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许思友 《学语文》2007,(5):39-39
在古代的文学创作中常取兔子为喻。⑴"有兔爰爰,雉离于罗。"(《诗经·王风·兔爰》)爰(音缓):缓之借,逍遥自在。以兔、雉作比。兔性狡猾,用来比喻小人;雉性耿介,用以比喻君子。意在指小人可以逍遥自在,而君子无故遭难。通过这一形象而贴切的比喻,揭示出当时社会的黑暗。  相似文献   

2.
笔者悉心研读中华书局本《元史·祭祀志》后,发现校勘记中有3处校改不当,有两处较明显的错误,此外,原文存在疑误8条,点校本标点有5处欠妥当。  相似文献   

3.
张佖的《汉书刊误》是宋代官方校勘成果问世最早的书籍,但此书早佚,仅存的六则校勘记虽条目不多,但多有新见,展现出其史学方面深厚的学识。张佖等人校勘刊印的"淳化本"发行后多有讹误,便有其后刁衎等人校勘刊印的"景德本",后又有余靖申请重校"淳化本"一事。毋庸置疑,张佖的《汉书刊误》在宋代官方校勘记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六卷本《金楼子》之校勘,自四库馆臣以来,代有其人,而全面整理,且成绩最著者,当推今许选民《金楼子校笺》。但《校笺》亦颇多可商榷之处。本文就其标点、校勘之失误,举10例略加辨正。  相似文献   

5.
清初学者顾栋高编纂的《司马温公年谱》经南开大学古籍所刘光胜副编审标点校勘,已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点校者用南林刘氏求恕斋刻本作底本.参照《司马温公文集》、《宋史·司马光传》及有关各传、《宋人佚事汇编》、《三朝名臣言行录》、《续资治通鉴》、《文献通考》、《宋名臣琬琰集》、《邵氏闻见录》、《稽古录》、《宋稗类钞》等进行标点校勘。凡原书有缺漏、衍文,互异者,均予订正,并在各卷尾作了校勘记。  相似文献   

6.
《魏书》卷二《太祖纪》天兴元年春正月条载:“辛酉,车驾发自中山,至于望都尧山。徒山东六州民吏及徒何、高丽杂夷三十六万,百工伎巧十万余口,以充京师。”中华书局标点本校勘记载:“《北史》卷一、《册府》卷四八六(五八一八页‘三十六万’作‘三十六署’。按《通鉴》卷一一○(三四六三页)此条作‘徒山东六州吏民、杂夷十余万口以实代’,以十余万口为这次迁徙的总口数。若‘署’字作‘万’,则合计当云‘四十余万口’,似司马光所见《魏书》也作‘三十六署’。‘署’是百工伎巧所属的机构。南、北朝少府及太府管辖的官府手工业作坊多设置‘署’,《隋书·百官志》记梁少府所属有十五署,北齐太府所属有十三署,若再  相似文献   

7.
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由邢东风辑校完成的《马祖语录》,完整地收录了目前所能见到的关于马祖禅师的语录,并对其作了较为精审的校勘,极大地方便了学人的研究。但毋庸讳言,该书在校勘、标点、文字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文章即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讨论,以便为日后的再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真实地反映了有关清代农业生产各个方面的情况,对清代农业史研究价值重大。但其中存有不少字词、标点错误,影响到该书价值的充分发挥,应该再进行校勘。  相似文献   

9.
蒋倩 《文教资料》2010,(18):48-49
校订本《册府元龟》是目前最方便读者的读本。但在标点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对阅读研究《册府元龟》颇有妨碍。兹以《册府元龟·掌礼部》中关于"三礼"的引文,就其中有关标点问题参核众书列出校勘记十五条。  相似文献   

10.
《世说新语·任诞》第50则有"桓为设酒,不能冷饮,频语左右令温酒来""犯我家讳,何预卿事"句,现今多解读为"王忱犯桓玄家讳",也有认为是"桓玄自犯家讳"。究竟是谁犯了桓玄家讳,还需回到文本,紧扣语篇衔接对句法语义进行辨析。"不能冷饮"主语当为承前省略的"酒",而非"王忱";又"频语左右令温酒来"为连动式,"令温酒来"并非"语"的直接宾语;再结合魏晋"服散"流行的社会现实以及"何预卿事"隐含的情理,可明确此则内容当为桓玄自犯家讳。  相似文献   

11.
向宗鲁先生校点的《说苑校证》是《说苑》研究整理的集大成之作,但由于校对不精,排印错误不少,标点间有商榷之处,故按文字校勘和标点商榷两个部,逐条胪列,以拭去白璧之微瑕,并使之臻于至善。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II的实用类文本阅读将一篇写戴安澜将军的传记作品命名为"将军赋采薇",该命名来源于毛泽东在1942年所作《五律·海鸥将军千古》(又作《五律·挽戴安澜将军》)中的"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唐代王绩《野望》中有"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史记·伯夷列传》有"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诗经·小雅·采薇》更是以"采薇"为篇名,那么,"采薇"具有怎样的含义呢?  相似文献   

13.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简<孔子诗论>是迄今发现的最早评论<诗经>的专文,意义重大.其中第二十五简评论了<诗经>中<王风·君子阳阳>、<王风·有兔(兔爰)>、<小雅·大田>、<小雅·少(小)明>等四篇作品.孔子评"<[君子]阳阳>少(小)人",认为诗中写小人般的轻狂之态,有助于准确认识该诗本义;评论<兔爰>诗旨为"<有兔(兔爰)>不逢时",是传世和出土文献中论及<兔爰>的最早言论,认为表达了作者生不逢时的思想感情,汉代以后尤其现当代多数诗经研究专家对<兔爰>主旨的认识,都与孔子的观点不谋而合,孔子对<诗经>作品研究的贡献不可低估;论"<大田>之卒章,知言而有礼",抓住了<大田>末章的思想要害,透露出孔子说<诗>的礼学色彩.孔子评论<诗经>作品往往以礼学标准评判优劣,影响了其对文学作品评价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14.
《诗·邶风·柏舟》的主旨,历来见智见仁,概为三说:一为仁人不遇说,二为弃妇之诗说,三为妇人自誓之诗说。从《孟子》、《左传》的记载中可以考见,先秦时期人们已确认此为仁人不遇之诗。而此诗最后一章中"如匪瀚衣"句,"匪"当为"篚","瀚衣"即"翰音",此句喻己"如笼中之鸡"。故本文认为此诗主旨当以《诗序》"仁人不遇"说为是。  相似文献   

15.
《宋史》标点本于一九七七年出版。在校勘方面,虽然作了可贵的努力,但限于当时的各种条件。史事的校勘不够重视,以致有些明显的错误都没有校正。聂崇岐先生早加以考订,指出一些错误,而标点本竟没有出校。近在研读《宋史·本纪》时,发现一些漏校和前人未曾注意的问题,按卷次页码为序,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范畴,是对事物、现象的本质联系的概括。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诸多范畴中,"风骨"具有它特殊的意义,它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极高的一个审美标准。尝试把"风"和"骨"分开来论述,试着考察"骨"这个范畴的历史流变:从先秦"骨"、"利而坚"的本义,到两汉时期相术中的"相骨",再到魏晋时期人物品鉴术语之"骨",最后到《文心雕龙.风骨》发展成为独立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17.
中华书局一九八二年版标点本《史记》在标点、校勘中存在一些问题,时人多有论说,笔者也曾撰文指出过一些,即或如此,笔者在通读该书的时候,仍然陆续发现了一些虽不确  相似文献   

18.
一、关心粮食和蔬菜粮食和蔬菜是人的生存的本源,是生命最淳朴的皈依。《诗经·七月》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描写了远古的农事活动。陶渊明归隐乡间,"开荒南野  相似文献   

19.
《四耶耶骨棺盖墨书墓记》发现并公布后,学界对其文字释读有缺误,字词理解现差异,文意疏通存分歧,结果导致石刻断代、人物关系判定以及对古代立碑习俗等的分析出现偏误。本文研究认为,棺盖所记年号非北魏"永安",而应是金代之"承安",即墓记产生时间为金代承安二年;"阆"不应解作"郎"的通假字,"三阆"实为墓主之名,即"四耶耶"名"蒋三阆",碑文所谓"次孙蒋润",系其侄孙,最末一字应是"题",即侄孙蒋润为其四耶耶题写墓记,"耶耶"作祖称无疑。  相似文献   

20.
陈金华 《新高考》2011,(Z1):27-28
文言文断句是近几年再兴起的一种文言文题型,主要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对文言文句读的把握能力。断句古时称"句读",所谓"句"就是句末停顿,所谓"读"即"逗",指句中停顿。古时文章没标点符号,流传下来也未注明朗读停顿。正确断句标点,是阅读古文的基本能力。1978~1985年全国高考有过对古文断句标点的考查,但1986年后教学与高考忽略了这一内容。2004年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再将文言文断句标点列为考点,是对文言文学习的回归。此后至今,全国高考每年均有多套试题考文言文断句,这样,给文言文断句标点的传统题型又成了再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