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的头脑不仅能够产生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而且能够产生从未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这就是想象。但这种思维活动具有随意性和不随意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是简单的初级想象,它的出现并无一定目的,也是不自觉的。我们通常所说这小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思想  相似文献   

2.
<正>有言在先联想和想象是思维的双翼,也是考场作文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实,任何形式的写作,都离不开联想和想象,我们凭借这对翅膀,可以打开思维的闸门,超越时空的局限,在艺术天地里尽情展现自己智慧的风采,达到古人说的"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的创作境界。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的灵活与否,往往是一篇作文成败的关键。而思维活动的灵活与否主要取决于能否掌握并运用联想与想象。 什么是联想与想象?联想就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想象是人们在原有感情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因此,只让学生了解抽象的概念,是远远不够的,具体怎么操作,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4.
电影《雅马哈鱼档》的作者章 以武谈到创作体会时认为,联想和 想象是创造的两张翅膀。从生活中发现有创新意义的素材,必须借助于丰富独特的联想和想象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正如法国大作家雨果所说的一样,“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的想象活动”。 著名学者王力说:“没有联想和想象就没有屈原、李白……”想象是创造的先导。联想和想象都是一种心理活动。联想指的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想象则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在写作过程中,联想和想象往…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联想与想象就是写作的翅膀。首先,善于联想和想象,展开思路。通过联想和想象,把自己感知过的有关事物的印象呈现出来,由这一事物想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在相互比较中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小到大,架起思维的桥梁,使思路得到拓展。  相似文献   

6.
作文离不开想象和联想这两种思维方式。联想,就是由当前的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或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或由甲观念想到乙观念的心理过程。想象,是以生活为基础,以记忆中的表象为  相似文献   

7.
陈路遥 《新课程研究》2009,(7):191-192,162
对于写作流程,鲁迅曾以“静观默察”、“凝神结想”、“烂熟于心”、“一挥而就”来概括。其间,“凝神结想”“烂熟于心”就是讲的联想和想象。“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文心雕龙》),刘勰的这段话描绘的正是写作中的联想和想象活动,可见,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凭借联想,可以把一些相近的、相似的、相关的乃至相反的事物联系、结合起来,把平日积累的素材、印象、感受在头脑里融合、贯通、升华,形成一种新的思想,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  相似文献   

8.
求异思维是一种要求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它对创造性思维来说特别重要。联想是由所感知或所想的事物想起相关的事物的思维活动。联想虽然并不能直接产生有创新价值的新的形象,但它却为能够产生新形象的想象思维活动提供一定的基础。通过自由想象可探索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强制联想可找到实现预期目标的途径,从而开拓求异思维。联想的主要类型有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  相似文献   

9.
胡雪静 《小学生》2012,(12):50-50
美术教学大纲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必须重视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属想象的范畴,但又不同于想象。联想就是在头脑中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其形式有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想象则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高于联想,而联想是想  相似文献   

10.
《考试》2007,(Z1)
作文离不开想象和联想这两种思维方式。联想,就是由当前的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或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或由甲观念想到乙观念的心理过程。想象,是以生活为基础,以记忆中的表象为起点,加工、改造、创造出一个并未直接感知的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人们在写作时,会将自己的情绪与想法移植到作品中来,写人、叙事、说理等等,都会或多或少地沾染着作者的主观情感,而联想与想象正是表达这种主观愿望的最佳载体。"联想即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或联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而想象则是人们在感知事物的基础上,对过去经验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成新的形象,从而建立起新的有价值的东西的心理过程。联想是思维大厦的基  相似文献   

12.
联想是指由某人或某事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而想象则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重新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一种思维形式.联想侧重的是人或事物间的联系,是由联系而引发的一种思维活动;想象侧重的是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联想的事物是现实中已经存在或已被感知的事物,想象的事物是现实中还不存在或还未被感知的事物,但两者都必须以现实生活为依托.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在描写瞿塘峡时,就自然想到了描写瞿塘峡的古诗、古歌谣;在描写神女峰时,就自然想到了关于神女峰的神奇而优美的传说.这些都是联想思维的结果.至于说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蒲松龄笔下的狐仙等,则是作者借助想象这种思维形式,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经过重新组合而创造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3.
所谓联想思维 ,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也就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内在或外在的联系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联想思维的引发点是“事物之间的内在或外在的联系”。其形式是由此及彼 ,如同架桥 ,彼此连接 ,是一种发散性思维。如图一 :甲—→乙—→丙—→丁 ,是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 ,属单向性发散思维 ;如图二 :甲—→乙—→A丙—→B丁—→C,是由一事物联想到多种事物 ,属多向性发散思维。前者是联想思维的基础 ,后者是它的发展和深化。联想思维的方法有同物联想、对比联想、比拟联想、形似联想、神似联想、因果联…  相似文献   

14.
联想就是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联想是以观察为基础,对研究对象或问题的特点,联系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想象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在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认知心理学认为,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认知变量之一就是在原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和可利用性,也就是说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知识如  相似文献   

15.
儿童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本能地用自己的方式来认识周围的事物,解释各种现象,这种方式就是想象。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这告诉我们,在写作中,想象的作用是如此神奇,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6.
联想和想象是智力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思维和创造的前提.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和联想,一切创造性的活动都伴随着想象和联想."既然联想、想象对人的创造性活动如此重要,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怎样发掘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林天宋 《现代语文》2007,(3):103-104
何为联想和想象?想象就是人脑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改造并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而联想是由一个形象到另一个形象,即由此及彼,并反映出了物问的内在联系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两的共同点是由一个形象到另一个形象的心理过程,不同点是:联想是从有到有,想象是从无到有;联想重在“联”,想象重在“象”,是“想”的结果。刘勰在《心雕龙·神思》中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可见联想和想象在学创作中的作用。同样,在阅读和鉴赏学作品时,也离不开联想和想象的参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想象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人类在不断的想象中去创造社会,想象在使人类生活不断丰富的同时,使人自身得到思维上的开阔、精神上的愉悦。南朝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生动地阐明了想象的状态:文之思也,其神远矣。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  相似文献   

19.
联想和想象,正如刘勰所描绘的“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是要我们张开心灵的感知触角,在广阔的思维空间,探索、采集、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未曾经验的新事物新形象。联想和想象是人类智慧的花朵,开放在文稿纸上,会使文章生动活泼,瑰丽奇崛。目前,许多中学生写作时联想不畅,想象贫乏,丝毫不能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要知道写作本是一段艰苦的旅程,在这段旅途上,只有带着联想、想象上路,避免枯燥平淡的涉险,才能使文章灌注灵气,增加内蕴。因为:由此及彼的联想,可以充实材料;由表及里的联想,可以深化思想;由实到虚的联想,可以拓…  相似文献   

20.
一、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联想能力 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的源泉,也是人脑最高层次的心理机能,而联想正是这种心理机能的重要体现。联想属想象的范畴,但又不同于想象。联想就是在头脑中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其形式有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是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其着重点是从同一的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不同的输出,很可能会发生转换作用;辐合思维则在于对一个问题提出一个“正确”答案。在数学教学中,为了充分拓展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