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圣叹,江苏苏州吴县人,我国明清时代卓有成就的文艺批评家,妇孺皆知的是他对《水浒传》的精彩评点。这位江南怪才在55岁时被清政府杀害于南京。金圣叹之死,其导因似与“哭庙抗粮案”有关。但事实上,也缘于他离经叛道的性格,当时紧张的政治氛围和来自阴险刻毒官员的迫害。当然,更为直接的原因是江南归附不久的一些所谓正人君子对金圣叹的攻击诽谤,使得他的声誉一直处于负面的险恶氛围之中,稍有风吹草动,种种原因便会纠合在一起,最终造成了金圣叹弃市于南京三山街头的悲剧。  相似文献   

2.
金批与儒学     
金批与儒学张载轩有人因为金圣叹不满现实,在《水浒传》批语中发了很多牢骚,又在参加抗粮哭庙后被清廷所杀,便断定他离经叛道,反对儒家正统。此乃皮相之见。事买是金圣叹一生对孔子顶礼膜拜,对儒学信奉不疑。贯华堂本《水浒传》上的凿凿金批,就是他崇儒信儒的见证。...  相似文献   

3.
书种与奇才     
清代顺治年间有一大冤狱,名日“哭庙事件”,18位书生横遭死难,内中一人是金圣叹,其人其事传闻天下,颇有争议。金圣叹自称“书种”,出自他的《绝命词》一诗,曰:“东西南北海天疏,万里来寻圣叹书。圣叹只留书种在,累君青眼看何如。”  相似文献   

4.
金圣叹、戴震、翁同和是清代三位著名的学者,他们在临终之前以对联的形式写就了人生的绝唱,总结自己的一生或表达对亲人朋友的眷恋。金圣叹是清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他评点的七十口本的《水浒》是清代流传最广的版木。清顺治十八年,金圣叹因哭庙案被杀。临刑前,面对儿女,生离死别,金圣叹哀痛无比,遂吟出一联: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此联妙用谐音双关,字面意思是说莲子  相似文献   

5.
<正>金圣叹是明末清初的一大怪才。在文学创作中,他语言犀利,文笔幽默;在生活中,他也是幽默大师,临终之前都不忘调侃死神。金圣叹因冒犯皇帝,受"抗粮哭庙"案牵连而被关进死牢。在狱中,金圣叹叫来狱卒,说他有要事相告。狱卒以为大师会透露传世宝物的秘密,或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于是,狱卒拿来笔墨,虔诚地伺候大师。出乎意料的是,金圣叹的"要事"竟然还是幽默。他指着狱卒给他送来的饭菜,  相似文献   

6.
金圣叹因抗粮哭庙被杀,无疑是悲剧结局。一个以讲学著书为业的文人,何以落得如此下场?本文从四个方面说明了他走向“大团圆”的必然性:一、他一贯憎恨贪官污吏,看到当时吴县县令典守自盗,义愤填鹰,忍不住起而攻之;二、他经济状况和政治地位每况愈下,对黑暗现实越来越不满。为改变现状,他参加抗暴斗争;三、他才华横溢,自视甚高,但怀才不进,无缘做官。于是满腹牢骚,借机发泄;四、苏州人民的抗暴传统,使他爱憎分明,刚正不阿,通事敢于挺身而出。金圣叹之死,是金圣叹与清代统治者冲突的结果,也是金圣叹思想和性格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7.
明末清初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原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字圣叹。“圣叹”即圣人孔子之叹。《论语》中记栽了孔子称赞弟子曾点的志向,金若采改字“圣叹”,就是把自己与孔子的得意门生曾点相提并论,坚信自己若早生2000年,也一定会得到孔圣人的赞叹,可见他恃才傲物的狂放个性。后来金圣叹因“抗粮哭庙案”被杀于南京三山街。  相似文献   

8.
金圣叹,明末清初的文学评论家,曾批注我国名著《三国演义》、《水浒》、《西厢记》等书,为世俗传诵至今。清顺治末年,金圣叹以抗粮哭庙案被牵连入狱,判决斩刑。 在处决他的头一天,其子到狱中看望他,刚一见面,儿子就大哭不止。这时,金圣叹不但没有哭,反而很乐观地安慰儿子说:“别哭,别哭!来,我俩父子来对对联。”当场出一对联是:“莲(怜)子心中苦;”要儿应对,儿子哭得泪人儿一般,想到明日父子就要永别了,哪还有心思应对啊。金圣叹见儿子无心来对,便笑:“娃娃,听着,还是老子来与你对上。”下联对为:“梨(离)儿腹内酸”。对联工整,且含父子生离死别之苦。儿子收泪对金圣叹说:“这都怪你老人家读书过多,才惹起惨遭杀身之祸。”金圣叹摇头道:“非也,非也!儿今后书可读,官不可做也。” 斩首前,按规矩要先赏犯人酒饭,以便死去做一个饱死鬼。金圣叹饮酒时,边饮边说:“割头,本痛事也;饮酒,本快事也,今割头而先饮酒者,痛快,痛快也。”临刑游街示众时,金圣叹不但不怕,反边走边吟诗道:“黄泉路上无旅店,今夜不知宿谁家?”押到北京菜市口刽子手正要杀他头时,金圣叹忙说:“兄弟,别忙动手,我还有信  相似文献   

9.
作为“六大才子书(《离骚》《庄子》《史记》《西厢》《水浒》与杜诗)”之一的《水浒传》,其作者系施耐庵、罗贯中,这是史实。17世纪的怪杰金圣叹(1608—1661,名采,字人瑞,江苏苏州吴县人),最服膺施耐庵,说:“天下之文章,无有出《水浒》之右者。天...  相似文献   

10.
金圣叹本《水浒传》在结尾第70回中让卢俊久梦见一个长人执弓收捕了梁山好汉,并让卢俊义看到"天下太平"四字,用"长人"来预示"天下太平",不但有历史依据,而且有深刻的文化含义。在中国文化中,"长人"常常用来表示"祥瑞"之兆。理解"长人"意象可以更好地把握金圣叹的心态与他腰斩《水浒传》之含义。  相似文献   

11.
咏月联     
自古以来,有关中秋节的对联很多。如大家熟悉的对联: 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这是明末清初文学批评论家金圣叹作的对联。相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中长老出对子难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历史上称为“生题死对”。  相似文献   

12.
金圣叹是明末清初的一个反动封建文人。大约在一六○八年前后,生在吴县(今苏州)。本姓张,名采,后改姓金,名喟,一名人瑞,字圣叹。早年中过秀才。他醉心追求功名利禄,却始终没爬上去,做了一辈子怀才不遇、玩世不恭的帮闲。在文学方面,他批点过《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  相似文献   

13.
金圣叹对《水浒传》《西厢记》等叙事作品的评点,蕴含了深刻的解释学思想。作品的意义存在于作者的创作意图中还是存在于读者的理解中,读者能否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这都是金圣叹在评点中思考过的问题。在金圣叹那里,人都有"至诚之性",读者应当能够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但由于作者创作情境和读者理解境域的复杂性,重建作者创作意图在实际上又是不可能的,也是无从判断的。面对这一困惑,金圣叹提出,读者要"眼照古人",以自己的理解去迎合作者的意图,"与古人捉笔一刹那顷精神,融成水乳"。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毛主席重要指示的指引下,一个学理论,评《水浒》的运动正在深入开展。这是我国政治思想战线上的又一次重大的斗争。这场斗争对于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异常激烈的教育战线来说,意义更为深远。我们必须重视这场斗争,引导青少年通过学理论,评《水浒》,“知道投降派”,增强反修防修的能力。这里,我们想通过分析明末反动文人金圣叹教子读《水浒》的险恶用心,从中引出一些值得重视的历史经验。金圣叹原名采,又名人瑞,取号圣叹,江苏吴县人。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朱明王朝对付农民起义的招抚政策连遭破产,改用以征剿为主的时候。顽固地站在封建地主阶级立场上力主征剿的金圣叹,主张对起义农民要斩尽杀绝。于是,他拿起笔刀,  相似文献   

15.
<正>名篇解读:民间故事中的百姓智慧《牛郎织女》是一篇著名的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老百姓口耳相传的经典,是老百姓智慧的结晶。中国有四大著名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它们也被称为“四大民间爱情故事”。那么,《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表达了老百姓的什么智慧呢?  相似文献   

16.
金圣叹用"画"来评点《水浒》,既与中国文论与画论相融合的文学批评史有关,又与明中后期时代氛围有关。从金圣叹现实与理想的关系以及"水浒"意与象的关系中,可以看出金圣叹将"画"、"水浒"、"自身"三者同构在一起,这也是其用"画"评点《水浒》的最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论金圣叹评《水浒传》的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圣叹是我国封建社会较有广泛影响的文学批评家之一,他所评点的《水浒传》,很早就在国内流传,产生了不小的社会影响。对于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的观点,长期以来便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评价。近几年来,在批判继承文学遗产工作中,有些人提出应该予以重新评价的问题,是值得研究的。历史地具体地来研究一下金圣叹是怎样评点《水浒传》的,无疑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金圣叹的文学批评观点,也有利于清醒理解封建地主阶级的文学批评的实质。本文试图就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的批评观点,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得到指教。  相似文献   

18.
金圣叹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家,其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金圣叹在众多名家中是独特的一位,他在小说美学方面的批评思想成果对研究小说艺术有着相当大的价值。在"因文生事"和"以文运事"上,金圣叹通过《史记》和《水浒传》的相关情节作出了自己的看法。"事"与"文"的作用和地位不同,在符合生活逻辑,合乎人物情理的原则下,利用"生"的手段,无中生有的虚构的故事,这样的作品才有审美特质。本文主要从这一角度切入,分析评论金圣叹在其小说艺术研究理论上的美学体现。  相似文献   

19.
金圣叹小说理论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圣叹选评的《水讲》溶融了他的许多小说理论,作者撷取了:小说与史传作品的关系;小说是“以文生事”的创作特点;小说的审美特征等三个方面来介绍金圣叹在批评小说《水浒》时所表达的理论观点。并分析了金圣叹这些理论产生的缘由及为何未能对后世小说创作产生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钱谦益《列朝诗集》叶小鸾传是据叶父绍袁编《午梦堂集》摘编改写而成,所谓"吴门有神降于乩,自言天台泐子"即指苏州金圣叹。其于三十岁左右时,频繁扶乩降神于吴中,与吴江叶氏有着密切交往。有关事迹在《午梦堂集》之《续窈闻》等篇目中有详细记载,是研究晚明的金圣叹活动和江南士风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