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科学设置语文教学目标,才能发挥教材的应有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目标定位、目标设计、目标表述、目标达成的转变,使语文课堂教学由"教课文"走向"教语文"的变化,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引领语文教学走向有效、高效。  相似文献   

2.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要求学科教学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思考"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本文就对这三个问题的思考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3.
教材不会直接告诉你"教什么和学什么"的内容。通过教材教师能够"教什么",学生能够"学什么"?通过教材教师需要"教什么",学生需要"学什么"?通过教材教师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学什么"?这些问题关系着语文教学对话的有效性。语文教学对话以教材为载体展开,在教学对话生成  相似文献   

4.
学习目标设计是卓越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之一。以乡村语文教师为例,当前语文学习目标设计存在"模糊‘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边界""重‘教’轻‘学’""割裂‘三维目标’的有机联系"等不良倾向。基于语文学习目标的不同来源,在"乡村取向"的卓越语文教师培养过程中,可从"课标研读""教学内容开发""学情分析""目标表述"等方面入手,训练"准教师"的目标设计技能,落实卓越教师人才培养计划,提升教师职业的专业含量。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的目标固然有其客观的一面,但是也有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形进行调整的一面。换言之,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也是可以"设计"的,而且设计的依据应当是两个:一是课程标准;二是学生实际。对文学类文本的教学,需要搞清楚两个基本问题:一是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核心素养指向是什么?二是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语文教学目标的功能是什么?体现在语文教学目标上,就意味着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与行为必须发生转变,所谓变则通,通则久,囿于经验是无法进步的。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语言文字运用训练这个核心紧紧地抓在手上,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有效运用多种策略开展语言文字运用训练,在一课一得中落实不同学段、年级和单元教学目标,切实解决语文教学到底"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一、紧扣目标精准练在统编教材中,语文要素的学习就是教学目标的重点内容,一般在课后练习中都要明确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围绕语文要素学习确定教学目标之后,就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语言文字训练活动。  相似文献   

7.
<正>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荣先提倡"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他认为: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怎么教"是教学的方法与策略,而"教什么"是教学内容,也是教学目标的定位,这体现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情的把握,对课标的认识。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之一就是看教学目标的定位与达成度,唯有先知道"教什么",清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才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学生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由此看来,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8.
"用课文来教语文"作为语文教师对这一观点在理论上是完全认同的,如何践行,我从来自台湾语文教师的课堂上受益匪浅,也引发了更多的思考. 一、课程目标意识有多强,课堂效益就有多高 课程目标意识,通俗点说,就是老师非常清楚语文课要教(学)什么、教(学)到什么程度、设计哪些教学活动和环节来完成所教(学).课程目标意识的强与弱、目标定位的准确与否、目标实施的合宜、有效,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下、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虚以及师生教学生活的苦与乐.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累积过程,没有阅读就没有语文学习。阅读教学在语文的教学当中一直都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校和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初中语文教学表现为教师是"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学生是"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就不学"。教师上课往往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总是将文章分成几  相似文献   

10.
"核心素养"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素养"。"核心素养"是跨学科素养,是最关键、最基本和最必需的共同素养。"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实践创新、合作探究等关键能力,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个人修养、家国情怀、社会关爱等必备品格。1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的教学设计1.1教学设计变革的背景传统教学以学科知识结构为中心,突出教师的教,关注教学效果。新课改以来,课堂以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为指导,注重生物学科素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什么”的问题。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小学语文教师闲惑所在.这牵涉到语文教学的目标、特点、效率以及教学走向。本文重点谈一谈小学语文“不教什么”的问题,因为只有弄清楚“不教什么”,语文教学才会有效乃至高效。那么,什么内容不需要教呢?  相似文献   

12.
“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但必须在以“素养为本”的教学目标统领下才能有效落实。“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师教得怎样”“学生学得如何”需要在同一目标的指导下达成高度一致,形成合力,才能实现素养课堂的有效性,使“教、学、评”真正达到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贯穿高中生物学的课程宗旨,意味着生物学课程目标由"三维目标"转变为"核心素养"。对生物学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三维目标"转变为"核心素养"过渡进行了阐述,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诠释自己对文本、儿童及语文教学的理解,但在课堂中,必须做语文自己的事。"课堂"成为"语文",需要抓住语文的"根"进行课程重构,围绕核心素养养成进行语言实践与表达,顺应学生的语文学习,再现对话"在场",从而实现为儿童语言的生长而教。  相似文献   

15.
统编教材第三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其中有三篇是教读课文,因此"教读"是本单元的一个教学特色。教学中,教师要解读好每一篇课文,读懂编者的意图,充分利用课后练习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尤其要注意表格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同时,教师要根据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采取兼顾和侧重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读深读透文本,获得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教、学、评是构成小学语文课堂的核心要素。要高效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就需要教师将“教—学—评”一体化原则应用到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在“教—学—评”一体化原则的引领下,教师需从目标出发、按照严谨周密的逻辑推动小学语文习作课堂的目标设计、评价方案设计和引导活动设计工作,让教学成为目标达成的手段,切实扭转“活动导向误区”和“灌输式学习误区”,解决语文习作课堂流程单一、效果不佳等问题,切实优化学生的习作探究体验。  相似文献   

17.
一、阅读教学"教什么""教什么"是阅读教学的核心问题。如果"教什么"没有解决好,方法越好越糟糕,"南辕北辙"即是例证。那么阅读教学教什么呢?概言之,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地说,  相似文献   

18.
<正>"教什么"与"怎么教",一直是语文教学争论不休的话题,很多教师还陷在语文知识教学的泥潭中,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学习效果很差。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是读书,要勇于打开一扇开放的窗子,让学生自主阅读,自由思考。因此,培养自主阅读能力就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9.
安燕 《江西教育》2023,(11):58-59
当前正处于信息快速更迭的时代,各种电子产品已经在小学生群体中“遍地开花”,成为“目标感”缺失越来越低龄化的“导火线”。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本文将“目标感”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有机结合,探究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目标感”,以强化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0.
<正>2022年版课标提出“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这就要求教师从一致性的视角系统思考课程教学,其中教学评价是重要的一环,贯穿于教学实践的全过程,而评价目标居于首要的、核心的、统领的位置。评价目标不仅是“教到什么程度”的衡量标准,也是“怎么教”的行为导向。2022年版课标还指出,课程目标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因此,评价目标的研制要始终坚持素养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