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鲁迅的随笔     
陈鸣树 《新读写》2008,(9):54-54
鲁迅的一生,除了写过小说、学术著作、诗歌(含散文诗)以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沉熳在他的杂文写作之中。杂文,即广义的散文,其中也包括随笔。他的杂文,有十七卷之多。如《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等等。其中有议论的,有叙事的,有抒情的。  相似文献   

2.
《众妙集》、《二妙集》乃赵师秀继踵《极玄集》而编的唐诗选本。《极玄集》以大历诗人为主;《二妙集》专选贾岛、姚合;《众妙集》主要是大历诗人和姚、贾诗派。三集所选诗作在体裁上,皆以五律为主;在题材上,皆冷淡政治时事,关注日常琐事;在情调和主题上,皆悲凉、凄苦,企慕隐逸、闲适;在表现手法上,皆少用典、多摹景;在风格上,皆以清幽闲雅为主。不同之处在于:五律之外,《极玄集》偏重五绝,《众妙集》与《二妙集》偏重七律;《极玄集》不排除情感激烈、表达直接的作品,《众妙集》与《二妙集》则以“词体和平,表达含蓄”为选录准则。这既显示了姚合《极玄集》与赵师秀《众妙集》、《二妙集》前后相承的关系,也体现了时代、个性等差异造成的编选者诗学观念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清代所修《四川通志·经籍志·集部》所著录的三部典籍进行了考论。对《扬雄集》,考历代《史志》对雄集的著录、《扬雄集》卷数、扬雄诸《箴》的情况;对《花蕊夫人诗》,考花蕊夫人姓氏、其《宫词》与王建《宫词》的关系;对《苏学士集》,论其卷数和后人对苏氏诗文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文章为三种清人著作的校勘记,其一为周壳工《赖古堂集》,其二为顾苓《塔影园集》,其三为方东树《书林扬觯》.三书均于2014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分别列于《清代别集丛刊》及《国学初阶》丛书之中.  相似文献   

5.
鲁迅是现代杂文的集大成的开山祖。他的《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和《集外集》等杂文集,收集了六百多篇杂文,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天地。  相似文献   

6.
历史文献中存有《荆门集》一书,但作者并不是现今人们认为的尚颜。尚颜的作品古代只有《尚颜集》《供奉集》二种。古代《荆门集》一书的内容在《湖广通志·卷一百十八·杂纪志》《盘洲文集·荆门集序》中有所反映,与今编《荆门集》大有不同。《盘洲文集》虽为洪适文集,但其中《荆门集序》的作者并不是他,可能是荆门当地一个名气不大、官阶不高、曾做过洪适下属的文人。  相似文献   

7.
唐代笔记小说《松窗杂录》经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付梓,因所据版本有限,存在不少讹误.笔者搜罗《类说》、《绀珠集》、《说郛》、《历代小史》、《顾氏文房小说》、《奇晋斋丛书》、《唐人小说》、《四库全书》诸本,参考多种诗文集、笔记、类书,加以校勘.  相似文献   

8.
古类书《琱玉集》残卷中六则引自《春秋》的材料,与现存《春秋》、《春秋左氏传》的内容有很大不同,彰显出编者在编辑词条时文献来源的非单一性。《琱玉集》对原始文献进行删改、润色,更注重情节,使之故事化,追求一种民间叙事,传达出《琱玉集》明显不同的写作性格和写作诉求,也彰显出早期类书的编写特点。  相似文献   

9.
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载其所撰《诸葛氏集目录》,言所定《诸葛亮故事》凡二十四篇,又具体开列了二十四篇篇目。实则《诸葛亮故事》就是《诸葛氏集》(《晋书·陈寿传》记为《诸葛亮集》)。陈寿所编辑的《诸葛亮故事》(《诸葛氏集》),是有"事"有"文",即将诸葛亮的"故事"连同其文章按事类编辑成集。今从《诸葛氏集目录》以及古注类书尤其是《三国志》裴松之注所引《诸葛亮集》可以考见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10.
周永蔚 《新读写》2008,(1):48-48
先秦的诸子散文,一般都是以“姓十子”来命名的:老聃的《老子》、墨翟的《墨子》、庄周的《庄子》、苟况的《苟子》、列御寇的《列子》等。当然,也有直接采用姓名来命名的。比如,唐代的“宫廷文人”沈俭期,就留下《沈俭期集》;明末夏完淳的《夏完淳集》等。  相似文献   

11.
He is past recipient of the Ezra Jack keats Fellowship, de Grummond Collection, University of Southern Mississippi, and the author of several books for children includingNight is Coming (Dutton) and Storm (Atheneum).  相似文献   

12.
挖掘和创造生活的诗意,对其进行富有诗意的阐释,是奥尼尔悲剧所努力追求的。强烈的情感注入、对隐藏在生活背后“神秘”的认识与表现、对人物身上梦幻色彩的诗意揭示以及富于象征意蕴的戏剧意象的运用,营造出诗一般的抒情氛围,使《旅程》这部现实主义的自传体悲剧,呈现出诗化的品格。  相似文献   

13.
《预言》和《夜歌》是何其芳早期的两部代表作,其风格存在巨大差异.《预言》以低回婉转的诗风体现了诗人柔弱的抒情个性,《夜歌》却凭借诗人思想境界的变化呈现出豪放有力的一面.探讨两部诗集体现的诗风的各自成因及其演变历程是本力图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菲茨杰拉德的《夜色温柔》的研究,国内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既轻描淡写,对本的理解也存在偏差。事实上,既是病人又是妻子的富翁之女尼科尔以及身处的社会环境,令病理学医生迪克难以锐意进取,身心疲惫。在尼科尔意识到可以不依赖迪克并在感情上另有所归后,他如释重负,获得了自由,如愿地选择了离去。  相似文献   

15.
《夜归鹿门歌》是唐代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人通过夜归鹿门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自己的隐逸情怀。从艺术上看,此诗八句四联,通过多角度对比,诗人表现了自己的归隐之心。  相似文献   

16.
夏目漱石(1867-1916)是日本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日本近代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风格独特、体裁各异的不朽名作.夏目漱石早年受东方正统文化濡染,汉学造诣颇深.经过长期的探索、磨练,形成了他关切人生,抨击社会恶习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他又是最早留学英国的日本近代作家,精通英文学,西方文化素养颇深,是位属于具有高深文化修养和丰富科学知识的作家,典型的靠东、西方两条腿走路的近代知识分子.他执着地追求人生的理想,探究人该如何生活,不懈地追求高层次的伦理性,并把它作为文学的第一要义.  相似文献   

17.
两条道路     
那是一个除夕之夜,一位老人站在窗前。他悲伤地望着天空,望着深蓝色的天空,繁星像百合花一样漂浮在清澈平静的天空之湖里。他望着地面,却没有几个像他这样绝望的、奔向唯一的终点——坟墓的人。在通往生命终点的旅途中,他已经走过了60个驿站,收获的却只有过失和悔恨。如今他的健康不佳,精神空虚.内心痛苦,晚年的生活并不舒适。  相似文献   

18.
《夜》的主人公何华明面对个人欲望与革命理性的冲突时,在革命话语权的控制之下,个人欲望让位于革命理性。这在更深层次上是作家创作中艺术的艰难突围与政治意识的无奈选择,同时也体现了文学艺术与革命话语权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9.
何其芳的《夜歌》可以说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向无产阶级战士转化的心理记录,是特定政治语境下人性蜕变的心灵文献。它精微地揭示了革命价值理念怎样把战争语境、民族自由的渴望、新中国的梦想整合起来,纳入历史进化论的轨道,从而对何其芳人性基因的意象化符号诸如“爱情”、“自然”、“夜”与“梦”进行删除、修改、压制的。何其芳在被改造过程中的矛盾困惑与其坚持的“快乐哲学”之间的缝隙,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分裂人格。  相似文献   

20.
《暗夜行路》于大正10年1月在《改造》杂志上进行连载,中间两度中断,历经16年终于完成。大正九年,志贺直哉就完成了小说的整体框架的构思,这两次中断必然存在其合理性。本论将以志贺直哉的日记为基本考证依据,沿着时间的轨迹,考察第二次的九年中断期存在的合理性。这九年的时间既证明了志贺直哉是一个极具精神卫生的作家,又是作者为实现预定的主人公心境所必需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