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何洁 《现代教学》2013,(1):117-118
初中语文的教学要点,约定俗成为“听、说、读、写”四大能力的训练,近年来有向“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发展的趋势,教师们视品读文本、获得体悟、落实写作等为语文教学的必要环节,于是将前两者“听、说”逐渐弱化,特别是“听”。然而在文言文教学中,“因声求气”,以文言文的读音、形式来解读文言文的内涵,是一剂教学良方,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2.
汉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形表意”。绝大多数汉字的诞生是有其最初的造字理据的,即为什么用这个“形”表达这个“义”。在语文教学中,“因形求义”法就是通过剖析造字理据,寻根溯源式地获得对字义的理解。高中语文教学应注重“因形求义”法的具体运用。“因形求义”法在讲解文言字词、归纳一词多义、辨析形近字、解读古代文化等方面均能发挥以简驭繁、事半功倍之功用。  相似文献   

3.
“因声求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声求义”是训诂研究的一项重要方法从汉代发展起来的文献语言学,经过一个漫长的丰富完善过程,到了清代,明确地分成了文字、音韵、训诂三个门类,脱离了经学的附庸地位,成为独立的传统语言科学。文字、音韵、训诂是三个不可分离而又各有侧重的门类。文字的研究偏重于形,音韵的研究编重于音,而训诂则以探求和解释语义为主要任务。为什么这三者又是不可分离的呢?这是因为不论是研究文字、音韵,还是训诂,都以古代文献语言(即古代的书  相似文献   

4.
"因形求义"是指通过汉字的形体结构特征,字形的辨识与分析而达到解释字义的途径,也叫"据形索义",在训诂学中被称作"形训"。在"因形求义"法的具体使用中,我们要注意:可将其适当用作课堂导入,增添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建立语库;注意不要过度解读,滥用"因形求义"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5.
"因声求义"是重要的训诂方法。借助这种方法,可以探求语源、寻求本字,正确地解释连绵词,对阅读古典文献,有很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因声求义"和训诂进行阐述,分析其作用,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因声求义,从语音来训释词义,是训诂学上常用的方法之一。戴震认为“故训声音,相为表里。”阮元也认为“义以音生,字从音造。”王念孙强调指出“训诂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际同条共贯。譬如振裘必提其领,举网必絜其纲。”黄侃先生也说:“文字之训诂,必以声音为之纲领。”这些反映了清代和近代学者对声音问题的极为重视,说明因声求义方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古籍整理工作的展开,训诂学作为一门指导古籍整理实践的科学,必将愈来愈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我们在校勘、标点、注释、今译古籍时,首先要准确理解古书中的原文原意。由于汉语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古今和方言的差异,以及古人在用字时的种种复杂现象,在一部古籍中必将会遇到一些疑难词句。古籍整理工作者对这些疑难词句的理解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古籍整理工作质量的高低。因此,要准确解释这些疑难词句,就必须正确地运用训诂方法。因声求义就是一种通过语音和语义之间的内在联系,解释古代语言现象的训诂方  相似文献   

8.
"声训"与"因声求义"在训诂学著作中经常被看做两个等同的概念,在训诂实践中也往往没有区别地交替使用。其实"声训"和"因声求义"在"训释词"和"训释目的"上都有所不同,这些不同更反映出二者在其适用范围和求义层面上存在着的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   

9.
清代学者突破了文字字形的限制,将因声求义这一原则广泛地应用于训诂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乾嘉学派时期是清代训诂学发展的鼎盛时期,许瀚秉承乾嘉余绪,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因声求义又有了新的发展,不仅将其广泛运用到训诂实践中,解决了古籍中的许多疑难问题,还总结了求古韵的八种方法,为后人的训诂实践提供了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三个方面谈了笔者在从事十多年的古代汉语教学中对“因形求义”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清人王树枏的《畿辅方言》是清末民初一部记载河北古代方言的辞书,在汉语方言学史和词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王氏以声音通训诂,运用"因声求义"训诂原理进行字、词诠解的方法,在传统语言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因声求义”是训诂学上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它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萌芽,从汉代的“声训”、到宋代的“右文说”,再到清代的“因声求义”理论,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现就其发展过程进行简单概括总结,从而理清其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3.
义素分析是借自西方的语言学理论分析方法,最初是用来分析亲属词的义位特征的,后来在语言学研究中被广泛运用。而“因声求义”作为一种训诂释义方法,主要是根据音近义通的原理系联根词与源词,找出它们之间的意义联系。将义素分析的理论运用到“因声求义”的训诂实践中,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吴雪康 《文教资料》2007,(8):177-178
“因声求气”说是中国文艺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对“文气”的探讨也是自古以来文艺评论家们的一个重要话题。语文作为文艺理论的载体,语文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应局限于文学常识,应更多地传递方法论的知识,提供实际的可操作性的方法,以有利于学生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6,(8):22-23
作者主要结合十多年的高中教学经验,对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脱节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探讨的基础上提出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的一些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武媛媛 《语文知识》2013,(4):104-105
本文主要从现有一些词典对"暴虎冯河"释义的不足出发,运用"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探求"暴虎冯河"中"暴"、"冯"二字分别对应的本字及表达的含义,从而正确理解"暴虎冯河"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因声求义作为传统训诂方法之一,虽早在汉代已出现,但缺少系统化、理论化。清代是训诂学的鼎盛时期,顾炎武、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为"因声求义"这一学说做出了重要贡献。《广雅疏证》借助"因声求义"的理论,在同源字、连绵字、通假字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18.
马克冬 《河西学院学报》2008,24(1):80-82,116
广义“因声求义”说是上古的声训、以宋代为主的右文说和清代的“因声求义”说的合称。文章从语源学、词族学的角度来探讨其发展情况以及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将语源学、词族学与广义“因声求义”说加以对比。  相似文献   

19.
张雪魁 《现代教育》2012,(11):117-117
山东省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在第三单元的赏析指导中提出了“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要求。“因声求气”,就是感受诗歌的节奏,根据声韵的特点,把握诗歌的精神;“吟咏诗韵”,就是字词本身所包含的感情,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在第三单元的赏析指导中提出了"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要求。"因声求气",就是感受诗歌的节奏,根据声韵的特点,把握诗歌的精神;"吟咏诗韵",就是字词本身所包含的感情,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