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选择了几则《辞源》对《周易》经传中词语释义不当和不符合原意者进行商榷。不确者如“戋戋”,《辞源》释义为“众多貌”,而“戋戋”应当是少貌。不符合原文者如“盍簪”,《辞源》释义为“聚首。盍,合;簪,插于发髻或连冠于发的长针;指衣冠会合”,而“盍簪”之“簪”训“疾”、“速”,不是女人用的“簪”。希望能对《辞源》的重新修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碎簪记》并没有像“五四”启蒙运动的小说一样毫不犹豫地与传统决绝,反对封建主义,抨击封建礼教、家长制度,高扬人本精神追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笔认为,从本意义上看,《碎簪记》是“余”的客观观察和冷静叙述,并没有主人公声嘶力竭地宣泄、控诉,只有矛盾选择的张力赋予作品复杂的丰富性。正是两难的矛盾选择使得《碎簪记》具有跨时代的永恒价值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3.
李十三先后写出了历演不衰而又深受群众喜爱的“十大本”,《如意簪》为其中的代表作之一.《如意簪》本事见《聊斋志异》卷一《陆判》.李十三的《如意簪》在思想内容、人物塑造、故事情节方面对《聊斋志异·陆判》进行了多方面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4.
<正>《初学记》卷十二引《魏略》曰:帝尝大会,殿中御史簪白笔,侧阶而坐,上问左右:“此为何官?何主?”左右不对。辛毗曰:“此谓御史,旧时簪笔,以奏不法;今直备官,但珥笔耳。”  相似文献   

5.
《碎簪记》以"我"为叙述者,以"赠簪"到"簪碎"为线索,讲述了封建婚姻制度下三个年轻人以死亡为结局的爱情悲剧,笔者将以《碎簪记》为例论证苏曼殊为人、为文在中国文学史、小说发展上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6.
在唐代,人们爱簪花,不光妇女簪戴,连男子也簪花。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中写道:“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就很形象地将这一民俗文化影照在诗歌里了。到了宋代,簪花之风更盛,连老头子也簪戴花枝。如:梅尧臣有  相似文献   

7.
范成大改诗     
宋代诗人范成大写了一首以农村妇女劳动生活为题材的《夔州竹枝歌》:“白头老媪簪彩花,黑头姑娘双髻丫。撇下儿啼上山去,采桑已毕当采茶。”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九课是古诗四首,第一首杜甫的五言律诗《春望》中尾联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许多参考书上对这联是这么解说的:“头上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住了。”对此联的赏析是:“杜甫作此诗时才40多岁,却已满头白发。眼望京城的颓败景象,思念远在鄣州乡村的妻小,郁结在心头的苦痛无法排解,只好以手搔头。  相似文献   

9.
玉文化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民族是最喜爱美玉的民族。我国现存最早的古诗集《诗经·卫风木瓜》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琼瑶”、“琼瑶”、“琼玖”皆为美玉的名字;《诗经·齐风著三章》曰:“尚之以琼华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琼华”、“琼莹”、“琼英”皆为美玉的光色。《郑风·有女同车篇》:“佩玉琼瑶”,“佩玉将将”;《秦风·终南篇》:“佩玉将将,寿考不忘”……正如英国学者李约瑟所说的那样:“对于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启蒙思想簪。他在《呐喊》《彷徨》许多作品中反复揭示国民的劣根性:精神胜利、麻木、愚昧、驯顺、守旧、卑怯、势力等。我们今天研读鲁迅作品的意义,就是站在一定的高度来反思我们国人的整体素质,摒弃“国民的劣根性”,承传民族的优秀品德。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第四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文末写林冲杀人后,“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据笔者所知,不少人将“投东”理解成暗指林冲上梁山。 诸多教学参考用书,对该文故事情节结局的分析,都这样写道:林冲“毅然杀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的道路”。(见西苑出版社出版的《素质教育新教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专业学校各科专业通用语文上册<教学参考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这种说法,为“投东”是暗指林冲上梁山的观点提供了依据。 “投东”不是暗指林冲上梁山。 文中有三处谈到“投东”,此处  相似文献   

12.
文学语言中有一种现象,即用近乎相反的语言可以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思,言若反而情相类。如同是言愁,李白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杜甫却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都是借头发来说,却一“长”一“短”。  相似文献   

13.
比翼双飞传说比翼鸟一目一翼,雌雄两只并列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恩爱,形影不离。晋代陆机《拟西北有高楼》诗:“思驾归鸿羽,比翼双飞翰。”连枝比翼枝干合生在一起的两棵树和比翼鸟。比喻男女成双成对。明代高濂《玉簪记·叱谢》:“他指望连枝比翼,哪知急煎煎,镜破簪折!”  相似文献   

14.
《释名》共有874个联合式双音词。联合式是《释名》最重要的双音词结构方式。从词性、语义、词序等角度观簪,《释名》联合式双音词呈现出一定特点,透露出汉语双音化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活力 1.民办教育法律法规、产权制度逐步完善 民办教育历经20年发展,在法制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从《民办高校设置暂行规定》《高等教育法》到《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再到《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高等教育在“取消”“限制”“鼓励”和大力支持的过程中发展。《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提出“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民办教育,为解决或缓解民办高教发展中的问题清除了很多障碍。本着“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理念,《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高校产权归属作了明确的规定:“民办学校对举办者投民办学校的资产、国有资产、受赠的财产以及办学积累,享有法人财产权。”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有“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之句,李清照循此意而自号“易安居士”,显示了这位闺秀才女对于安宁生活的心理期待.然而高情寡合,命途多舛,求“安”不易.在她的词笔记载的生涯中,“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菩萨蛮》)的安逸欢愉、“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教郎比比看”(《减字木兰花》)的温馨爱情和“九万里风鹏正举”(《渔家傲》)的雄奇志向皆如昙花一现般的短暂.  相似文献   

17.
《石壕吏》首句“暮投石壕村”中的“投”字,中学教材注释为“投宿”,笔者以为不妥。遍检《辞海》《辞源》,“投”没有“投宿”这样的义项, “宿”其实是注释者从诗文的叙事中推知诗人当晚曾留宿石壕村而强加上去的,属于增字解经,对“投”是什么意思并未说清。我们细读此诗,不难看出位于全诗首尾的“暮投石壕村”和“天明登前途”两句是  相似文献   

18.
沉沉 《求学》2023,(2):49-50
<正>近年来,随着国内“国潮经济”升温,汉服正从小众走向大众,形成百亿市场,穿汉服出街成为不少年轻人的“新时尚”。汉服产业的发展,也让汉服写真、汉服妆容、汉服体验馆成为产业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并衍生出“妆娘”“簪娘”两种新职业。“妆娘”“簪娘”究竟是干什么的,你知道吗?职业鲜体验“妆娘”,原意为专门给角色扮演的人化妆的人员,在古风汉服领域,则特指古风汉服妆造师。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必修本第四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文末写林冲杀人后,“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据笔者所知,不少人将“投东”理解成暗指林冲上梁山。诸多教学参考用书,对该文故事情节结局的分析,都这样写道:林冲“毅然杀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的道路”。(见①西苑出版社出版的《素质教育新教案》;②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专业学校各科专业通用语文上册〈教学参考用书〉》;③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这种说法,为“投东”是暗指林冲上梁山的观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今年贺岁档电影最气势汹汹的听说是《投名状》和《集结号》,一部讲手足相残,一部演战争风云,似乎都没有多少“贺岁”的味道(除非他们也能拍得像《无极》,《夜宴》那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