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着与生活内容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很多学生并没有较好地观察生活,缺乏从生活的角度进行作文创作的意识。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以生活为基础,选择适宜的作文题材;以兴趣为核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作文题材;以意识为目标,培养学生生活化创作思维,有助于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获取作文素材,用真情实感进行创作。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应试教育机制的桎梏、传统教育观念束缚等方面原因,作文,却一直是学生怕写、教师怕教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文本运用新课程理念,结合教学教研实践构建生活化作文教学思路,以生活为基,丰富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口语表达和交流为途径,让作文过程服务于学生生活和成长。把作文与学生的生活、成长紧密联系起来,使作文与"做人"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探索出更具操作性的作文教学策略,优化作文教学过程,提升作文教学的育人效益。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学生学习、生活及走向社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然而,目前的中学作文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如何改革中学作文教学,使作文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是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应当深思的问题。一、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国元 《考试周刊》2014,(35):47-47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教学生活化,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与生活的充分联系。小学作文教学更应与生活紧密联系,将学生的视角引导到生活中,使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学生只有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写作文时才会有素材,作文才会不空洞,表达的情感才会更丰富、真实。生活是小学生写作素材的源泉,作文教学的生活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生活,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作者就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这一问题作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陈柏林 《文教资料》2010,(34):74-75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将生活与作文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发现新内容、新思路,把丰富的生活引进作文课堂,向生活要素材,让作文走进生活,让作文回归生活: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多姿多彩的生活.注意积累,解决学生写作文无话可说、题材陈旧的问题,让学生爱上作文。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如何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让他们写出富含真情实感的作文,是语文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生活化作文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学生主体生活经历、生活感知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作文教学元素,促使生活与写作教学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回顾生活,在生活中发掘写作素材,提升写作情感表达,从而写出生动感人、情感细腻的作文。  相似文献   

7.
生活化作文就是作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语文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把作文教学方式变成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生活过程,旨在引导学生探究生活,独立地去观察分析生活,给予作文教学生活的气息、生命  相似文献   

8.
董存有 《成才之路》2021,(14):112-113
在目前的作文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存在一定问题。文章分析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策略:及时转变作文教学观念;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以读促写,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充分结合现实生活,增加学生的作文素材积累;以生为本,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生活。  相似文献   

9.
作为学生观察生活、品味生活、积累生活以及通过语言文字的应用来表达生活的统一体,作文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应用。多年来,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虽然教师挖空心思的教,学生也硬着头皮的学,但学生们所写出的作文普遍存在着语言干瘪、内容空洞、缺少真情流露、题材虚假、缺少对自身生活的反映等问题。因此,小学作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关注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一种综合能力的反映,是语文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长期以来,作文对于学生的学或教师的教都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很多学生都在为作文而作文.针对以上问题,本人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和多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索,使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更加密切,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更为深刻,使学生积累了写作素材并提高了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如何开拓作文题材,使之与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相适应,与儿童的实际生活相适应,改变命题作文取材狭窄、学生无话可写的现状,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作文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按理说生活的面有多大,作文题材的面也应该有多大。但是命题作文在题材上的局限,常使学生感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计算机辅助作文教学,可以使作文题材趋向多元化,从而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想象,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效率。一、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1.作文教学效率低、质量不高。其主要原因是生活、认识、表达…  相似文献   

12.
李爱平 《考试周刊》2013,(46):54-54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将生活与作文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发现新内容、新思路,把丰富的生活引进作文课堂,向生活要素材,让作文走进生活,让作文回归生活,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多姿多彩的生活,注意积累。选材是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解决学生写作文无话可说、题材陈旧的问题,让学生爱上作文。  相似文献   

13.
陈月红 《考试周刊》2009,(18):33-34
作文即做人,教文以教道。生活与作文是统一的,生活作文是寓于生活教育之中的。中学作文教学要根治学生的“作文恐惧症”必须走作文生活化之路。本文从走进生活世界,深入观察生活;丰富生活体验,提炼生活话题;加强作文指导,写作过程生活化等方面探索了作文教学生活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大多是教授学生写作的技巧与方法,忽视了对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作文教学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导致学生丧失写作兴趣。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什么文字。"因此,要让作文教学和写作的过程与生活紧密相连,让生活走进学生作文,让作文走进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15.
林其礼 《教师》2011,(22):51-51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具体表现。因此,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使学生懂得选材、组材;作文教学还要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作文教学尤其要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解决作文材料来源的问题。当前,小学生作文抄袭、套作的现象比较严重,究其原因,是学生作文时普遍感到"无言可写"。下面谈谈如何拓展学生作文"材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作文的教学受到了业内广泛的关注。作文的教学效果与质量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写作文的水平。研究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与创造性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究当前我国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选题立意上拓宽学生的思维,通过关注生活、丰富课外阅读实行作文教学。加强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与创造性,以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惠敏 《成才之路》2021,(11):104-105
作文是学生书面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综合体现,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目前,作文教学存在教学模式落后、与实际生活脱节以及学生创作积极性不高、不注重修改等问题。文章分析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提升作文教学效率的策略,以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作文最主要的问题是思想内容的单薄,是作文中所显示的情感的缺失与冷漠。因此,对学生的作文指导,"道"胜于"技",让作文走向生活,让学生作文根植于生活,才是当前作文教学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下中学作文教学中师生都感到厌烦的现象,尤其是学困生对作文望而生畏的现象,本文试图从作文教学现状入手,剖析作文教学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引导教师从作文教学设计入手,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作文情境,诱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并且与学生进行同步作文,做好教师的示范作用,为作文教学注入鲜活的真实的教学血液。  相似文献   

20.
谢纲民 《成才之路》2011,(30):77-77
目前,农村初中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肤浅、庸俗、模式化,缺乏真情实感的严峻现实,使作文教学陷入了困惑。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的封闭式作文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现代生活脱节,学生被禁锢在狭窄的教室里和有限的教材中。如何摆脱这一窘境,实现作文与生活的沟通,我认为首先必须树立一个理念——作文教学生活化。生活化作文教学,就是指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要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