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作文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不同学段的目标。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当前作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真实感受,强调作文的过程最真、最善、最本,让儿童身边的一花一草、儿童的一言一语,都成为儿童心灵的歌唱。  相似文献   

2.
常言道:"习作难,提起习作头就大。"学生怕写作文的情况司空见惯,我们的语文老师何尝又不是这样呢?教师怕作文教学屡见不鲜,认为作文教学"指导难、收效低",于是在公开作课时尽量避而远之。此次我县送教下乡,我们就是针对习作教学薄弱环节和实在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选派省级骨干教师杨潇老师送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实施十多年来,作文高耗低效的问题虽然得到一定的改观,但学生习作中的同化现象仍比较严重,多数学生不为自己"立言",而为他人"代声"。究其原因,教师忽略了习作来自生活、反映生活的本质,没有有效架起阅读教学与习作表达技巧之间的桥梁。针对这一现象进行细致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走出作文雷同化的策略,以期对作文教学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小学生在一篇有关“牛”的文章中写道,牛不爱干净,身上脏兮兮的。还写了牛的多种毛病。结果遭到了家长的批评。于是,在家长的指导下,这名学生重新立意构思,将主题定位为赞美老黄牛的奉献精神、吃苦精神。最终,这篇习作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相似文献   

5.
目前,学生怕写作文主要是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所以无米,是因为缺乏素材而无感悟,那么,教师指导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具备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师有效地进行习作指导,就能寻找到开启写作大门的钥匙,让学生从中享受到写作的快乐。一、观察体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1.关注生活环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种语文课程能源。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有许多感悟。  相似文献   

6.
当前,儿童习作正被我们成人的思想与行动左有着、控制着!我们经常看到从学生笔下流淌出来的是成人版的“爸爸作文”——父亲在小学时就写过的作文,甚至是“爷爷作文”——爷爷小时候也是这样写作文的。  相似文献   

7.
小学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习作是这个年级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新课标将三至六年级的"写作"改为"习作",是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写作水平的.所谓"习作",就是学习写作,这比"作文"更易为小学生接受.以前只要一提到作文,学生就头疼.对写作产生畏惧心理,当然就达不到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提出的"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的要求了.如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我的做法是"三个结合".  相似文献   

8.
任婕 《学子》2014,(15)
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帮助三年级学生解决无从下笔,不是该写什么、怎样写的难题。从而为整个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三年级是学生初次接触作文,把写作文看得很神秘,感到腹中空空,无从下笔。那么怎样让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消除学生的神秘心理?笔者有儿点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线教平 《教育》2014,(30):6
从老生常谈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到如今不少人反其道行之,倡导“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以说,起点之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然而,既然是“零起点”何必执拗于“起跑线”在哪儿?输赢之分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其实,教育的本质是在育人,要让儿童满怀对世界的好奇,轻松快乐地出发,首先要引导包括家长、教师及学校在内的全社会从倡导“智育中心”转向关注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古诗词教学中充斥着“程式化”教学和“走秀式”教学的现象,效果不佳、质量不高,学生普遍对古诗词学习缺乏兴趣。面对古诗词教学走偏的现状,我们呼吁古诗词教学应回归“本真”。反复诵读,回归认知意义上的“真”;关注字词斟酌、写作顺序和修辞手法等表达形式,回归课程意义上的“真”;尊重学生的个性解读、质疑发现和探究自由,回归教育意义上的“真”。  相似文献   

12.
王池元 《教师》2014,(22):16-17
正教育其实很简单,但现在各种各样的思潮让我们忽略了教育的本源,而一味形而上地讨论教育的改革。我认为当下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回归本源,以初始的生命精神去激活现代人的创造激情与智慧,重建现代教育与生活的沛然生气。本文试着以湖南省攸县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我校)的一些具体做法去回答教育的本真,以期抛砖引玉。一、咬紧目标不放松,做好细节文章教育的动人之处就在于细节。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做实细节,盯住目标严抓细管是学校必做的功课。  相似文献   

13.
<正>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两个年度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事物的能力和一定的遣词造句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又是很低级、很初步,甚至是朦胧的。这时他们正经历由第一学段的写话到第二学段的习作训练的重要过渡。在这样一种犹如种子发芽但未破土而出的特定环境、特殊条件的制约中,我们的习作教学常常面临着学生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以至无从下笔的症状。即使勉强完成的习作,也是干巴巴的,丝毫看不出学生想要表  相似文献   

14.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将“作文”改为“习作” ,明确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 :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是习作 ,既不是成人的写作 ,更不是文学创作 ,只是一种书面表达的练习 ,只要求小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根据这个精神 ,我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努力做到向学生贯彻“习作”的真实意义 ,教育学生说真话、写真事 ,做一个诚实的人。首先 ,我引导学生理解“习作”的含义 ,排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我告诉学生作文就像朗读课文、学习生字、阅读图书一样平常 ,就是写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人和事 ,它的材料来自实实…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作文有这样的要求: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观察周围的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是起步阶段,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  相似文献   

16.
习作例文是一种新的类型课文,是半独立阅读课文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如何教学这类课文?我们作了一些探索,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综观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在习作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较大的改观,堪称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大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案例描述】 一、猜谜入境,示范引路 师:小朋友喜欢玩猜谜游戏吗?我们先来玩一个猜谜游戏,看你能不能以最快的速度猜出我所描述的人是谁。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实践证明:充分利用语文活动课程资源,灵活指导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口练、笔练、心练,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张敏华 《小学语文》2008,(10):39-41
众所周知,能否打好扎实的习作基础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高年级的语文学习,还影响到学生终身发展。正是如此,作为习作起步阶段的三年级上学期,如何用好教材上好习作课就变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