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陌生化"的向度再次审视萧红小说的语言。正是陌生化语言的运用,强化了萧红小说的审美效果,体现了萧红创作的现代意识和自觉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2.
陌生化是朦胧诗最主要的艺术特征。本文从陌生化角度来赏析朦胧诗的英译,从陌生化手法角度入手对比分析不同译文的优劣,试图论证只有从陌生化角度来赏析译文,才能像欣赏原文一样真正领悟其语言魅力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陌生化使诗歌语言永远鲜活、耐人咀嚼,打破常规是获得陌生化的常用手段.我们结合中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经典诗篇,从语音、词语、语法、语体、修辞等五个方面对诗歌语言陌生化手法进行了分析.语言的陌生化是诗歌语言教学的原点,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欣赏和品味语言的陌生化手法,从而获得审美"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  相似文献   

4.
吸纳陌生化理论有关语言技巧与审美意识的视角,分析《苏州园林》从"有意味的形式"生动形象的语言价值与"非常的感受性"意在言外的美学意识两个维度出发深入剖析文本内在价值。既是初中生切实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有关审美能力、理解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更是贯彻深度学习理念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大都会》(Cosmopolis,2003)是当代美国小说家唐·德里罗的第13部小说,因复杂的内容、独特新颖的创作手法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成为近年美国小说家所创造的最优秀的作品之一。用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对《大都会》进行解读,唐·德里罗对小说的语言进行了"陌生化"处理,从而使得作品的审美难度和审美价值增加,此法的运用是该作品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从语用学角度对某些歌词文本认知困惑作语用透视,认为困惑缘自歌词语言陌生化和受话者的文化忽略.事实上,正是语言陌生化使歌词文本给人以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接受美学视域下,阐述了语言艺术化的两个维度:语言"空白"和语言"陌生化",解析了它们在翻译中的意义.认为两个维度都能产生召唤性,让读者参与审美过程.通过翻译过程对语言"空白"的分析发现,译语文本会不可避免地对原文"空白"处进行填充,但我们仍须努力避免这种现象.而语言"陌生化"意识要贯穿在具有艺术向度的语言翻译之中,是因为并不是任何语言的陌生化,即采取"异化"能产生召唤性.  相似文献   

8.
从语用学角度对某些歌词文本认知困惑作语用透视,认为困惑缘自歌词语言陌生化和受话者文化忽略.事实上,正是语言陌生化使歌词文本给人以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对蔹拉·凯瑟的《一个迷途的女人》进行解读。在该小说中,薇拉·凯瑟对小说的叙述视角和语言等均进行了“陌生化”处理,从而增加了作品的审美难度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
"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而余华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突破了传统的情节逻辑和语言规则,运用陌生化叙事手法,使故事显得荒诞、离奇.文章以形式主义批评的视角来探析余华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中的"陌生化",感受小说中情节、语言和叙事时间的陌生化,体会余华小说的叙事风格,增添对余华小说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1.
陌生化作为一种表现作品文学性的形式手法,被广泛应用于厄普代克的短篇小说《A&P》的创作中。陌生化在小说《A&P》叙事语言、叙事情节和人物塑造中的应用,增加了作品的审美难度和价值,最大限度达到了艺术新奇、陌生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2.
"陌生化"理论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后来被运用到整个文学艺术界,并在世界范围产生重要影响."陌生化"是通过对传统的解构和翻新,使欣赏者和作品之间产生距离美的一种创作方式.本文从油画创作的角度切入"陌生化"理论,重新整合其中"油画语言陌生化"的内容,发掘其内涵,探讨油画创作中"陌生化"方式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陌生化是文学理论界广为关注的表现形式,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该适当移植原文本的陌生化特质,尽可能延长目的语读者的审美感知历程,增加审美快感.本文从语境的角度,以<围城>译本为例,评析陌生化语言及其翻译.  相似文献   

14.
部分日趋式微的中国古典名词拥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其美感来源的核心机制在于"陌生化".就认知思维而言,自然事物类古典名词主要涉及"隐喻"思维,月令时间类古典名词主要涉及"转喻"思维,颜色类古典名词则涉及这两种认知思维.它们为日常语言系统提供了丰厚的语言资源和文化养料,为审美主体提供了关注万物、感受自然的切口.  相似文献   

15.
"陌生化"最初是用以描述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的一个名词,指对译语文本中所保留的新奇内容的表达和接受的一种理论。陌生化翻译往往通过人为地延长翻译审美主体和审美接受者的关注时间和感受难度,推动主体从新的角度"感受"译作,从而强化译者对源语文本的文学艺术的独特发现和表达。就翻译过程中对"陌生化"这一概念认识的常见误区加以澄清,并对陌生化理论在诗歌翻译中语言的形式和结构方面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最为重要的理论之一。本文通过对电影《西雅图不眠夜》中的情节、角色和语言方面的陌生化技巧进行分析,探讨了这部电影带给人们的审美感以及其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7.
文学语言的陌生化运作、文学语言的含混性与文学的审美特性是密不可分的。语言的陌生化凸现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并使语言具有含混性;文学语言具有含混性,既是语言本体与艺术表达辩证统一的结果,也是文学活动与现实生活辩证统一的结果;文学的审美特性包括语言自身显现出来的因含混性而具有的诗性功能、文学活动的艺术虚构性、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三个方面。生活和语言矛盾对立的丰富复杂性从而作者自身和读者自身矛盾对立的生活-心理世界的丰富复杂性,是陌生化运作得以成功实施从而形成文学的审美特性的人类学基础;语言陌生化具有较为深远的审美人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陌生化”,在西方美学中是个重要概念,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把它作为美学与艺术本体论的根本问题提出,后来又经德国著名剧作家布莱希特加以发展。“陌生化”的精义在于使审美感知处于新异状态。本文以“陌生化”为分析散曲的切入点,指出元散曲创作中普遍存在的“陌生化”倾向。如叙述视角的独特、意象“陌生化”、语言“陌生化”等等,试图从一个新的理论角度来透视元散曲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9.
宗文 《海外英语》2012,(8):175-176
陌生化在诗歌创作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艺术手法,旨在提高诗歌的独特性,唤起读者对诗歌语言的审美欲望,从而实现诗歌的文学性。诗歌翻译被认为是对原作品的艺术再创造,而如何恰当地使陌生化手法再现在译作中更是一种在适度原则下的创作,把握翻译的"度"是对译者更高层次的要求与考验。文章主要从汉诗英译方面说明在诗歌翻译中处理原作陌生化手法时"度"的把握之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韩寒作品词语修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寒是中国文坛"80后"作家中的标杆人物,其作品语言秉承了钱钟书"修辞立其诚"的精神,讥诮峻厉,针砭时弊,冷静中不乏热情,幽默中透见睿智,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本文将从词语的陌生化和词语的艺术化两方面分析韩寒作品的语言修辞,并探讨语言修辞产生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