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仲斌 《钓鱼》2011,(13):40
周六这天偏北风有小雨,天气转冷,我又外出钓鱼。这条"野浜头"(注:上海方言,指农村中的自然小河流)已有十多个钓手在"围攻",我是迟来者,只能随便找个空当钓起来。中午,风浪大作,天空昏暗,水草满浜飘游。钓手们被恶劣天气吓跑了一大半。幸好我带了自行车雨披,此时反而有了挑选钓位的"权力"。  相似文献   

2.
郁文生 《钓鱼》2006,(24):16-17
冬钓历来受客观因素制约和“传统”观念困扰,至今在某些区域和少数钓手中仍遵循有悖于变化了的大自然规律的做法,久而久之,便形成错误理念。给钓鱼运动发展和提高钓技都不同程度产生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内容:误区一不利于垂钓天气莫出钓有些钓手只知道冬日选择晴好天气出钓鱼获佳。而忽略“不利于垂钓”天气和天气行将有较大变化前1~2天好钓鱼的事实。可谓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晴好天气固然好钓鱼,也好理解,即是风和日暖  相似文献   

3.
管察 《钓鱼》2006,(13):27-28
从3月起在漕湖钓了十几次鱼,又在沙家浜附近的放养浜钓了几次,地方换了,环境变了,水情、鱼情差异很大,总的印象是“上午无鲫”。我劝钓友:钓鲫悠着点,到“野豁豁”的地方钓鱼用不着起早,因为鲫鱼经常迟到。怎么鲫鱼非要挨到下午才咬钩呢?是天气使然,还是后来换了钓饵才出现有了转机,且听在下细细道来:  相似文献   

4.
新发明的钓法钓技,往往都是让环境给逼出来的。在明知有鱼、有大鱼藏身的水下,用普通钓法难以奏效的困难面前,钓手总是要开动脑筋、找出“应对”的“妙方”。例如在许多凌驾于深渊之上、凌驾于江河湖泊海峡之上的大桥、栈桥、码头平台、趸船大船之下,水深动辄8~10米、20~30米,除用特别装备抛竿矶等外,几乎所有的长短手竿都会自叹“鞭长莫及”。那怎么办呢?于是。“临渊羡鱼”的钓手们便想出用“手线”钓组来钓,干脆啥竿都不用了。  相似文献   

5.
吴延明 《钓鱼》2011,(16):22-23
新发明的钓法钓技,往往都是让环境给逼出来的。在明知有鱼、有大鱼藏身的水下,用普通钓法难以奏效的困难面前,钓手总是要开动脑筋、找出“应对”的“妙方”。例如在许多凌驾于深渊之上、凌驾于江河湖泊海峡之上的大桥、栈桥、码头平台、趸船大船之下,水深动辄8~10米、20~30米,除用特别装备抛竿矶等外,几乎所有的长短手竿都会自叹“鞭长莫及”。那怎么办呢?于是。“临渊羡鱼”的钓手们便想出用“手线”钓组来钓,干脆啥竿都不用了。  相似文献   

6.
邹卫平 《钓鱼》2006,(21):37-37
天气对钓鱼的影响,有一般规律可循,因此有一定经验的钓手,都可以总结现若于个“不宜出钓”来,然而钓鱼的例外实在太多,在其它地方难钓鱼的时候,钓某处水、某种鱼恰恰是良机难得,这种反常规的事数不胜数。笔者有过不少这样的经历,所以无论什么季节,什么天气,只要有空,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总是会抱着百分之百的希望,为着那也许中是千分之一的可能,风雨无阻。  相似文献   

7.
袁敏 《中国钓鱼》2003,(10):13-13
2000年《中国钓鱼》第四期何其钧钓友发表《溪潭钓柴鱼》一文,一介绍了“水面草间钓”、“半水层诱钓”、“潭底钓”的经验,觉得都是可取的。笔者爱好手竿钓黑鱼,并有30多年的历史。有些体会,愿与何君及钓黑鱼爱好者交流。 根据黑鱼的生活习性,有多种钓法,如手竿游钓、发竿钓、抛竿守钩等等。我认为,就手竿钓黑鱼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钓法: 一、窝钓(定点钓) 从初夏至仲秋这段时间,是黑  相似文献   

8.
钓鱼人有个通病,都希望到未涉足的水域钓未曾钓获的鱼。在我心里,一直渴望到大海里一试“钓”手。  相似文献   

9.
安泉 《钓鱼》2005,(3):24-24
手竿冬钓不足八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懵懵懂懂的“自学式悬坠钓”到比较完善的休闲台钓,从休闲悬坠钓又基本步八竞技钓的殿堂。每次钓技上的提高,都能带来无比的喜悦和享受。但愿钓友能看完此文和我起分享冬钓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贺军 《中国钓鱼》2000,(3):18-19
鲤鱼性情狡猾,比较难钓,而生活在湖泊里的成年鲤鱼更是“见多识广”。用一般的手竿钓法难以使它们上钩。后来在一次偶然中,我发现了钓湖鲤的好方法,即“长短枪”包食钓鲤鱼。  相似文献   

11.
马建华 《钓鱼》2005,(22):29-30
自“台钓”传入大陆后,经过成千上万钓手的不断改进以及钓鱼媒体的大力推广,大陆钓手的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其钓法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立的垂钓的方式——悬坠钓。[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郁文生 《中国钓鱼》2012,(12):18-19
在苏北里下河一带,冬季气温通常在0~8℃之间,每年在0℃以下天气大约30-35天。近些年由于受暖冬的影响,不少钓手即便在0℃以下时也没有“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的意向,在天气适宜时仍经常出钓于小溪河。  相似文献   

13.
马建华 《钓鱼》2005,(23):28-30
自“合钓”传入大陆后,经过成千上万钓手的不断改进以及钓鱼媒体的大力推广,大陆钓手的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其钓法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立的垂钓方式——悬坠钓。  相似文献   

14.
我与台钓     
我第一次见识台钓是1990年7月2日杭州市钓协与台湾台中市钓协举办的钓鱼联谊赛上。那场比赛在钱塘江畔的近江渔场举行。比赛采取杭州钓手与台中钓手相互间隔抽签定位。我们杭州钓手均是传统钓法,用立漂或星漂沉底钓,鱼饵多为蚯蚓或面饵。台中钓手清一色的台钓。赛场虽然是混养鱼塘,但罗非鱼特别多,钓罗非鱼正是台中钓手的强项。比赛开始后,只见台中钓手挂上饵料后很快就有鱼上钩,有时还一竿中鱼两条,让我们领教了台钓的厉害。我们用蚯蚓很难钓上一尾鱼。当台中钓手频频上鱼之时,我们就很少有鱼咬钩了。这场比赛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台钓是竞技赛中一种比较先进的钓技。比赛结束后,我旁边钓位的台中钓手陈先生送给我两支孔雀毛浮漂,还有竿架、抄网等钓具,使我学习台钓有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孙成波 《垂钓》2002,2(10):52-52
张君是我们几个钓迷中的老手,据说他6岁时就随着爷爷四处钓鱼了。每当侃起钓鱼经时,他总是一套一套的,大有一代“钓林”大家的风范。不过真正让我们印象深刻的还是他的“钓手”记。  相似文献   

16.
于文福 《中国钓鱼》2003,(10):17-19
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连市金州区大魏家镇的范坨子,是钓特种目标鱼的理想王国,更是许多城里海钓人做梦都想一试钓技的场合。读罢此文,你兴许会说钓那么几条鱼有啥吸引力,还王婆卖瓜。其实不然,沿海人常说:“一潮水,一潮鱼。”倘若你的钓法、钓组都出自“巧妇”之手,又有碰上“一潮鱼”的幸运,何虑不烹出垂钓的“美味佳肴”。2002年10月,由于朋友的安排终于成行。故饱蘸  相似文献   

17.
初当地村民称为“钓鱼王”的贾涛,曾在1997年、1999年的“十大钓手”通讯赛中两次摘取钓青鱼桂冠,荣获“十大钓手”称号。2002年11月6日,贾涛在抚仙湖又钓获一条重41.5千克的大青鱼,从而位居2002年“十大钓手”通讯赛钓青鱼榜首,第三次荣获“十大钓手”称号。在“十大钓手”通讯赛中3次金榜题名者,贾涛是第一人。  相似文献   

18.
马建华 《钓鱼》2007,(5X):23-23
野钓钓位的选择能力是考验钓手实力的最重要因素,占领一个好的钓位是丰收的基本保证。好的钓位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有鱼,二是有利于操作。是否有鱼应从有利于鱼藏身、鱼的天然食堂、鱼的洄游路径三个方面来考虑,再结合天气、风向、水温、水的溶氧情况综合判断;有利于操作则要求岸边相对平整、有足够的起鱼溜鱼空间、能够保证钓手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冬钓的建议     
江金宝 《钓鱼》2006,(4):42-43
冬钓活动越来越热,势头强劲,即使在我国冰天雪地的北方,也能看见一批批凿冰钓的人群,“刀枪入库”的钓鱼人已经很少。因为,我们知道:冬天也能有鱼钓。如何能钓到鱼,我不赘言。这里只想给冬钓的钓友提几条建议。扣紧天气把握钓时冬钓难在温度低,然而冬天却漫长的三个月,在这90天中,并非天天寒风,每日冰冻。即使数九寒天,也有艳阳高照温度略高的天气。我曾经留心观察,长江中下游地区,近10年来,气温没低到–10℃的,多数的日子在0℃上下徘徊。每天温差10℃左右,因此最低气温在0℃,中午应在5~10℃。在这样天气,选择无风或微风的睛天出钓,是完全…  相似文献   

20.
一啸 《钓鱼》2013,(3):50-51
这段时间在研究钓大土鲮和撰写“一啸钓法”之淡钓篇,一时忽略了海钓。看看天气和时间,突然发现又快错过一个好的时段了。于是马上联系鳊门的阿佳,询问钓况如何。听他说江牡岛的扇贝排有不少乌头可钓,于是我马上决定去看看是否能碰到传说中的大乌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