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词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字典自学词语的能力,更要教给学生自“悟”的方法。一、结合课文情节“悟”。词语运用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因此理解词语必须首先考虑语境,引导学生自“悟”。如《再见了,亲人》一文中的“雪中送炭”这个成语,可先让学生朗读第一段,然后设问:师:谁能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的“雪”指的是什么?生:“雪”指志愿军“空着肚子”战斗。  相似文献   

3.
感悟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我结合十几年的教学体会,介绍几种引导学生感悟的方法。一、熟读成诵悟文意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学科,不该只是用心和用眼来学习,须在心和眼之外,加用口和耳才好。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因此,只有通过诵读,才能出于口,入其耳,通其心,从而直接感知文学的意蕴,进入作者所描写的艺术境界,领悟作者所要表现的思想意旨。诵读要产生其应有的效应,必须注意诵读的科学化。“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如果处于随意状态来诵读“百遍”,恐怕不能收到良好的诵读效应。因此,在诵读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5.
6.
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悟"很重要。古人十分重视语文学习中的"悟"。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孟子说"说诗者"要"以意逆志",庄子则说"得意而忘言""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其中的"意",就是"悟",也即"用心体会"的意思。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3,(A1):22-23
<正>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以便培养综合型人才,作为工具科的语文理应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积极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悟能力,那么语文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呢?一、课前指导学习,从读中悟预习是感悟的前提,可指导学生通过粗读、精读、赏读课文,用圈点、勾画、标注、写感悟等方式,较好地领悟作者的观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日趋普及,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生力量,从原来单一的汉字组合到现在的汉字、数字、字母、符号等多种形式并用,从过去的严格限于网络传播到现在的经常在传统媒体的亮相,真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相似文献   

9.
美,蕴藏在语文中。语文之美就像一首古典与现代音乐完美结合的乐曲,给人一种绝妙的美的享受。我们透过语文,去体会汉字的结构之美,去领略历史的沧桑之美,去感受祖国山川的壮丽之美,去探索高新科技的神秘之美……  相似文献   

10.
11.
12.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有些难点问题,尽管老师分析讲解得很清晰,而且反复提醒学生注意,但是学生还是照错不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创设辨误情境,引导学生在辨误中自悟是一种有效的举措.即教师提出问题后,不急于提示或给出正确答案,而是与学生一起思考,一起探索,让学生直接解答、辨析,使学生的错误充分"曝光",因势利导,促其自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王霞 《小学生》2013,(3):32-32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多,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和实践来获取知识少。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对所学的内容生吞活剥,一知半解,听说读写的能力得不到提高。新课程标准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指导学生独立自悟、自我提高,正是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14.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追求阅读方式的多变,拓展阅读的容量空间,但阅读的方式不能决定阅读的质量,阅读的容量不能决定阅读的深度。要突破阅读方面的旧窠臼,去寻求更接近教学本质的途径,我们就应重视培养学生心悟。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心悟呢?  相似文献   

15.
谭波 《中学文科》2008,(1):19-20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形成经常比问题的解决更重要;问题的解决可能只是涉及数学或实验技能,但提出新问题、新可能性,或从新角度来关注旧问题,则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常常标示着真正的科学进步。”这说明了创造性对人类的重要意义。什么才算是“创造性”?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可这样理解:创造性的观念或产品必须对于生产者个体而言是独创的或新颖的。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要着意引导学生发问释疑哈尔滨市萧红中学毛玉杰新编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第四部分第四条中指出:“要重视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学生日常所见所闻所接触的事物里,蕴含有很多的道理这道理犹如封锁在秘库石室里的珍奇,要用思考、发问的钥匙去...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自读阅读能力还比较有限,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自读自悟学习时,需要给出更多指导和提醒,让学生顺利进入到阅读学习情境之中,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建立阅读认知基础。在初读感知阶段、在细读分析阶段、在语言鉴赏阶段、在课堂训练阶段,都属于教师介入的良机,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为学生提供更为切实的教学服务,让学生切实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朱光潜先生在《谈读书》中说:“比方有一本小说,平时自由消遣,觉得多么有趣,一旦把它拿来当课本读,用预备考试的方法去读,便不免索然寡味了。”小说命运尚且如此,说明、议论等体的阅读呢?由此推广到其他方面的语学习,下场更是可想而知。语确实陷入了这种尴尬的怪圈。以阅读为例,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19.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一次次的阅读实践逐步实现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提高阅读能力。一、引导学生在读中质疑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  相似文献   

20.
“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应该是镌刻在每一位教师心底的箴言。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考试作为检测预期目标实际达成度的评价手段之一,善后的试卷讲评不可或缺。试卷讲评,或“亡羊补牢”,或“吾省其身”,或“悟错长智”,或“集智广益”,但其都要让学生自己求得理解,目的当然均直指“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