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课改中,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许多教师觉得无从下手.本文提出语文阅读教学应从言语感悟开始,以此为抓亍,去有效开展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的最大问题是学生言语表达能力不过关,学了几百篇课文却不能说一段通顺的话和写一篇完整的文,这导致语言表达的遮蔽.语文教学要找到阅读表达的突围路径,就要创设表达情境“场”、挖掘言语训练“点”、凸显言语方法“线”、链接言语活动“面”、夯实言语表达“体”、构建言语表达的“立交桥”.  相似文献   

3.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对接“思维能力”这一语文核心素养内涵,语文学科培养的关键应当是语文思维,而语文思维的关键则是言语思维能力。思辨性阅读教学对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从积累、理解和表达三个方面,初步探讨通过思辨性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言语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情境教育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可以催化学生的内心感悟,促进学生的言语表达。构建理想情境需教师倾注爱生真情,构建理想情境需课堂形成真感实悟,构建理想情境需学生能够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5.
一、理论依据 (一)活动心理学“从动机走向目的(motive to obiective)”的规律 感悟式英语阅读教学依据“从动机走向目的”这一心理学规律,确定阅读对象,安排阅读训练步骤,把英语教学变成一项真正由动机支配的活动。阅读训练方法采取从“整体到局部”,从“内容到形式”,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活动心理学“从动机走向目的”的规律,是英语阅读训练的主要策略,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一、理论依据(一)活动心理学“从动机走向目的(m otive to ob-jective)”的规律感悟式英语阅读教学依据“从动机走向目的”这一心理学规律,确定阅读对象,安排阅读训练步骤,把英语教学变成一项真正由动机支配的活动。阅读训练方法采取从“整体到局部”,从“内容到形式”,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活动心理学“从动机走向目的”的规律,是英语阅读训练的主要策略,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二)体验教育理论体验就是一种情绪、情感、想象。情绪往往伴随着生理的一些表现,情感更强调内在的感受。广义的情感概念把情绪、感受、体验、感觉都包容…  相似文献   

7.
统编教材采用的是"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其中素养能力线着重落实那些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点、能力点。言语性是语文课程的特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对基本的语文知识、语文方法进行结构转化,并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以内在线索和行为逻辑促进学生言语建构,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于语文实践中内化、提升语文素养,以期促进语文教学实现实质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彭岩峰 《现代语文》2014,(2):116-117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听和读是对语言信息的接收,说和写是对语言信息的输出。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读,能扩大知识视野,增加知识储备量和知识间的联系;读的多了,说和写起来就得心应手。因此,语文教学要强调阅读教学,强化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那么,怎样进行阅读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中感悟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们应该努力让学生通过读这种形式,去亲近文本、走入文本,调动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参与,让学生把文本与直接和间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进而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感悟。为此,阅读教学要切实有效地引导学生去读文悟文。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教学的言语形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训练学生学会怎么说和怎么写,也就是进行言语形式的实践。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言语形式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领悟、去实践,从而能够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解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敏锐度,从而彰显语文教学的本色。  相似文献   

11.
正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中,关注教学文本的言语形式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学生自身语言素养的提升很有帮助。本文将具体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关注言语形式的实践与研究。一、慧眼识珠:基于言语形式的教学内容现在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都过于注重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许多教学过程中言语形式的领会与掌握逐渐被弱化,学生所具备的语言能力也并不理想。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应当注重对于学生从语言形式上给予更多引  相似文献   

12.
应试教育导致语文教学人文底蕴流失,学生阅读兴趣索然,阅读欣赏能力低下.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人文性的视角出发,把握阅读欣赏的整体生命系统,感悟发现文学美的特质,获得思想情感和艺术境界的提升,构建和谐健康的精神世界,是大语文教学的核心,也是文章着力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创设情境,引导感悟教师要抓住阅读理解的重点,创设生动而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得到知识的吸收,情感的熏陶,能力的培养。如阅读《田忌赛马》,可让学生充当文中人物,教师以记者身份出现,对下列问题进行采访:(1)请问田忌先生,第一场比赛结束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也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可见,强调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必须聚焦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文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语文教学可以因教师风格的差异而异彩纷呈,但是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这个核心,教学的种种措施和行为也都应该紧扣这一核心目标,而阅读教学更能体现这一点,更能发挥语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课程改革,在新的教学理念的倡导下,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读”就形成了语文教学的主线。在进行课改实验中,我对“读”感悟颇深。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老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理解及独特感受、体验。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给学生以自由阅读的空间,引导学生在阅读的空间里自由驰骋,品读感悟,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下面就如何引导学生"品读感悟,促进理解,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这个问题,结合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中学生言语创造力得到培养,就会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在文本解读时,学会取舍,要从关注内容转移到关注写法,要强化读写的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9.
言语能力训练并不仅仅指向于运用,而是从语言内容到言语形式,再到写作策略的螺旋上升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这一内在规律,提炼文本内容,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力;要聚焦写作策略,历练学生的写作思维;要凸显训练价值,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因此阅读教学要构建言语实践型课堂。言语实践型阅读课堂要突出语文课程言语性的本体特质,遵循语文教学的实践性规律,立足常态课堂的实效性要求,体现培养学生学习态度延续性目标。这样的语文课堂不仅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能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形成语文学习的正确习惯,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