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语境的类型和内容 对汉语自然语言的理解运用,必须解决语言怎样准确恰当地表达思想的问题。要重视语言运用者与语言所表示的思维之间的联系,语言的听者、读者与语言所表示的思维之间的联系,还要求结合同上述两方面有关的其他一些语言因素来考虑语义。对自然语言中经过洗炼的具有艺术性质的文学语言,尤其应该研究它所以能够表达某种特定思想感情的因果关系。 所谓“语境”,概括地说,就是指规定特定语言所以能表示一定语义,具有一定交际功能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境界条件。  相似文献   

2.
模糊性是语音的一种固有属性,研究语音的模糊性对全面揭示语言的模糊性、语言的本质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对语言的现代化有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本文从语音的模糊性的产生原因、具体表现及意义三个方面入手,对语音的模糊性做一个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汉语数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外延。"三"作为较具有代表性的汉语数字,不仅表示具体的确数,还具有虚指功能,语义相当模糊。三字语义的模糊性要求我们在翻译中不能只拘泥于本身的数值,而必须要考虑它所存在的语言环境,精心选择适当词语,既译其义,又译其韵。  相似文献   

4.
汉语颜色词是汉语词汇体系中的一枝独秀,有着旺盛的生命力,鲜活的形象感和强烈的表现力。颜色词与它所指的"对象"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对它的修辞功能进行论析,力求向人们展示它无穷的魅力,从而也使得汉语颜色词的使用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5.
论声音表义     
语言是用音和声表义的,形成音语和声语两大语言体系。通过对音与声的对比分析,从渊源上阐释二者表义的异同高下,意在说明声语表义优势之所在,尤其是汉语的杰出表现。  相似文献   

6.
谐音现象中包括本体与谐体两个部分,根据表义模式的不同我们将汉语中的谐音现象划分为双关表义、谐体表义、本体表义、本体谐体共表一义、本体谐体各自表义及特殊表义模式6种类型,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谐音现象进行分类的新标准,并有助于从语义角度更深入地理解汉语中的谐音现象。  相似文献   

7.
模糊理论在语言学中的应用,让我们逐渐认识到汉语时间词具有典型的模糊性。它的特点主要有三点:表示的概念没有明确界限、具有相对精确性、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时间词有一天之内、一年之内、一段特定的时间内、短暂的时间内几种划分范围,每一种范围内的词语都具有模糊性。时间词的模糊性产生主要有主观上和客观上两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8.
浅谈标点符号的表义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点符号作业书面语言的组成部分,通常用来表示句子的停顿和语气,有时还兼有表达语义的功能。一般地说,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标点符号才能表达语义,而且被表达的语义具有内在的隐含性。  相似文献   

9.
标点符号作业书面语言的组成部分 ,通常用来表示句子的停顿和语气 ,有时还兼有表达语义的功能。一般地说 ,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 ,标点符号才能表达语义 ,而且被表达的语义具有内在的隐含性  相似文献   

10.
在每个民族的语言中,颜色词都是非常活跃的词之一,汉语的颜色词也不例外。颜色词所负载的文化内涵相当丰富,在描述事物的特征,标志朝代的更替,明时令与方位,别等级贵贱,辩吉凶等方面都具有其特殊的语义功能,是其它各类词汇难以比拟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从音素角度分析,根据声腔的开放和封闭,基本可以把元音和辅音分清楚。但由于开放大小和封闭程度没有明确界限,实际上所获得的是近似的模糊音;再从音位角度分析,发现语音的社会性促成音位变体间的模糊界限;最后从语流音变角度切人,发现相邻音彼此之间的影响及语速快慢、声音高低、强弱等都将导致语音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12.
汉语词义的模糊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本文首先简要描述了汉语词义的模糊现象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作者认为,词义的模糊性是与某些客体自身的模糊性,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以及语言符号本身的表现力有关。  相似文献   

13.
1·0在汉语研究中,音长在语调和轻声里的地位早已被承认。但是,我们认为音长的表义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挖掘。据我们初步观察分析,新疆汉语口语中形容词的表义程度是会随着音长的不同发生变异的,在读音延长的情况下往往表示程度的加深加强,特别是非正式场合的讲话以及儿童的口语中表现更为突出。例如: 叔叔给我买了一个大皮球。  相似文献   

14.
对10440条新词语的构词语素表现词义的关系的统计分析表明,新词语的语素义的线性组合特征不占主流地位,非线性融合特征强;语素义的单体特征差;不注重单纯拟外来音的音化表义方式。新词语的语素在表现词义方面,更可能只是一种媒介,也可能还是重要而完整的载体,前者更具有特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宋海蟾 《海外英语》2011,(13):312-313
拟声词研究是词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该文着重从理性义和非理性义两个层面探讨拟声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表义功能。  相似文献   

16.
余延琳 《文教资料》2010,(18):132-134
汉语中的颜色词除了表达客观的颜色意义之外,还蕴含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这些意义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时代的更迭,其内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对"青、赤、黄、白、黑"这五色词的意义内涵及其发展变化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7.
聚合词是汉语中一种非常独特而有价值的词汇现象,它们都是由同属于一个语义范畴的几个成分以并列方式组合而成,在语言中作为一个整体使用。聚合词的运用可以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结构整齐匀称、表义言简意赅,具有良好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8.
论汉语反身词的重复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维天 《中国语文》2012,(4):329-337,383,384
汉语的"自己"在语言类型学上是一个异数:时而在论元位置当照应词,时而在状语位置当焦点算子,甚至盘据左缘结构扮演言谈照应词的角色。本文指出这种善变性格其实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面向:亦即"自己"可重复出现形成两类特殊句式:一个属述谓用法,促成如"阿Q啊,自己很会照顾自己"的话题句;另一个属量化用法,促成如"自己犯了错,自己处理"的条件句。上述现象我们统称为反身重复,并将"自己"分析为受各类算子约束的变项,而非一般的照应词或反身状语。本文进而指出反身词与原位疑问词的通性与个性。此外,本文也希望通过反身词角色的地图,以形式手段凸显汉语分析性在语言类型学上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9.
本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语言的提示功能的概念,并以此来考察汉语词。我们认为,语言传递信息,其实质是一种提示,是用相对概括的语言符号提示相对具体的信息。而汉语词由单音向双音的发展,是为解决单音词提示功能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目前有关模糊语言的论述,大都把名词和形容词放在一起讨论。据我的观察,汉语名词和形容词在模糊性上有重要的区别。这里想着重谈谈形容词模糊性的特点,以及形容词的另一个特征——相对性。一名词的模糊性一般表现为它所概括的事物范围的不确定。如“蔬菜”表示一类农作物,土豆是否属于这类农作物呢?很难简单地说是或不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