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个人认为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写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正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教材资源本身的内容丰富性为教学的成功实施和有序展开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平台。新的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以现有文本为基础,在作文的拟题、立意、技法等方面给学生提供行之有效地写作模式,将文本教学与写作教学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2.
语文作为一门对综合性能力要求非常高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的过程价值越来越被重视。课程的过程价值体现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亲历性、自主性和方法性上。课改后,语文教材在安排上做了大幅度调整。五、六年级每册教材安排的"综合性学习"就是在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去发现周围奇妙的事,  相似文献   

3.
教材是最核心的课程资源,一套新的教材代表着一种理念和实践方法,它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师应站在编者角度钻研教材,努力理解和领会教材编写者的设计理念及教学思想,特别是教材中有许多隐性资源,这些资源如得以发掘和应用,可以极大地丰富教材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其价值相当于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因此开发教材中的隐性资源,实现显性资源与隐性资源的整合,应当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笔者对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的隐性资源作了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4.
教材就是个例子,应充分发挥教材的教学价值.编入教材的古诗文,经过大浪淘沙,是精华中的精华.若能充分发挥古诗文的教学价值,通过古诗文学习写作,将是一条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从古诗文中积累写作素材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导向.在写作中体现爱国之情,不能只是喊口号,要充分利用教材,从文言文...  相似文献   

5.
2017年《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教师大力开发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在中学历史课程资源中,社区历史资源区别于其他历史课程资源最显著的特点是便于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拓展教学空间,且社区历史资源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拓宽学生历史视野、培育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价值.开发利用社区历史资源,应当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实现历史课堂和社区历史资源的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6.
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而对这些资源的充分挖掘,为中学生历史小论文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学习中要"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历史小论文的写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马玲 《甘肃教育》2020,(4):151-15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呢?一、立足教材,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1.以课堂为本,开发活动资源。课堂的引领者是教师,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而连接教与学的媒体是教材。课堂教学的根本是学生的发展,学生的需要是课堂生成的首要考虑,所以在教学中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事物合理地置于某一篇课文里,并让学生展开,这就是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运用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之中.社会实践显得尤为重要。社会实践作为一种源泉和资源,是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应当重视的部分,必须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把课内教材的有限空间进行拓展,而教师更是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更好的锻炼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朱彦斌 《新作文》2022,(3):53-55
统编教材初中写作教学,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入手,主要进行文体写作、改编式写作、作文程式学习,同时结合"活动·探究"单元、综合性学习等进行写作实践活动.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我们二度开发教材,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优化策略,精细化过程性指导,才能充分发挥统编教材的价值,真正提升写作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写作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把灵活多变的Module task这一种实用且丰富的课程资源设计成写作活动,以各种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完成写作任务。教学中,教师要给与它更多的关注,领会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意图,真实任务体现了"用英语做事情"这一基本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程突破了长期以来教材一元化和把课程窄化为教材的观念束缚,开创了教材多样化的新格局,并凸显了课程资源的重要价值。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禁锢,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拓展,对课程资源进行适当整合,为课堂带来蓬勃生机与无限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数学教学不应该仅仅是数学技能的教学,而应当成为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问题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丰富的素材性课程资源的综合运用,它可以打破传统的学科限制,在其他学科的问题中找到应用数学的广阔途径,理解数学的丰富内涵。下面,以新教材苏教版为例,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正>有效课堂是教师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利用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的资源、方法、手段,组织学生有效学习,达到教与学和谐统一,实现或超越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并收到切实成效的课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课堂有效开展离不开一定的载体,一堂好课离不开课程资源,而课程资源不会主动进人教学领域,需要教师能动地寻找、认识、选择和运用,这就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范围很广,其中学生、教材、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关键要素。笔者结合《文化生活》教学实践,谈谈如何选择、开发和利用学生、教材、教师等课程资源,打造有效课堂、促进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3.
<正>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用教材教"就是把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料,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在生活问题的解决中感受教材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目前,教学实践中的"用教材教"还存在四种误区,笔者以"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为例,对这四种误区进行剖析,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一、误读教材逻辑,乱用教材"教教材"之所以能成为传统教学的主导形态,是  相似文献   

14.
<正>地方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它"面向本土、来自本土、服务本土",充分反映地方特色。我们要从丰富的地方资源中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东西,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平台,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满足学生亲近自然、了解社会的需求,充分利用具体、可感的乡土资源,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地方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材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生活范例"。在研究活动中,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对乡土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引导学生从"教材"走向"生活",实现教材与生活的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5.
“课程是教育的心脏”,但长期以来教师对课程通常理解为:课程就是教材与教辅用书,因而教师只要教好教材,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那么这个教师就是一位好老师,学生就是好学生。这就导致了老师片面追求升学率,追求课本知识的掌握,于是教学中“满堂灌”,练习时“题海战”。其实课程资源不仅包括教材资源,还包括学生资源、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实践,包括社会资源,以及一切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人力、物力、社会环境资源等。  相似文献   

16.
楼红 《教育艺术》2020,(4):32-33
基于教材开发写作微课能实现以读促写,在丰富的言语实践活动中让写作"借势生长"。本文重点阐释了写作微课教学的三个实践策略:借助资源明确写作任务,结合教材分析具体语言,设计平台促进梯度训练。依据学情的实际通过局部改进写作问题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升教师开发教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的要求、"微时代"的发展和当前语文"微写作"的教学现状,确定了"基于教材文本的初中语文随课微写作研究"课题,立足于部编初中语文六至九年级教材中的经典现代文文本,充分挖掘每篇文本中的写作资源,辅以训练点解读、训练点指导,训练文题,形成写作思维支架,设计与文本配套的"随课微写作"课程资源,在教学中一课一练,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黄秀兰 《考试周刊》2014,(17):89-90
<正>课程意识就是人们在考虑教学问题时,对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它关注教学的价值,强调人在教育中的作用,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内在力量,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行为方式,决定教学的价值取向。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增强课程意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一、研究教材,把握方向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已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只是传承文化的一种载体,是引导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  相似文献   

19.
习尚丽 《甘肃教育》2014,(18):97-97
正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走进数学课程资源,可开发和利用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形式多种多样。那么,数学教师怎样来挖掘和利用数学资源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去探讨。一、用活教材资源,激励学生"想数学"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有着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其利用和开发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教师要用自己对教材的敏  相似文献   

20.
正在写作教学领域,语文教师普遍反映"教材未能提供适合学生的写作课程设计"。教材在编排上往往隐去了作文能力训练点和知识点,代之以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形式上与编排上都有所欠缺。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在设计写作课程时,突破了以往静态呈现章法知识和文体技法的做法,创新性地以三种介入手段为学生创造了多种过渡性载体,赋予学习过程以新的形式和任务,形成了独到的写作教学思路。一、以读写互动介入写作认知读写结合是中小学写作教学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