供了依据,原始宗教(道教的源)为原始崆峒武术的形成提供了实质内涵,民族融合为崆峒武术形成提供了丰富资源。  相似文献   

5.
崆峒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同,崆峒武术的社会价值也不尽相同。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对新时代背景的历史条件下崆峒武术社会价值功能的转变进行分析,探讨崆峒武术文化价值发展趋势,提出崆峒武术文化价值观念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方向,以使崆峒武术能够与时俱进,促进社会和谐,这对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崆峒武术引入地方高校发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崆峒武术的可持续发展寻找一条宽阔的大道,同时,为创办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教育体系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7.
崆峒武术是中国武术几大流派之一,与少林与武当相比,崆峒武术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后继无人的问题。新老拳师的更替、习武人数的锐减、武术馆校的数量与规模、掌派人重对外传播等因素制约了崆峒武术的正常传承,影响了崆峒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综合分析法对崆峒武术地域文化特色,学校课程的开发与设置的具体措施和相关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开发与设置崆峒武术课程对保护与继承传统民族文化,丰富学科建设,树立地域文化品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梁燕飞 《武当》2023,(10):79-81
秦人在泾渭流域崛起强盛,其中西戎诸族对其影响极大,经历“在西戎——和西戎——战西戎——霸西戎——置北地——驱西戎——筑长城”长达900余年漫长且艰辛的斗争过程,泾渭流域秦人尚武,武勇之俗甚重,加之西戎还不断地征伐侵扰,间接推动了秦人的强盛。经过战争洗礼的泾渭流域崆峒武术,从原始肢体活动转化为了战阵搏杀的直接技击技术,崆峒武术的战略战术思想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促进秦人建立强大的军事武备力量,建立起所向披靡的秦国虎狼之师,从而推动了泾渭流域崆峒武术的演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历史的角度看,技击是中华武术的本质特征,但为弥补武术技击对抗方面欠缺而发展起来的散手运动,却始终无法反映出武术的本质特征。本通过对武术本质特征的剖析,从中探索散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竞技武术是在借用传统武术基本动作的基础上,融入了西方体育的游戏规则发展起来的,而传统武术和西方体育的文化内涵是有差异的,如果武术过分的被体育化,那么将会越来越偏离自己的文化内涵。一旦没有了自己的文化内涵,传统的武术就显示不出她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强项、我们的优势、我们的形象、我们的力量。因此,保持武术的本色才是中国武术发展的正途。  相似文献   

12.
浅淡武侠小说和武侠电影对峨眉山武术的误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峨眉山武术源远流长,巴蜀武术以峨眉山命名曰:峨眉派。文章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走访,对历史上峨眉山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峨眉山历代佛、道中的习武人士的记载,电影《火烧红莲寺》的原型是否存在等问题进行考证,说明武侠小说及武侠电影中描述的峨眉山武术由女子所创,峨眉山曾经有大量的武僧和峨眉剑仙派武术集团存在的说法是对峨眉山武术的误读。  相似文献   

13.
中华武术的美学本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类物质生产的社会实践萌发了中华武术。武术套路的创编不仅真实再现了客观事物的运动与发展规律,而且充分显示出人类技击格斗和养生保健的主体意志,是人类的本质力量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感性显现。真善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地统一于武术套路之中。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比较分析法探讨竞技武术对传统武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竞技武术固然对传统武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但却积极地促进着传统武术的进一步转变,尤其是传统武术价值的转变。竞技武术的发展促进了传统武术价值的转变,适时改变实现传统武术价值的表现形式,能使传统武术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相似文献   

15.
知史以为鉴。文章通过对内容分析、文献资料、比较分析、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将《中华武术》杂志自1982年创刊至2009年第7期共300期内容所经历的27年发展史划分为四个阶段,从武术传播内容流变的角度,抽绎并评析了杂志传播武术的规律。将对武术的传播规律整体抽绎为:一是单就竞技武术而言,内容传播重点“由技术向赛事转变”;二是单就社会武术而言,内容传播方式“由‘一把抓’向‘弹钢琴’转变”;三是就竞技武术与社会武术传播的关系而言,它们在“并行之中向社会武术偏重”。  相似文献   

16.
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差异之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自立 《湖北体育科技》2002,21(3):270-271,274
通过对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在技术特征及价值取向的差异比较,力球深刻把握两者的特点:在技术特征上,传统武术由形架入手,继而求化神还虚,竞技武术更强调动作的规范、统一,以利于竞赛;在价值取向上,传统武术突出以提高技击能力为主体价值的“体用兼备”,而竞技武术则是为参加符合规则的比赛,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武术之乡已经具备了的发展武术产业的生产要素进行分析,认为武术之乡较国内其他地区在发展武术产业上有较大的资源优势。从区域经济的增长机制上看,武术之乡是发展武术产业极具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增长极,是开发武术产业第一选择的区域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