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的新闻作品应当有力度。而要使自己的作品有力度,秘诀之一就是写作风格应当自然,不做作。美联社记者林·贝里的特写《无论是否知情,爱滋病孩一样受苦》正是以自然的风格吸引了我。好的新闻作品不仅要提供信息,而且要能激起读者对它的兴趣。 10年来,爱滋病已经以惊人的传染率和危险性,成为世界上最致命的传染病之一。正由于这样,它经常是记者笔下的主题之一。当然更应该写出特点了。这篇特写的作者从两个爱滋病小患者这一特殊角  相似文献   

2.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之这一问题由来已久,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都不同侧重的有大量的著书论说。本文通过对中国人传统的宇宙观的阐释,对“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在审美领域弊端的解说,旨在强调说明人与自然互为主体、平等交流、和谐。对话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茭学领域,这样的要求,抑或方法无疑为自然审美提供了长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一、“自然的终结” “自然的终结”的概念,来自比尔·麦克基本的著作《自然的终结》。这是一部关于由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的诸多后果的诙谐和悲剧性的著作。作者比尔·麦克基本在该书的10周年纪念版序中写道:“当我在(20世纪)80年代末撰写《自然的终结》时,我进行了两方面的观察。  相似文献   

4.
倾听自然     
《中国广播》2008,(8):67-69
  相似文献   

5.
野生自然     
张正民 《传媒观察》2023,(1):F0003-F0003
昆虫社会的信息传递多数建立在化学信号的基础上,其行为单体模式整合起来即呈现集团现象。以平行社会而论,昆虫世界仍然同属于社会人类的一个系统中,如果不排除社会进化及生命天性,单就我们的受限带来的信息甄别,对社会昆虫的未知远大于可能性认知范畴。因此,预设未来或者取决于人的脑进化。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的自然博物馆对于内容体系、展示体系和教育体系的创新,一方面要遵循本源,立足于自然;另一方面也要顺应时势,向社会、文化等方面加以延伸和拓展,以更好地传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全国新书目》2013,(11):52-53
小种子传播的大学问 到户外走走,大自然老师总会教给我许多新的知识,这次我和朋友旋开公园里的那扇神奇转门,又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生命现象:原来,小种子的传播也有大学问呢!  相似文献   

8.
9.
自然与古典     
中国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之所以数千年不倒,有其文化血脉上的根源。中国文化孕育出的艺术奇葩自古以来都重视艺术家的人格完善,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人与自然万物和谐一体,而这已凝铸成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神髓。  相似文献   

10.
“揭秘”古尸 凡参观过上海自然博物馆的人,都会对展品部的古尸陈列特别关注。此中原因虽说不乏出于好奇心,但更有潜意识中的探究心理——面对默默静躺在陈列柜中的一具具古尸,人们想象着他们在各自所生活的年代,曾经历过怎样的风风雨雨?当然,除此之外,人们更想了解,他们死后,尸体经历了几百年,有的甚至经历了上千年的岁月侵蚀,何以竟能保存完好一至如此? 在这里,每一个参观者都希冀得到“揭秘”的满足。 上海自然博物馆自本世纪60年代初期以来,陆续收集了我国历代古尸20多具,成为国内保存古尸标本数量最多的机构。上海自然博物馆古人类史陈列,则  相似文献   

11.
习惯与自然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干斤重的大象,这不荒谬吗?可这荒谬的场景在印度和秦国随处可见.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  相似文献   

12.
自然之道     
一一杯水泼进土里,很快就不见了;一杯水泼进火里,也瞬间就消失了。这杯水,从此就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了吗?不是!一杯水泼进土里,它以渗透的形式,储存在土里;一杯水泼进火里,它以气态的形式,升腾在空间。  相似文献   

13.
《自然》     
  相似文献   

14.
晓流 《军事记者》2007,(3):I0002-I0002
我们的祖国有着漫长的边海防线,《策马踏雪守边关》是边防部队戍边生活中常见的瞬间,守边官兵值得摄影者歌颂。《策马踏雪守边关》的拍摄者以平视横向拍摄,强调了主题的平常,在形式上并未作特殊的渲染。其简洁的构图形式,让读者一目了然,使读者从平凡中感受到雪中策马不平凡的意境。作者利用高白  相似文献   

15.
在新旧千年的交替之际,人们总会环顾世界,回溯历史,关照自身,希望能总结出一些对未来发展有益的东西。作为自然的人,作为人的自然,或者人与自然等话题,常常会体现出人们的生命意识、终极关怀以及由此引发的生存质量和精神生态层面的意义。 当人们把改造自然、战胜自然修改为崇尚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之际,已经体现了人类对自身和周遭环境认识的进步。如果有谁一定要固执地认为,我们就是要控制自然界、战胜自然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那么,人们对于自然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体自身的认识又将是怎样…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博物馆》2012,(2):129-F0003
浙江自然博物馆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省级自然历史博物馆,也是长三角地区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博物馆之一。在八十多年的传承、积累和探索中,为保护自然遗产、普及科学知识、传承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17.
自然的旋律     
达尔文最早提出这种想法:甚至在我们的祖先会说话之前,他们就已经开始比赛唱歌了。那么,人类是不是唯一会欣赏音乐的动物?  相似文献   

18.
从编辑工作的角度上看,笔者是喜欢自然来稿或自由来稿的。稿件来了,摊在桌上,拆开了,先大致翻翻,挺愉快的。有点儿像电影《阿甘正传》中说的,打开一盒巧克力,你不知道每一粒到底是什么馅儿,都是什么味道。赶上特别欣赏的稿件,就多少有些幸福的感觉。说到幸福的感觉,最让人舒心的是看到一篇好稿,然后慢慢与作者有所接触,三五年七八年,一系列愉快的文字之交后,成为伙伴,甚至朋友。这种状态可遇不可求,不能过于奢望。喜欢自然来稿,这里还包括喜欢陌生的感觉。陌生作者的作品,倘若真需要编辑和其交换对稿件的看法,大多可以直…  相似文献   

19.
与自然相遇     
作者在书中用博物的心灵书写着自然的故事。全书通过弗农山一北京一里诺一瓦尔登湖这样一条叙述主线,详细地描写了作者在近10年间的自然观察和生活体验。观察遍及身边的草木鸟兽以及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人情世故。在对自然观察的细致描写的基础上,作者深入这些自然对象背后蕴含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乃至由人与环境关系而引发的深层思考,挖掘探究其人文与自然的价值与意义。一个业余博物爱好者,一个生态关注者,就这样在不同地域文化中穿梭往来,在陌生之地从一花一鸟开始熟悉,在常居之地则不断发掘身边惯常的地景,重新发现自然的美与乐趣。作者的观察描写使得读者可以有身临其境之感,而对观察对象背后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考察以及对相关问题的反思则引入深思。中美两种环境之间的自然和文化体验之比照更是本书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这是杨钟健教授在解放前写的一篇文章,原载1948年3月上海文通书局出版的《文讯》杂志第八卷第三期,现转载于此,供参考。人人以为纽约是一个穷极豪奢的不夜城,在此也有世界最高的建筑,各式各样的娱乐场所,世界应有尽有的饭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