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出神"与"入神"本是兄弟俩。一天,他们突然间觉得好生纳闷:咦,咱俩一个是由"出"与"神"组成的,一个是由"入"与"神"组成的,而这"出"与"入"又是相对的,咱们俩怎么会是兄弟?他们百思不得其解,就去请教词典公公。词典公公告诉他们:"按照惯例呢,意思相对的两个字分别组词后,两个词所表示的意思应该是相反的。比如:‘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你俩虽然也是由意思相对的‘出’和‘入’组成的词,但所表示的意思却  相似文献   

2.
<正>交作业的时候,一个小男孩指着作业本上的"鄂博"二字问我:"老师,‘鄂博’是什么意思啊?"我心里咯噔一下,无言以对。这个词,我以前的确没有见过,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的脑子像陀螺一样飞速转动起来:这不就是一个词吗?今天借此学习一下,也没什么丢面子的,毕竟这不是一个很常见的词。我问他:"你这个词是在哪里找到的呢?"小男孩笑着说:"我是从资料书上抄来的,不知道是什么意  相似文献   

3.
著明教育家孙敬修先生在解释“聪明”一词时这样说:“怎样才能聪明呢?先得用自己的耳朵认真听,所以‘聪’字是‘耳’字旁;右边上边两点代表两个眼睛,要想聪明就得用好自己的眼睛,好好看;下边‘口’字,用嘴问问题,多练习;最下边是个‘心’字,光用耳眼口还不行,还得用‘心’,用心记。可这四件  相似文献   

4.
《家教世界》2009,(2):6-7
朱熹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他与盛温如是好朋友。有一天,朱熹到外面去散步,半途中正好碰上了好友盛温如。朱熹便搭讪道:"温如兄,你提着竹篮急急忙忙地干什么去呀?""我去买东西。"朱熹一听便乐了,答着说:"你怎么买‘东西’不买‘南北’呀?"盛温如笑笑说:"你这大学问家可就孤陋寡闻了吧?难道你不知道中国的阴阳五行?五行分别为‘金木水火土’,东边属木,西边属金,南边属火,北边属水,中间为土。我拿着竹篮自然不能买‘南’‘北’,只能买‘东’‘西’啊。"朱熹听后,心里十分佩服,对他说:"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朱熹接着又问道:"你买这么多的‘东’‘西’干嘛用啊?"盛温如答道:"今天岳父大人过八十大寿,要好好庆祝一番!""老岳父今年多大岁数了?""八十一个春夏秋冬。"朱熹想起刚才"东南西北"的事来,戏谑地说:"应为八十一个春秋。"他刚一说完,两个人都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盛温如,用"东""西"两个方位来指要去买的物品;朱熹则用"春""秋"两个季节,代指年岁,两人都运用了借代手法。  相似文献   

5.
《近代汉语指代词》(吕叔湘著,江蓝生补,学林出版社,1985。下称《指代词》)指出:“把相对的两个性状词‘多’跟‘少’合成一个词‘多少’,这构成一个询问一切度量的典型,准此可以有‘大小?’‘轻重?’‘高下?’‘深浅?’‘远近?’‘早晚?’等等,这些格式也许都曾经有过,但我们见到的实例只有‘大小’跟‘早晚’,其余的都让‘多远?’‘多重?’‘多高?’‘多深’等格式替代了。”(355页)近日读书偶寻得“远近”之类的实例若干,可为以上论断提供一个佐证:  相似文献   

6.
近日,我在教学高中《语文》第三册第8课《词七首》时遇到了两个始料不及的情况。一个是在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准备课堂总结时,一个学生突然举手提问:"老师,在这首词中,周郎和公瑾是同一个人,为什么作者在‘三国周郎赤壁’中称‘周郎’,而在‘遥想公瑾当年’中称‘公瑾’呢?"  相似文献   

7.
有一次,听一位教师上《滥竽充数》(苏教版第九册)。教师问:"同学们,有不懂的问题吗?"只见一个同学站起来问道:"为什么对齐宣王用‘死了’这个词?""这有什么好问的?人死了不用‘死了’这个词,难道还用‘活了’?"于是,一个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火苗在教师答非所问的调侃中熄灭了。  相似文献   

8.
去“痘”记     
<正>"哎哟!这都立秋了,蚊子怎么还在我身上‘画画’呢?难道想在冬天来临之前再‘狂吃’一顿,准备冬眠?"我一边往腿上猛搽  相似文献   

9.
《高中生》2007,(22)
语文老师在培学生讲"把"和"被"的区别。突然一位学生问道:"老师,‘把’和‘被’能连用吗?"老师答:"当然不能!"学生很困惑地说:"可我妈妈就常把这两个字连用,每天早上她都对我说:‘把被子叠起来!’"  相似文献   

10.
"兼词"是古汉语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对于兼词,我们可以从词义和读音两个方面去理解。从词义上说,兼词的词义是两个词的词义的组合:从语音角度看,兼词基本是合音字,即其读音是由两个字的声韵调拼合而成。杨伯峻在《文言文法》中说:"这类词的特点是,以一个字,却同时起两个不同的词性的作用。有些是合音词,有些却不是合音词,譬如常用的‘诸’字,有时是‘之于’两字的合音,‘之’是代词,‘于’是介词,那么,这一‘诸’字便同时既起代词  相似文献   

11.
语文九册《大仓老师》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老师问:‘你们知道的单词中,哪些是用来称呼自己的呢?’……大仓老师指名叫同学回答。‘自己’、‘我’、‘鄙人’、‘余’、‘吾辈’、‘咱’,老师把这一个个词写到黑板上。”大仓老师先后板书了“自己”等七个词,显然是想通过教学让学生复习已学过的“用来称呼自己”的单词。然而,按照现代汉语的使用概念,大仓老师所板书的那些词并非都能用来称呼自己。“鄙人”是旧时用于自称的谦词;“咱”和“俺”都是方言中的自称词,它们与“余”一样,都  相似文献   

12.
去“痘”记     
"哎哟!这都立秋了,蚊子怎么还在我身上‘画画’呢?难道想在冬天来临之前再狂吃一顿准备冬眠?"我一边往腿上猛洒花露水一边抱怨。不用说你也猜到了吧,我  相似文献   

13.
学校要举行篮球比赛,明明主动帮老师写了一个通知,却错把"篮球"写成了"蓝球"。通知一贴出,亮亮看见后,告诉明明:"你写错了,应该是‘篮球’。"明明不解,问道:"为什么‘篮球’的‘篮’字是竹字头呢?"亮亮  相似文献   

14.
当从儿子王锦锋和儿媳手里接过一个杯子和两个靠垫时,年过六旬的黄继森夫妇在刚刚认识两个月的"兵儿子"的婚礼上热泪盈眶。"‘杯子’寓意一辈子,‘靠垫’寓意靠山。两个孩子送我们‘杯子’和‘靠垫’,就是想一辈子照顾我们、一辈子当我们的靠山。我们能不高兴嘛?"老人激动地说。家住北京朝阳区小红门  相似文献   

15.
"表现手法"与"表达方式"是不是一个概念呢?不是。它们是有区别的。绝大多数学生用这两个词时不作区分,随意乱用,因此,这两个词混用的现象非常严重。如何快速有效地区分它们呢?我觉得作如下区分比较见效。  相似文献   

16.
赵春梅 《考试周刊》2013,(44):75-75
<正>一个分数它的各部分名称分别为分母、分子,那"分公"、"分爸"又从何说起呢?在第七届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系列研讨会中,一位老师教学《分数的认识》时,她先由分饼引出1/2,接着让学生判断哪些图形中的阴影部分可以用1/2表示,又让学生涂出一些图形的1/2,等等,在这节课的第37分左右,教师介绍了分数线及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随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下面的数叫做分母,你猜一猜分数线上面的数叫什么呢?"学生个个面面相觑,都没有举手。教师鼓励:"同学们,下面的数叫做分母,你大胆地猜一猜上面的数叫什么呢?"老师又着重强调了"分母"这个词,这时有一个学生举手说:"老师,分数线上面的数是叫‘分公’吗?"老师尴尬地摇摇  相似文献   

17.
一天,上四年级的妹妹突然跑过来,兴高采烈地对我说:"姐姐,姐姐,我终于把作文写好了,还用了好多好词好句呢!你要不要欣赏一段儿?""好吧,反正我也闲得无聊。"我一口就答应了她。"……我要努力学习,为实现祖国现代化雄伟目标做奉献……""停,这句话怎么这么别扭,有‘雄伟目标’这种说法吗?我觉得应该是‘宏伟’啊!"妹妹想了一会儿,说:"‘宏伟’和‘雄  相似文献   

18.
快乐“派”     
"太"的含义教师:"‘太’的意思就是至高无上,像太上皇呀,太空呀,等等。明白了吗?"小明:"明白了,怪不得我爸爸叫妈妈‘太太’呢。"  相似文献   

19.
小机灵站在讲台上,指着年长长年朗声说道:谁能读读这两个词语?简单得很!小迷糊笑着说,两个词都表示一年的时间长,所以都读‘cháng’,对不对?  相似文献   

20.
正"‘没有之一’是我最讨厌的一个词,没有之一。"如果你在网络上看到了这么一句话,你会不会一头雾水?这"没有之一"是什么意思?它又从何而来呢?首先,应该先搞清楚"之一"这个词。"之一"在刚出现的时候并不能算作一个独立的词,具有"附着性",表示一定范围内的数量或事物中的一个。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