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意义上,隐喻和转喻只是被看作是在散文、小说、诗歌等文体中使用的修辞手段,没有被看作是促进外语学习的方法。然而,随着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我们来意生存的隐喻》一书的问世。隐喻和转喻不再仅限于文体的修辞手段,莱考夫和约翰逊指出隐喻和转喻存在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它们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一种思维方式。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对外语词汇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概念隐喻概念转喻是一种有效的学习词汇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工具.莱考夫和约翰逊根据始源域的不同,将概念隐喻分为三大类:空间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本文将以此分类为依据来探讨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与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以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对汉英两种语言中关于"水"的常见隐喻进行分析,旨在探究这些相似隐喻背后的认知途径及其异同。  相似文献   

4.
自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隐喻不仅仅只是一种修辞手段,而更是人类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以来,学者们对隐喻的关注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因莱考夫和约翰逊在其著作中详细梳理出了隐喻的三个类别,更使得学者们可以在不同的类别中做许多更细致深入的研究,"隐喻层次"就是属于隐喻三大类别中的"方位性隐喻"。本文从方位隐喻的视角探讨了英语介词into在句子中的隐喻层次现象,发现对于其核心意义"进入…里面"而言,完全可以应用隐喻层次的视角来分析其典型例句的构造和使用,这种探索和研究也丰富及细化了隐喻对语言的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为依据上理论依据,本文把作为词汇中的两大部分之一的熟语(另一部分是词)为研究对象,通过剖析在中美熟语中的主流隐喻现象(汉语熟语中的饮食隐喻和家庭隐喻eating metaphor and family metaphor,美国常用熟语中的运动隐喻sports metaphor),来比较在这两种不同文化中的思维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隐喻是日常交谈和文学作品中一重普遍的现象。传统上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现象,隐喻本身是作为添加在语言之上的装饰而存在的,因此隐喻在修辞学中的功能要服从于修辞的总的功能。20世纪80年代,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隐喻不但有修辞功能,还具有语言学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本文拟以张爱玲《传奇》中出现的隐喻为例,从隐喻功能的角度对其加以解读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为依据上理论依据,本文把作为词汇中的两大部分之一的熟语(另一部分是词)为研究对象,通过剖析在中美熟语中的主流隐喻现象(汉语熟语中的饮食隐喻和家庭隐喻eating metaphor and family metaphor,美国常用熟语中的运动隐喻sports metaphor),来比较在这两种不同文化中的思维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人类的认知现象,是一种思雏方式。文章将概念隐喻理论具体运用到大学英语的词汇教学中,探讨了如何通过概念隐喻来学习英语多义词、英语习语以及如何通过概念隐喻将相关词汇联系起来习得。  相似文献   

9.
概念隐喻是一种映射模式。从认知的角度,运用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对英汉语中的人体隐喻进行对比分析,着重探讨两种语言在人体隐喻表达上的异同,并从认知和文化两个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0.
二千年误解的消解——对古典隐喻理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里士多德和莱考夫是隐喻研究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一般认为他们各自的理论是相互对立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出发,对两种隐喻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则会发现亚里士多德的隐喻观和莱考夫的隐喻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认知是两种隐喻理论的共同基石。亚里士多德关注的主要是语言表达过程中隐喻的修辞效果,而隐喻也是以认知为基础的。因此,隐喻既是认知的,也是语言的。  相似文献   

11.
中医是中国特有的医学形式,本文以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从认知角度分析中医概念隐喻的表述形式和其文化特征,关注文化因素对于人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述形式的影响。分析表明,中医概念隐喻具有典型的汉语言文化特征,概念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受到社会文化和人们认知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高蓓 《考试周刊》2010,(50):93-95
本文通过莱考夫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中举出的例子探讨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从认知角度阐述大学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引入隐喻概念的重要性。并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促进学生对英语的语言文化背景的学习及教学方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13.
隐喻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在诗歌中表现得最充分。本文主要是运用莱考夫的认知理论来探索隐喻在中英诗歌中的运用,包括对其特点和分类的分析。从而得出增强隐喻意识,提高隐喻能力,从认知的角度理解诗歌隐喻是诗歌欣赏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14.
论诗歌隐喻的认知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喻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在诗歌中表现得最充分。本文主要是运用莱考夫的认知理论来探索隐喻在中英诗歌中的运用,包括对其特点和分类的分析。从而得出增强隐喻意识,提高隐喻能力,从认知的角度理解诗歌隐喻是诗歌欣赏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与人类语言的发展规律息息相关,而且也是一种认知现象,与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紧密相连.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对英、汉语中的“牛和羊”进行图式映射析比,发现其意象图式结构能从始源域分别被投射到目标域之上,认识周边更加复杂的未知世界.研究结果表明:“许多抽象概念结构部分源起于意象图式结构,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是隐喻思维”.  相似文献   

16.
刘雨 《林区教学》2011,(1):61-63
对认知语言学领域的莱考夫认知隐喻理论与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的韩礼德语法隐喻理论作了较全面的介绍与比较后得出结论:虽然语法隐喻和认知隐喻两种理论各自研究的出发点不同,但是它们有着共同的基本思想,即都承认隐喻是一种语义现象,都试图解答隐喻如何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意义这一核心问题,两种隐喻理论在运作机制上的差异恰恰是对各自隐喻研究的互补。  相似文献   

17.
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两人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提出了一种迥然有别的隐喻知现——概念隐喻。从概念隐喻的理论、其所属范畴、哲学基础以及运用等方面对其内涵加以探讨,可以使人们进一步确信: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对人类思维方式、语言使用等方面的影响是极其广泛而深刻的。  相似文献   

18.
刘静 《考试周刊》2013,(59):23-24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们基本的认知工具。本文简要介绍了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探讨了英汉广告语中几种主要的隐喻类型和隐喻在广告语中的主要功能,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广告语中的隐喻。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修辞学认为隐喻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隐喻的功能也只是语言使用的一种技巧,是对常规语言的变异.认知语言学打破了这种局限,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所指的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更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工具,语言研究也不能只限于语言内部结构的研究,而是应该超越语言本身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隐喻的本质.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现象进行分析,并通过人们对"爱"这一抽象概念的认识来论述隐喻在认知中的作用,同时以"爱"为例对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的三种主要隐喻理论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程明 《教书育人》2013,(18):100-102
隐喻在语言中是一种普遍现象,隐喻的研究渊远流长,一直被看做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段,直到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才真正开始从认知角度观察和研究隐喻,并将其纳入语言学研究领域,提出了"隐喻的认知观"。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认知世界主要依赖于语言,而语言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隐喻化的,它不仅是语言现象,也是思维现象。隐喻的这一功能导致大量新词汇的产生,语言变迁,以及一词多义现象。英语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而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