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心雕龙》之有注,始于唐代,至黄叔琳《辑注》本出,"始有端绪"。面世之后,其功过是非,学界褒贬不一。通过列表比对和考察成书过程,可以证明其"讥难"为不实之词。我们认为黄叔琳《文心雕龙辑注》是对整个古典"龙学"的集成,标志着古典"龙学"的终结,是"龙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同时,在《文心雕龙辑注》养素堂本的乱象中,认为北京首都图书馆藏本当为姚培谦初刻本。古典"龙学"的终点,就是现代"龙学"的起点。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部“体大而虑周”(诗学诚《文史通义》语)的文学理论批评巨著,刘勰的《文心雕龙》至今仍有其重要借鉴作用。对于刘勰的创作理论体系,当代不少研究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①然而对于刘勰在创作心理学方面的开拓以及他所达到的深度,却很少有人涉及。为此,笔者不揣浅陋,试从创作心理学角度对刘勰《文心雕龙》中的有关术语予以阐释,庶几对《文心雕龙》研究的进展有所补益。一、“玄解之宰”,“独照之匠”非“心”解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所提出的“玄解之宰”与“独照之匠”,各家《文心雕龙》注本均分别释以“心”或“功夫独到的匠人”。此实源于范文澜先生的《文心雕龙注》。范老谓: 《庄子·养生主》“古者谓是帝之县解”。《释文》:“县,音玄”。又《齐物  相似文献   

3.
刘勰的《文心雕龙》已经传世一千四百多年了,可以说注家辈出,精论纷呈,读者遍宇内,寰海存知音。《文心雕龙》学已成为当今的“显学”,“文心”园地,充满无限生机。 《文心雕龙》从校注、译注到理论研究,在这段岁月悠悠的历程上,留有拓荒者的足迹、创业者的艰辛、后继者的功业。为了《文心雕龙》学的进一步发展,很多人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诸如各种辑注、索引、论文汇编等等。这都是具有不同功用的建设“文心学”的基础工程,都是嘉惠学子、泽被后人的。但人们也还盼望着能有一部《文心雕龙辞典》的出版。已故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秘书长牟世金先生十年前就呼吁我们该有一本“研究者所亟需的工具书”(《<文心雕龙)研究  相似文献   

4.
名家新作     
<正>王志彬,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内蒙古写作学会名誉会长本书着眼于《文心雕龙》的本体性质,把它作为一部面向"童子"和"后生"的文章写作理论著作来解读,重在居今探古,古为今用,汲取其各篇所论之精华,以之指导写作实践,使能执术驭篇,确乎正式,提高各体文章的写作能力。力求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本书所录《文心雕龙》各篇之原文,均以清乾隆年间黄叔琳辑注本即养素堂本为底本,并对历代校勘和研究、整理成果进行综合比较,辗转互证,献可替否,择善而从;  相似文献   

5.
《原道》是《文心雕龙》的第一篇,是全书的理论基础,也是刘勰世界观和文学观的集中体现,要了解《文心雕龙》全书的思想体系,首先要对《原道》篇有个正确的理解。“原道”是什么意思呢?《淮南子·原道训》高诱注云: “原,本也。木道根真,包裹天地,以历万物,故曰原道。”刘勰所谓“原道”就是“文原于道”的意思,说明本篇旨在探索文学起源问题。对于刘勰“文原于道”的命题,《文心雕龙》的研究者向无歧义,但对刘勰所谓  相似文献   

6.
<正> 《文心雕龙》成书于齐代说是清代纪昀最先提出来的,他说:“据《时序》篇,此书实成于齐代,今题曰梁,盖后人所追题;犹《玉台新咏》成于梁而今本题陈徐陵耳。”(《文心雕龙辑注》,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23页。)后来,清代刘毓崧又对《文心雕龙·时序》中的“暨皇齐驭宝,运集休明”云云,进行了“深考”,得出了《文心雕龙》在齐和帝时(即中兴元年三月至二年四月) “适告成”的结论(见《书文心雕龙后》,《通义堂文集》卷十四)。刘毓崧此说一出,影响很大,后之专家学者几乎都认为其立论根基坚实,不可动摇,“已成定谳”,“无须再赘”。但我觉得,刘毓崧的考证似乎不能成立,因为从《文心雕龙》与沈约《宋书》的关系来看,《文心雕龙》成书于齐代说是不正确的。因此,我冒昧写成此文,以向专家学者以及其他读者求教。  相似文献   

7.
《文心雕龙》两次批评西晋作家潘尼。经笔者深入考辨,发现《文心雕龙·明诗》篇将潘尼视作可与陆机、陆云、左思比肩的一流作家,符合历史实际;但笔者通过详细研读潘尼《乘舆箴》原文,发现历代《文心雕龙》的注本,对《铭箴》篇批评潘尼《乘舆箴》为"义正而体芜"的阐释,未能充分发掘其中奥义,故参酌刘勰对箴文写作的观点,全面分析后认为"义正"说本自《乘舆箴》的"义正体约",而"体芜"之说虽有偏颇,但考虑到南朝时期的浮华文风,希望后世作者借鉴前代箴文作家写作简而深的文风,这也许才是刘勰的真正用意。  相似文献   

8.
刘勰,我国南朝杰出的古典文学评论家,他的《文心雕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自成体系的文学评论集,它的成就不仅在当时前无古人,就是在今天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刘勰年轻时因家贫进寺院依附僧佑达十余年,他因之而发愤攻读,研究古典作品,研究佛经,潜心于文艺评论,深入探索,为后人留下了“艺苑之秘宝”(清·黄叔琳语)。尽管他的思想观点、他的作品受儒家思想和佛教的唯心主义影响,但凭他坎坷的生活经历和缉密的科学研究精神,他的许多作品却充满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一、人的思想感情来源于客观事物刘勰在《文心雕龙》的许多…  相似文献   

9.
刘勰《文心雕龙》骈文理论对清代学者孙梅的《四六丛话》影响很深。本文从骈文的产生和形成问题、骈文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不拘奇偶论三个方面来探讨《文心雕龙》与《四六丛话》骈文理论之间的关系,发现孙梅在骈文的产生、发展、对偶的类型、典源、情文关系、骈散融合等诸多方面都受到了《文心雕龙》骈文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鉴于"赋"在刘勰所处时代地位的重要,以及《文心雕龙》本身的骈文形式,正确理解《诠赋》对把握《文心雕龙》全书主旨非同寻常。本文详尽深入地分析了刘勰的赋论,并结合艾布拉姆斯艺术四要素理论,指出《诠赋》实为《文心雕龙》之奥区,是全书理论体系的缩影。  相似文献   

11.
刘勰论读者     
刘勰的《文心雕龙》以文体论和作家创作论为主,而读者作为文学作品的接受者和鉴赏者在书中仅处次要地位。在整部《文心雕龙》之中只有《知音》这篇文学鉴赏论较集中地论述了一下读者,我们不妨从这篇文章中一窥刘勰对读者的界定、要求以及评述。一、《文心雕龙·知音》中读者的范围及类型所谓读者即刘勰所言之“观文者”。《知音》中  相似文献   

12.
意大利汉学家尚德乐对《文心雕龙》中"文"的出现次数及意思作了解说,另外也有学者对"文心"或"文"作过相关阐述。以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为底本进行研读,刘勰《文心雕龙》中的"文"为参考,联系其他文学现象展开具体分析,比如:"文"与自然、"文"与"雕画"等。  相似文献   

13.
莉吉娅·弗拉季米洛夫娜·斯捷任斯卡娅(ЛидияВладимировнаСтеженская)是21世纪俄罗斯新起的年轻一代汉学家,她于2015年出版专著《中国文学雕琢的思想:从〈文心雕龙〉选篇看刘勰的文学观》,对刘勰文学观做了总体论述,并对《文心雕龙》主要的文学和哲学概念范畴进行了解析。书中对《文心雕龙》“枢纽论”的《原道》《徵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以及《总术》篇和《序志》篇做了全文翻译和注释。本文介绍其对《文心雕龙》产生时代、作者身世的考证,俄罗斯国内外研究概况,《文心雕龙》书名解析,以及“枢纽论”各篇篇名和内容的译释。  相似文献   

14.
张国光先生在《<文心雕龙>能代表我国古代文论的最高成就吗?(见《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四辑)一文中认为,《文心雕龙》虽是前代“文学理论的总结”,但并没有总结好,“刘勰无论是才、学、识都是不足”,对前人的结论,“往往不是择善而从,而是把前代的许多糟  相似文献   

15.
刘勰生活于儒、释、道三教合流的齐梁时代,因此他的文论思想深受三教的影响,而其中尤以儒家思想影响最甚。以《文心雕龙.序志》篇为切入点,可从人生志向、创作动机及论文方法三个方面深入探讨儒家思想对刘勰《文心雕龙》创作的影响以及刘勰对儒家经典文学化的创造性阐发。  相似文献   

16.
"文源五经"是《文心雕龙》文体论最重要的论点,具体到《诗》,刘勰讲"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在"论文叙笔"部分,《文心雕龙》实际考究的与《诗》有关联的远远超出上述四体。《文心雕龙》对《诗》的文体特点的总结和论述,鲜明地体现了刘勰的宗经思想,也恰当地见出了《诗》的文体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心雕龙.通变》篇中关于"九代"的论说,各家的观点各不相同。以"九代咏歌,志合文则"为中心,从刘勰写作《文心雕龙》的主导思想和《通变》篇的主旨出发,对几个有争议的朝代(楚、汉、刘宋)的文学特点分别进行论述。无论从题材亦或手法,秦汉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是不能分割的;刘宋文学则多不符合刘勰的"宗经六义"的特点。通过较为详细的论说,最后得出结论:刘勰所谓的"九代"为黄、唐、虞、夏、商、周、楚汉、魏、晋。  相似文献   

18.
清代学者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曰:“《诗品》之于论诗,视《文心雕龙》之于论文,皆专门名家,勒为成书之初祖也。《文心》体大而虑周,《诗品》思深而意远。盖《文心》笼罩群言,而《诗品》深从六艺溯流别也。”刘勰《文心雕龙》以其庞大而严密的理论体系著称于世。风格论,是《文心雕龙》理论系统的一个有机部  相似文献   

19.
刘勰因对齐梁时期浮靡轻艳的讹滥文风深感不满而苦心孤诣地写出体大思精的《文心雕龙》阐述他的文论观,并期望改变当时文风。《文心雕龙》的博大内涵历久弥新,通过梳理、总结刘勰《文心雕龙》文术论的内涵,再以《文心雕龙》文术论为例浅谈对中国古代文论现代意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刘勰《文心雕龙》中"圆"这一重要的审美范畴,一直以来都被人们所忽视,甚至在一些《文心雕龙》的注释、评点类著作中都很少涉及。本文从"圆"的本质内涵出发,对《文心雕龙》中出现的与"圆"有关的词语的具体分析,从观察、见识、才能、评析四个方面来阐释刘勰"圆"的内涵,并将从佛学思想以及中国传统的审美思维方式两方面来论述刘勰"圆"思维模式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