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处所介词是汉语介词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类别。通过对处所介词进行定量的研究与分析,予以全面、准确地描写与展示,使《大唐新语》中的处所介词得到进一步地细分,从而反映这一时期处所介词的发展概貌。  相似文献   

2.
时间、处所、方位介词是汉语介词类中的重要类别,从这3个角度对《东京梦华录》中的介词进行归类。在此基础上考察《东京梦华录》中这3类介词,对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研究,勾勒出《东京梦华录》中时间、处所、方位介词的概貌,总结出《东京梦华录》中这3类介词的共性特征与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刘丹青《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问世以来,学界开始重视汉语。汉语是一门以前置介词为主又有后置介词的语言。就前置介词来说,根据其在动词前后位置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动前前置介词和动后前置介词。在这一理论背景下,对湘阴话的基本方所前置词"得"展开考察,通过详细分析"得"的语法功能,整理出"‘在’义动词—介词—体标记—语气词"的语法化链条以及"得"的类型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满汉合璧语料《清文启蒙》、《清文指要》(百章)中"X着"类复音介词的考察,揭示出由"着"附加生成的复音介词是清代汉语复音介词生成的最主要方式。清初"X着"类复音介词使用频繁,这一阶段"X着"类介词内部,语法化程度不一,呈现出多层次并存的局面。"X着"类介词中的"着"也并非处于同一虚化程度,有的保留了一定的体意义,有的则虚化为词内成分。满汉合璧会话书中,复音介词"X着"主要对译着满语的后置词、格助词成分,这些成分在汉译为介词时就是否带"着"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满汉合璧会话书是专供旗人学习北京话的语言材料,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单音介词及双音介词的使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战国纵横家书》作为出土文献,较好地保留了战国中后期的语言面貌。虚词是汉语的重要语法手段之一,其中介词在语言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介词在《战国纵横家书》中出现频率较高,本文运用统计和分析比较的方法,以介词的语法特点和语法功能为切入点,对书中出现的介词进行比较研究,管窥这一时期介词的使用特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大唐新语》中的有标志被动句进行穷尽性的探讨分析,并从汉语发展史的角度。比较研究《大唐新语》有标志被动句的结构和语义特点,从而窥见唐初汉语有标志被动句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7.
介词"对"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高、关注度较高的一个介词。本文以"对"字句语料为依托,将介词"对"分为"对1""、对2""、对3"和"对4"四种下位子类,从共时层面对其语法意义进行分析,并进一步从认知角度探讨四类"对"间的深层语义关系,从而构拟介词"对"历时的语法化轨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汉语语法史的角度,对《汉语大词典》若干单音节介词书证滞后问题提出讨论,并补充"共、向、因、从、投、把、於、为、望、将、由、自"等介词书证。  相似文献   

9.
汉语连—介词的来源及其语法化的路径和类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蓝生 《中国语文》2012,(4):291-308,383
本文所谓连—介词是指能够兼做并列连词的介词,汉语的连—介词至少有四个来源:(1)伴随义动词"和、跟、同"等;(2)使役义动词"唤、教";(3)给予义动词"与、给";(4)同位结构"我两个"中的数量词"两个"。文中描述了这四类连—介词语法化的动因和路径,归纳了它们语法化的三种类型;对相关的语言现象进行了具体的考证和解释;结合论题,对语法化的普遍规律进行了一些概括和说明。  相似文献   

10.
《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条目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书证疏漏、例证晚出和义项不全。本文将结合《大唐新语》中的词语给予补充。  相似文献   

11.
朱丽  李明 《邢台学院学报》2012,(1):169-170,181
对《礼记》中的"为"字进行穷尽性统计,以此来观察它在上古汉语里的各种语义语法功能。"为"在《礼记》中主要有动词、介词、助动词等用法。将动词"为"、助动词"为"和介词"为"按照其在文中的具体语义语境划分为多个义项,并分类举例阐述。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中"X+于"结构使用广泛,在句子中经历了语法化过程。而其中的"于"字经历了词汇化,逐渐由介词转变为类词缀,继而转变为词缀。本文通过采集《人民日报》新闻并基于依存语法构建依存树库,对现代汉语中的"X+于"结构句法功能以及"X+于"结构中的"于"的词汇属性进行了计量研究。研究发现,"X+于"结构在句中作动词占比最高,且"X+于"结构中"于"字可以是介词也可以是不起介引作用的类词缀或构词词缀,并从韵律特征和配价增值的角度进行了虚化可能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3.
《大宋宣和遗事》中的"将"其用法可分为名词、语素、动词、副词、介词、助词六类,其中:名词、语素、动词、副词保留了上古中古汉语的一些用法特点,是承接发展的,而介词"将"和助词"将"却有了其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4.
汉语中许多介词的产生,都是动词语法化的结果。"照"由"照射"义动词引申为"比照"义动词后,又进一步虚化为介词。介词"照"有作依据介词、时间介词、方向介词、对象介词、比较介词五种用法。"照"的依据介词用法、方向介词用法和比较介词用法来源于动词"照"的"比照"义,"照"的时间介词用法由依据介词"照"虚化而来,"照"的对象介词用法则来源于方向介词"照"的功能扩展。"照"由动词语法化为介词的动因有语义层面的词义扩大及语义感染、句法层面的连动式结构、语用层面的口语交际及方言推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从韩国大学研究生作业中收集到的中高级汉语学习者的语法偏误,可以归纳出"了"的使用、补语、副词、助动词、介词、某些汉语中特殊的句式、语序以及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等8类常见的语法偏误。造成这些语法偏误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语言类型差异和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使然;二是学生不熟悉汉语某些特殊的句法规则;三是教师讲解时的误导或疏于解释。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效率,建议教师运用三种教学策略:对于相关语法点采用分散教学与集中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辅之以必要的练习突破难点,把语法、词汇与功能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介词的“和”“同”表示“共同、协同”、“对象”等,是一类。“替”表示“动机·目的”,是另一类。这两类介词互相排斥,不能互换使用。然而,近代汉语里并不如此。本文把近代汉语这两类介词的特殊用法归纳为五小类,逐一考察它们在五部明清时代的白话小说里的分布情况。有些介词,《儒林外史》中有较多的互换使用现象,其他作品则稀少。但值得注意的是《金瓶梅词话》第53回至57回的介词与《儒林外史》一样,有较多的特殊用法。还有与《水浒传》重复部分中,《金瓶梅词话》对此种特殊用法大都作了修改。本文提出一个看法:《金瓶梅词话》原作者并不深谙这种介词用法。  相似文献   

17.
"对"是现代汉语常用介词之一,具有多种语法意义。本文从介词"对"的语法意义、"对"字结构及其句法功能、"对"与相关介词的替换关系、"对"的语用和篇章功能四个方面出发,总结和分析了近三十年来现代汉语介词"对"的研究,并对相关课题的研究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8.
《朴通事》、《老乞大》中表处所的介词有"自、从、向、在、至、到、往、沿、当、朝、于、就"12个。其中大部分的用法还保留在现代汉语中。文中描述了这些介词各自的使用频率及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词的兼类现象和活用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语法历来都是汉语教学的难点,语法论著虽然种类繁多,对许多相同问题的看法却大相径庭,让人莫衷一是。在《词类》这一章节中.不可避免地要提到词的跨类问题,《汉语语法问题》①一书将其分为兼类和活用两大类。可是.对于这两种现象的界定,不论是《汉语语法问题》还是其他一些语法著作,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分歧。为了更好地认识它们,我们有必要对各种说法进行进一步分析,以求得到一个相对合理的结论。一、定类与跨类关于词的语法类别,汉语语法学史上有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词无定类”,其中以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马…  相似文献   

20.
在汉语教学中,教师可能经常会听到这样的问题:有些介词的基本意思相近,为什么在一组意思相近的词中要选择这个词而不选择那个词?很多情况下,跟这两个词之间意义上的细微差别有关。本文主要从语义、语法和语用这三方面对汉语介词"向"和"往"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